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http://matsu.idv.tw
主題: 官帽山故事訪談-村落事跡與燒塔節
作者: 馬祖地質公園協會籌備會 < > 發表時間: 2023-11-15
訪談人:陳漢樹(南竿仁愛村村民)
文字記錄:馬祖地質公園協會
主辦單位:交通部觀光署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以前南竿鐵板村周遭全部都軍方管制的區域,那時候對岸宣傳彈砲擊過來的時候,這邊的命中率算很高。宣傳彈是這樣子,它是在空中炸開來,然後彈頭掉下來,其他裡面是宣傳單,有的時候是未爆彈,彈頭比較重,掉下來的時候會打到。我們小時候習慣就是傍晚的時候提早吃晚餐,單打雙不打的時候,吃完晚餐就跑到防空洞裏面躲起來,家家戶戶都有防空洞。以前有民防自衛隊要出勤,就跟軍方一樣要去挖防空洞、造防空洞,晚上還要站崗,這裡年紀大的人應該都經歷過。防空洞離地面較深,上面是田,砲彈穿下來就插在防空洞上面的田裏,小孩子聽到聲音,就跑上去摸那個彈殼,彈殼很燙,後來就打電話給軍方來處理。

仁愛村在我小的時候滿街都是阿兵哥,我們這個村比較特別,就是常常會有美軍。那時候中美還沒斷交的時候,有駐守部隊。有的時候會到學校來教美語,也教我們打棒球。

當時聽說縣政府有要興建學校的訊息,仁愛村民就集結把地捐出來,就是現在仁愛國小的位置去蓋學校。當時仁愛是國校,津沙是分校。津沙是一年級到五年級,小學六年級就要到仁愛來,那還有梅石是分校,就是現在神農山莊那一塊,梅石讀的是一年級到四年級,五、六年級要到仁愛來讀;津沙是六年級到仁愛來讀。所以我們到五、六年級的時候,因為人數太多,就變成兩班,教學生的老師很多是大陸那邊跟部隊一起過來的軍人。

關於金板境天后宮,最早的時候對建築物的外觀有一些印象,但後期有經過幾次改造有4.5次,有的時候是小修建,有的時候是大修,那以前修廟也是請部隊阿兵哥來幫忙,有時候也是一些當地的匠士,師傅配合阿兵哥來做。最早的時候廟很小,沒有旁邊東、西廂房,廂房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加蓋,第一次修廟的時候蓋右邊的廂房,後來改建再把左邊的廂房修起來,就變成現在這麼大。

但以前都稱這座廟為陳元帥廟較多,陳元帥應該算是鐵板這邊的守護神,看香爐、碑文都是寫陳元帥,但究竟這裡最早是拜媽祖還是陳元帥,這個很難去考證,也有可能天后宮先在這邊,陳元帥也在裡面。

關於鐵板很大的特色-燒塔節,是在我手上創造的,當時我有個工作室在馬祖,民國81~84年那幾年,正好李登輝當總統,由文建會主導社區總體營造,他們希望每個地方發展一個特色,那年我思考用什麼東西來維護馬祖一些傳統,於是進行訪談及田野調查,發現中秋節的時候,村民會點火把到山上巡山,小孩子會比賽燒東西,例如東邊山及西邊山各一群,先預藏一些柴火,中秋節晚上到山上燒比賽,火一燒,兩邊山頭可以較勁,看誰燒得厲害,還會撒些粗鹽製造煙花的效果,因此思考創造成燒塔節。燒塔在大陸福建、福州和長樂皆有,閩南這邊也有。

燒塔節第一年要找人做,因為什麼東西都沒有,在村裏面辦,不可能只靠自己,所以邀請廟委會及村民,大家一起幫忙,在廟的廣場使用沙子鋪平,且手工做塔,老人家也會參與,單純用磚塊堆疊。燒塔在福州那主要叫擺塔,擺塔就是把一些你認為的奇事珍寶擺出來,自家東西拿出來擺,福州大戶人家有三合院,中秋節晚上在院子掛燈籠,家裡的東西擺在那讓大家共賞,而我們也做了擺塔,在廟的東廂房,請村民拿家裡東西來擺,聽老人家說,有人認為擺放的東西沒有自家的好,就跑回家拿自家的來擺,各式各樣的東西堆起來像金字塔一樣,後來燒塔節逐漸成為鐵板村的節慶活動。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