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芹定北竿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臺馬玉封齊天大聖文化交流進香團-旒峰篇 | |
作者: 純喫茶 < > | 發表時間: 2007-07-23 |
玉封齊天府碑誌 白眉齊天府(原名聖王廳)原位於七柱祖廳–今白眉村禮堂之北側。自清朝中期,距今以有兩百餘載之久,由本村六房信士共籌建之。 吳承恩巨作《西遊記》載:孫大聖助唐三藏西天取經,歷經磨難,鬧天、斗地、繙江海,神通三界名;降妖、伏魔、驅邪惡;玉封齊天大聖,《大聖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深得普天黎民百姓之朝拜也。 斗轉星移,原聖王廳地處僻小,為行香求拜者方便,本村四房與台馬鄉親廉能之士,自發成立齊天府籌建理事會,經精心策劃吉擇千祥聖地–旗上,與白馬尊王廟隔港並向–新建玉封齊天府。 眾信士,不論高官仕民,貧富高低,或康愷解囊,或真心效力,他們敬神之心可貴,尊神于心可佳也。 復承台馬族親之信任也,關心梓里,遠涉重洋,返祖還鄉,捐輸敬神獻真心,實可謂敬神如神在乎! 理事們,櫛風沐雨,不辭辛勞,理事清廉,廉則得眾,群策群力,真是功不可沒,堪為眾信士之表率矣! 神在心在,經六個月奮戰,齊天府終於於公元二零零一年暑月興工,至臘月十六落成,威武如神。 為弘揚功德,傳名流芳,爰將捐輸者之芳名,勒之于石,以垂久遠云爾… ![]() 20070708起程前往長樂旒峰白眉祖廟(由閩珠壹號專船搭載) ![]() 聖王神乩、神轎與太子神乩座駕 ![]() 抵達馬尾受到臺辦主任與陳副議長歡迎 ![]() 坂里境玉皇府三太子神乩陪同聖王進香 ![]() 聖王神乩祈求路上平安 ![]() 到達旒峰白眉村牛山路口由主委王長祿先生、長老王美淦先生、團長王詩如先生領頭前往祖廟 ![]() 祖廟理事會盛大隊伍接待 ![]() 旒峰祖地鄉親長串鞭炮歡迎 ![]() 祖廟總理理事親自接駕 ![]() 沿途受到旒峰鄉親接香 ![]() 白眉村禮堂站滿熱鬧的鄉親 ![]() 到達旒峰白眉玉封齊天府祖廟 ![]() 齊天大聖神轎到達廟埕 ![]() 長老王美淦先生稟告聖王祖廟到了 ![]() 齊天大聖神轎安座上殿 ![]() 聖王神乩拜謁祖殿 ![]() 旒峰白眉玉封齊天大聖祖殿(金身全為泥塑) ![]() 旒峰白眉玉封齊天大聖祖殿 ![]() 玉皇府三太子神乩拜見聖王祖殿 ![]() 聖王神乩於廟埕歡喜答謝 ![]() 聖王神乩拜會山頭水尾神靈 ![]() 聖王神乩拜會白石境射鱔尊王廟(中沃白馬尊王祖廟) ![]() 聖王神乩拜會白石境射鱔尊王廟祖殿 ![]() 太子神乩拜會山頭水尾神靈 ![]() 兩神乩於射鱔尊王廟埕熱鬧一番 ![]() 太子神乩拜謁射鱔尊王祖殿 ![]() 兩神乩於射鱔尊王駕前拜謁 ![]() 玉封齊天府內開堂元始金身 ![]() 長老們討論與其分爐金身典故 ![]() 玉封齊天府祖殿一景 ![]() 20070709玉封齊天府祝壽大典 ![]() 團長王詩如先生率領團員與祖廟理事會獻禮 ![]() 恭讀祝禱文 ![]() 昇文 ![]() 台馬齊天府致贈祖廟香油金 ![]() 台馬齊天府致贈祖廟匾額 ![]() 祖廟致贈匾額 ![]() 聖王神乩祈福 ![]() 太子爺神乩祈福 ![]() 兩架神乩熱鬧於廟埕 ![]() 兩架神乩熱鬧於廟埕 ![]() 團照 ![]() 於白眉村禮堂餐會同樣三十六道長樂佳餚 ![]() 祖廟側面一景封火山牆 ![]() 白石境射鱔尊王廟與玉封齊天府 ![]() 20070712歸賦 ![]() 歸賦 ![]() 歸賦 ![]() 祖廟總理理事們親赴碼頭歡送 ![]() 期待下次的到來 ![]() 返抵北竿 2007年臺馬玉封齊天大聖文化交流進香團行程 96–07–07 臺灣大聖宮進香團團員於早上十點搭乘臺馬輪抵達南竿,隨即搭乘吉順貳號前往北竿,十點半在白沙碼頭由白馬尊王與三太子神乩迎接後,隊伍整裝並步行拜會白沙境平水尊王廟、中沃境白馬尊王廟、坂里境天后宮與玉皇府李哪吒三太子廟、以及坂里蕭王府六位大人府,接著迎靈巡香坂里村境各家戶,聖王大轎並恭請王詩如先生家堂齊天大聖金身上轎,前往塘岐尚書公府拜會。稍後,聖王大轎與神乩座駕於玉皇府李哪吒三太子廟內。 07–08 早上八點於白沙碼頭集合,搭乘閩珠壹號專船前往南竿辦理出關,九時專船出港前往福州馬尾港,於十時半抵達馬尾,近十一時前往馬尾海員餐廳午餐,中午抵長樂崑崙飯店,休息片刻於下午四時驅車抵達長樂鶴上鎮旒峰白眉村牛山路口,隨即受到祖廟總理與理事會接駕隊伍歡迎,隊伍整裝迎靈繞境步行前往旒峰白眉祖廟,近五點抵達祖廟,聖王大轎安座正殿,神乩拜會祖殿並前往白石境射鱔尊王廟(中沃境白馬尊王祖廟)拜會,近六點結束行程返回飯店晚餐休息。 07–09 八時飯店出發抵達祖廟,十時舉行祝壽大典(上香、獻禮、恭讀祝禱文、昇文、致贈祖廟匾額與香油金二十萬、祖廟致贈匾額回禮、拍攝團照等相關活動),十一時結束大典,並於白眉村禮堂舉行酒席,席開九十桌,長樂菜餚三十六道盛筵招待,下午一時結束祖廟祝壽行程,遊覽車隨即前晚長樂顯應宮與清朝水師舊址以及鄭成功紀念館參訪,下午五時抵福州于山餐館用餐,晚上七時抵福州邦輝飯店。 07–10 早上八點集合前往永泰縣青雲山風景區參觀九層瀑布以及午餐,下午參觀白馬山風景區,近七時抵福州市區用餐,自由活動。 07–11 整日團員自由活動,下午四時整裝前往長樂崑崙飯店。 07–12 早上半日自由活動,中午用餐後前往旒峰白眉祖廟,下午一時抵祖廟,聖王大轎與神乩向祖廟總理與理事會致意後於二時辭別祖廟祖地,踏上歸途,隨即抵馬尾客運大樓出關,三時閩珠壹號啟航,近五時抵南竿福澳碼頭辦理入關,閩珠壹號專船於下午六時抵達北竿白沙碼頭,聖王大轎與神乩座駕於玉皇府太子廟,圓滿順利結束大陸祖廟進香活動。 07–13 臺灣大聖宮進香團團員馬祖自由活動。 07–14 臺灣大聖宮聖王大轎與神乩搭乘臺馬輪歸賦,功德圓滿。 |
|
作者: 純喫茶 < > | 發表時間: 2007-07-23 |
聖王典故 自古以來福建境內對於猴精的傳說與崇拜就極為盛行,徐曉望所著《福建民間信仰源流》一書中就有詳細的介紹與說明,另《閩產錄異》亦有記載“玃,產福州,似猿而蒼色”,與《太平寰宇記》載︰“南平有聞猿閣,在州南,有二猿長啼於溪之南嶺,近有人誤殺其ㄧ,後ㄧ猿不復啼。”閩人認為猿猴是有靈性的動物,因此就流傳了許多有關猴精的傳說與典故。 閩人對於猴神的崇拜源遠流長,可追溯至隋唐朝時期。據清郭柏蒼《竹間十日記》載,隋代連江先民林堯夫妻捐三千八百頃田地,率眾修建東湖水利工程,得到稱為「西姐猴精」的鼎力相助。此工程使遠近鄉人受惠,百姓建廟並年年祭祀獻田為湖的主人林堯夫妻及建堤有功的猴精西姐。 唐末五代,福州永福亦有和尚宗演降服猴妖的故事,據宋朝洪邁所著《福州猴王神記》載︰福州永福縣能仁寺護山林,乃生縛獼猴,以泥裹塑,謂之猴王。歲月滋久,遂為居民妖祟。寺當福、泉、南劍、興化四郡界,村俗怖聞其名。遭之者初作大寒熱,漸病狂不食,緣籬升木,自投於地,往往至死,小兒被害尤甚。於是祠者益眾,祭血未嘗ㄧ日乾也。祭之不痊,則召巫覡,乘夜至寺前,鳴鑼吹角,目曰取攝。寺眾聞之,亦撞鐘擊鼓與相應,言助神戰,邪羽日甚,莫之或改。長老宗演聞而嘆曰:汝可謂至苦?其殺汝者?既受報,而汝橫淫及平人,積業轉深,何時可脫!為誦梵語大悲咒資度之。是夜獨坐,見婦人人身猴足,血污左腋,下旁ㄧ小猴,腰間鐵索繫兩手,抱稚女再拜於前曰:弟子猴王也,久抱沉冤之痛,今賴法力,得解脫升天,故來致謝。複乞解小猴索,演從之,且說偈曰:“猴王久受幽沉苦,法力冥資得上天,須信自心原是佛,靈光洞耀沒中邊”聽偈巳。又拜而隱。明日啟其堂,施鎖三重,蓋頃年曾為巫者射中左腋,以是常深閉。猴負小女如所睹,乃碎之。並部從三十餘軀,亦皆烏、鳶、梟、鴟之類所為也。投之溪流,其怪遂絕。 而猴神傳說最為著名者首推清朝里人何求所著《閩都別記》第二十四回所描述唐朝時期,被福州下渡鼎鼎有名的臨水夫人陳靖姑所降服名為「丹霞」的猴精。「丹霞大聖」是一隻雄性的猴精,全身紅毛,此猴年久成精,常以妖魔面目出現,是個為非作歹的淫賊,陳靖姑收服時“命神將將他閹去淫根,為淫人妻之報,猴精要命,願閹,改過自新。”成為臨水夫人ㄧ配神,改惡從善,成一善神,為人消災祛難,稱為「丹霞大聖」。,故居就在烏石山上的「宿猿洞」內,係唐代陳姓隱士所養。宋朝程師孟曾篆「宿猿洞」三字。自歸正法後,受過敕封,猴精又在洞中修煉,法術無邊,顯靈佑民,極其靈驗。福州城內多處建有「齊天府」祀之,俗稱「猴王廟」、「聖王廟」,以福州督司後香火最盛。民間傳說越傳越神,猴神逐漸被引到八閩各地。閩東長樂、連江皆有建廟祀之。 明朝小說家吳承恩創作的《西遊記》在民間廣泛流傳後,福建各地自明清兩朝以來,百姓逐漸將原先崇拜的猴神與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聯繫起來。猴神形象也不斷向孫悟空靠近。隨著孫悟空形象與傳奇在民間的普及,人們漸漸將原先的猴神與之聯為一體,忘卻了此猴非彼猴的緣由,至此閩人所拜祀之「丹霞大聖」與「齊天大聖」便成為一體,成了流傳至今的【玉封齊天大聖】神衹。 福州猴王廟在清朝時極其盛名,許多文獻都有記載,清尤侗所著《艮齋雜說?續說》一書中提到︰「福州人多祀孫行者為家堂,又立有齊天大聖廟,很壯麗;四五月間,迎旱龍舟,裝飾寶玩,鼓樂喧闐,市人奔走若狂,視其舯坐一獼猴」。浦松齡所著《聊齋志異》卷十ㄧ亦載:山東商人許盛來福州經商,隨其兄與同行商人入大聖廟祭祀神靈,許盛見神只是一隻猴子,肚裡暗笑,不敬而去,回旅店後,許盛大肆詆毀猴神,“逆旅主人聞呼大聖名,皆搖手失色,若恐大聖怒,盛見其狀,益訛辨之,聽者皆掩耳而走。”結果,當晚許盛即生大病,ㄧ個月後許盛兄又病死,最後,許盛懇禱大聖顯靈,救活其兄,並得財神賜財。其後許盛“屢至閩,必禱大聖之。”之後,齊天大聖之職司便成為閩人版本的財神爺。 而在當時許盛與兄前往殿內,神猴身人首,蓋齊天大聖孫悟空云…後閩人解釋道︰丹霞大聖“乃千年之猴精,神廟處處有之,其元神在烏石山宿猿洞,神通變化不同孫行者”。《閩都別記》裡亦有載“外省人初到閩地,看各地皆有聖王廟,以為齊天大聖孫行者,原來是丹霞大聖也”。 閩都猴神源自先民的猴崇拜,民間傳說的丹霞大聖,其廟以福州督司後為祖廟,傳到各地,言之有據。至於清代以來漸與《西遊記》中孫悟空合為一體,民間猴神與文學猴王合併一身,在民間被塑造、演變成一個佛道合一的齊天大聖———閩都猴神。 |
|
作者: 純喫茶 < > | 發表時間: 2007-08-10 |
連江地處福建東部沿海,兼有山海之勝。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連江民間信仰內容豐富,尚存幾處古老奇異的崇拜遺跡。 朱公橋生殖崇拜遺跡。生殖崇拜是原始的圖騰文化,普遍存在於人類社會的早期。連江生殖崇拜在明朝學者謝肇淛《長溪瑣語》中有載:“連江縣陀市北十裏許,有朱公橋,此橋下有石筍崛起,如男人勢,裏婦妊者取石子遙擲之,中必生男子也。”可見,明朝時連江農村就有生殖崇拜的風俗。 朱公橋位於連江蓼沿鄉朱公村,始建于宋嘉祐三年(1058年),多次重修,現存的雙孔橋修建於1979年。經實地考查,橋下並沒有謝肇淛所說的“石筍”,但有塊面積約50釐米見方的石塊,酷似女陰。據村民介紹,至今尚有極少未生育的村民朝女陰擲石以求生育的遺俗。生殖崇拜的主題沒有變化,是謝肇淛先生記述有誤,還是習俗發生了變化,有待專家進一步研究考證。 蟒天府蛇崇拜遺跡。原居福建的閩越族,生活在多蛇地區,便以蛇為本氏族的象徵,或作為本氏族的祖先。連江蛇崇拜的遺跡在蟒天府,蟒天府位於縣城西郊玉泉山上,它建在“品石岩”上。蟒天府建于明朝,歷經清道光甲申、光緒乙未及上世紀90年代初數次重修,主殿為磚木結構,寬三間,供奉蟒天洞主及龍、鳳、黑、貴四將軍。蟒天洞主塑像造型為壯年男子,長須,著王服。旁邊還有三尊小神像。此外還有一尊女神坐像,人稱“痘奶劉夫人”。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為蛇王誕辰,附近村民便來此祭祀蛇王,祈求平安。 齊天府猴崇拜遺跡。連江猴精崇拜當追溯隋唐。據清郭柏蒼《竹間十日記》載,隋代連江東湖水利工程是福建水利史上著名工程之一,受惠的百姓年年祭祀獻田為湖的主人林嶢和他的妻子,同時還祀有猴精猴西姐,因為猴西姐修築東坡有功。連江民間崇猴仍《閩都別記》中的丹霞大聖,是個全身紅毛的猴精,他原是個為非作歹的傢伙,後被陳靖姑降服,安頓在福州烏石山宿猴洞,為丹霞大聖,自歸正法後,受過敕封,又在洞中修煉,法術無邊,故城鄉多有“齊天府”祀之。 連江齊天府位於縣城文山路溫麻廟旁,神龕上豎匾寫著“齊天府”,兩側的牆壁上有民間俗神浮雕。花崗石香案後面的神龕上塑有猴王神像,頭上插兩支雉雞毛,全身披甲,威武中透著靈氣。旁有四位侍從。門庭有副對聯:“豎幟花果山,取經成佛;分爐鳳尾境,護法降魔。”顯然,人們已經將丹霞大聖和《西遊記》中的齊天大聖混淆了。○陳榮邃 相關文獻資料 清 郭柏蒼《竹間十日記》 清 尤桐 《艮齋雜說?續說》 宋 洪邁所著《福州猴王神記》 清 里人何求所著《閩都別記》 清 浦松齡《聊齋志異》 徐曉望 福建民間信仰源流 福州晚報網站http://fzwb.fjsen.com/fzwb/20050531/GB/fzwb^8704^^wba13005.htm/2007/08/10 閩都猴神辨考http://tw.myblog.yahoo.com/jw!d0GiVJ6BBAAQKGZHarobbSTMY6Cp9Q--/article?mid=6422&prev=6423&next=6421&l=d&fid=24/2007/08/10 坂里王家三房子弟 王俊傑 相關資料檔圖搜集彙編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