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馬祖印象:昔日戰區 今成景區--大陸記者筆下的馬祖 | |
作者: admin < > | 發表時間: 2004-01-23 |
馬祖印象:昔日戰區 今成景區 (2004-01-13 16:45:4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馬祖1月13日電(記者 胡創偉 顧錢江) 這裡曾是一個神秘的軍事前線,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島群;這裡也是一個普通的閩東小鎮,一個與對岸使用同一縣名的特殊治地。這裡,就是著名的馬祖列島,一個對大陸人來說似遠又近、似近又遠的列島。 一個陰冷的週日,大陸駐臺記者一行對馬祖列島進行了9個多小時的“走馬觀花式”採訪,這也是大陸記者駐點台灣近3年來首訪馬祖。雖然這是一次“民俗文化之旅”,有關方面給大陸記者安排的行程中也都“非軍事化”,但是,記者一到馬祖,還是能強烈地感受到軍事前沿的氣息。 車履所及,軍港、軍營、坑道、碉堡、反登陸設施皆可觸目,“禁止通行”或“禁止攝影”的指示牌不時可見,街市、碼頭、餐館、旅社等處,身著迷彩服的軍人比比皆是,不過,他們不是在執勤,而是在“自由活動”。 當地人稱這些軍人為“阿兵哥”。在馬祖最熱鬧的山隴村,記者看到不少網吧、卡拉OK廳、咖啡屋的店號都有鮮明的“軍味”,如“空軍一號”、“兵友”、“阿兵哥”等等。有趣的是,由於在馬祖服役的“阿兵哥”要3個月才能回台灣探親一次,因此常有前來探視的女友,尤其是周休日,機場、碼頭或街區,到處可見。 馬祖列島共有30多個島嶼,但有民眾居住的只有5個。在兩岸軍事對峙期間,馬祖一直被作為戰地管治,不僅台灣本島人不能進,馬祖人也不能出,直到1994年才被全面解除入出境管制,並被局部開放台灣島內民眾觀光。 遊客可以到馬祖的許多除役軍事基地參觀,“戰地之旅”成為最大賣點。北海坑道、八八坑道、仁愛鐵堡等幾乎都出現在一些小冊子上,招徠遊客。因為大陸記者的特殊身份,以及此次申請的採訪主題,我們未能前往實地參訪。但當地人說,不去真是太遺憾了。 看不到這些,但我們能看到另一些。“精神標語”是體現昔日戰地氛圍的最好傳媒。在馬祖與馬尾直接往來的福澳碼頭一側,可看到約7層樓高的白墻面上,刻著四個紅色大字——“枕戈待旦”。馬祖人說,那是當年蔣介石為砥礪士氣而書。 在馬祖第二大島北竿島的芹壁村,幾乎每棟石屋上,都可看到用石頭雕刻的不同標語,如“光復大陸”、“解救大陸同胞”、“軍民團結”、“爭取最後勝利”等等。由於時代的強烈反差,這些標語自然成為眾多媒體、遊客拍照時的必取景物。刻有這些標語的石屋,十有七八也被改建成了家庭旅館,有的還被辟作咖啡館,到此休閒賞景者不在少數。 馬祖列島現在被台灣當局置為“福建省連江縣”,與大陸方面的福建省連江縣在招牌上只有繁簡體字的不同。臺置“連江縣”縣長陳雪生說,現在馬祖已難尋“討海人”,“阿兵哥”也越來越少,今後將朝著“觀光立縣”的方向發展。他設想,觀察所可以建成觀景臺,營房可以改成家庭旅館,碉堡可以改造成咖啡屋,像“整個艦隊可以開進去”的北海坑道,肯定能吸引很多觀光客。 當然,坑道還可以發揮另一項特別的“軍轉民”作用。像昔日儲藏彈藥、槍械的“八八坑道”,如今搖身一變成了最好的美酒儲藏室。因為坑道內冬暖夏涼,溫溼度合宜,是一個天然的絕佳酒窖。以“八八坑道”命名的白酒,目前在台灣已供不應求。 據介紹,馬祖居民都來自福州一帶,陳、林、曹、王、劉是當地5大姓氏,與閩東一帶相倣。馬祖語言屬閩東語系,俗稱“福州話”,走在街上,常能聽到“福州腔”。連馬祖現在的菜肴,包括小吃、點心,仍帶有濃濃的福州口味。當地的民居,更是閩東式石屋,形狀方正,宛若一顆顆印章。 不過,卸下武裝鐵甲後,這些石屋和特殊的閩東人文特色等,卻成為馬祖的一大旅遊資源。一些破敗的石頭老屋,已被有心人進行文化包裝。記者看到,這裡的不少“印章屋”,已被改造成書齋、茶坊、咖啡館、小酒館、家庭旅館等等,古風與文化味相得益彰。 為招徠台灣本島觀光客,馬祖方面推出了“尋找海上桃花源”活動。馬祖人也急切地盼望吸引大陸游客前來,大陸第一個赴馬祖的旅遊團將於1月14日抵訪的消息,已經上了《馬祖日報》的頭版頭條。陳雪生縣長說:“我們都是一家人,兩岸應攜手合作”,今後馬祖發展觀光業,勢必要依靠大陸方面的資源。(完)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