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http://matsu.idv.tw
主題: 「反共救國軍」史略/旅台鄉親曹瑞芳提供
作者: ICQ < > 發表時間: 2011-08-09
2011-8-9 馬祖日報

民國38年(1949)國共內戰末期,共軍渡江,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人心惶惶。為掩護60萬大軍撤退渡海,軍統局吸收江浙閩粵地方志士編組反共游擊部隊,從事敵後突擊任務。當時江浙地區有獨立第1、7、27、28、35、36等縱隊部,福建閩北地區有福州綏靖公署派王調勳於川石島成立的「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 」(東海部隊前身),閩南地區及閩粵邊境則有黃炳炎於廈門籌組的「東南人民反共救國軍」。

 民國39年(1950),政府為使閩省敵後工作指導靈活,擬整編各游擊部隊番號,特令王調勳兼組「福建人民反共突擊軍總指揮部」,下轄13個縱隊及11個獨立支隊,以白犬島為指揮基地,擴大反共游擊工作,確保馬祖列島;原閩南黃炳炎部隊經整編為「福建省游擊指揮部」,胡璉中將任指揮官,黃炳炎任副指揮官,下轄2個縱隊及3個獨立支隊,以金門為基地。

 同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政府為牽制大陸沿海解放軍投入韓戰,陸續在台成立「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軍事顧問團」、「西方公司」,並派遣美軍「第7艦隊」防衛台灣海峽,支援部隊裝備訓練等,江浙閩游擊隊始兼任美國中情局(CIA)攔截中共情資特助。

 民國40年(1951),參謀總長周志柔上將以加強沿海防務,配合中美協防作戰為旨,再度將各游擊部隊番號統編為「OOOO反共救國軍」。江浙地區由胡宗南上將擔任總指揮官,沈之岳任政治部主任,總指揮部設於大陳島;福建地區分為閩南、閩北兩地區司令部,各以金門、馬祖白犬島為基地。閩北地區仍由「東海部隊」王調勳任司令,林滄圃任副司令、林蔭任參謀長,負責戍守馬祖、烏坵等地;總指揮官胡璉中將兼任閩南地區(含粵東)司令,柯遠芬、曹振鐸、沈向奎分任副指揮官,固防金門,總指揮部亦設於金門。

 民國43年(1954),國防部配合整軍建軍計畫,開始分期整編各游擊部隊,裁撤原有番號,兵員納入國軍體系。江浙總部及所轄部隊改編為「反共救國軍第1總隊」,夏季屏將軍任總隊長;閩南、閩北地區總部及轄下部隊改編為「反共救國軍第2總隊」,張晴光上校任總隊長,隸屬陸總部。嗣後,兩個總隊分梯移駐澎湖西嶼漁翁島整訓,再輪調東引、烏坵及馬祖東犬等各島擔任守備任務。

 民國49年(1960),「反共救國軍第1、2總隊」再次奉令合編為「陸軍反共救國軍」,指揮部設於東引,張雅山少將為第一任指揮官,自此指揮權及番號定於一。

 這群背景殊異,視「等待戰爭」為唯一任務的「反共救國軍」,在兩岸對峙期間,歷經大小百餘次戰役,死傷無數,包括震驚中外的古寧頭、東山島、一江山、大陳島、南日、湄洲、大西洋、南澎、楓亭,以迄金門八二三砲戰等,為「中華民國」苦撐青天白日旗幟,使「金、馬、台、澎」日後得以安定發展。
作者: 譚遠雄 < > 發表時間: 2011-08-09
瑞芳兄:感謝您提供反共救國軍史略,在東引隊史館100年七月底重新整理完畢,再度開幕,吾兄有暇前往東引隊史館看看,給予指導。我63年至67年在東引反共救國軍服務,年前提供當年60餘張歷史照片,給指揮部表達對反共救國軍的懷舊。謝謝您對東引反共救國軍的關愛。二年多來看到許多不住在馬祖東引鄕親,給馬資網站及家國兄的支持,發表文圖感到非常欣慰與高興。
惟每篇文圖報導常有千人閱讀,但僅獲得數人掌聲,有種淒涼感覺,可能是大家較保守吧!民風純樸然?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