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http://matsu.idv.tw
主題: 「馬祖時光」人文影片比賽社會組、學生組得獎作品
作者: admin < > 發表時間: 2016-11-27
社會組前三名:







學生組前三名:







頒獎與分享會:

作者: 小咪咪 < > 發表時間: 2016-11-27
第二名影片年初就已經登過馬報了。無言http://www.matsu-news.gov.tw/2010web/news_detail_101.php?CMD=open&UID=169241
以後辦比賽可不可設定一個參賽期?在賽期創作的作品才可以評選?另外,獎金高些,讓大家有參加的意愿?好冷好冷
作者: 小咪咪 < > 發表時間: 2016-11-28
仔細再看發現有很大的疑問,學生組第二名與第三名得獎是不同人,但兩個影片中的訪問人卻是同一位(中年婦女的聲音?),請問主辦機關,這是什麼原因?評選委員也沒有發現嗎?無言無言
作者: 受不了 < > 發表時間: 2016-11-28
真的耶
訪問的人聲音一模一樣
不像是學生
而且跟主持人聲音有點像...婀婀
怎麼回事
作者: admin < > 發表時間: 2016-11-28
社會組佳作:







作者: admin < > 發表時間: 2016-11-29
關於《歌聲蓋被》/文:鄭惠琴

《歌聲蓋被》導演李紀辰,目前還是北藝大民族音樂研究所學生,她表達其影片創作想法:「莒光鄉的恰金婆婆生前愛唱歌。婆婆的女兒說從前人們只要專心做一件事就好了,不像現在人要做那麼多事,都無心唱歌了。話雖這麼說,她卻還記得好多首母親唱的歌。從前在島上,媽媽對孩子唱童謠,女兒出嫁母親唱歌為她祝福,人們過世親友唱歌送行。出生、出嫁、出殯,歌謠伴隨著人的一生,以歌聲蓋被,歌聲送行。一日家人們重看婆婆生前的錄像,女兒看著母親的影像表情格外溫柔。隔著螢幕,婆婆又重新開始對全家人唱歌。在過去、現在、以及敘事中時間也彷彿重疊⋯⋯」她認為族群的歌中都承載了很多情感,在今天很多傳統逐漸消失中,這部分也變成回想的過程。她謙虛表示本想呈現一個大的敘事,可是素材不夠只能當作縮影,當作練習,之後有機會想再好好拍馬祖這裡的音樂儀式傳統,她希望這部影片的記錄讓更多人看到這個故事。

紀辰在將這部影片拿去參加比賽前一天,說要和我當共同創作人,影片就拿去比賽也得了獎.在發表會那天她有事無法前來,我覺得我好像用影評人之姿介紹這部片子.我反覆看了影片幾次,片中約七、八首的馬祖童謠吟唱,大部分就是外婆常吟唱的童謠。影片剪接了從2007年簡單對外婆吟唱記錄,至2013外婆去世,告別式中親人用馬祖的哭調吟唱。而今年難得的緣分認識以藝術家進駐大埔的紀辰,透過紀辰音樂人的專業為馬祖童謠伴奏並表演皆在影片中呈現。最後再到大同之家訪問依鎂婆媻,記錄了十盆好花及轉外家的歌謠作片尾。

整片最主要為讓更多人感受馬祖傳統童謠的呈現,從對外婆記錄,母親再教紀辰吟唱,希望童謠被看見,更希望有傳承的意味。其實當初只是想紀辰這藝術家是音樂人,若能為外婆吟唱的童謠寫曲傳唱,應該是件好事,就把當初紀錄外婆唱的童謠影片通通都給她.她也花了很多時間剪接.評審雖提到我們這部影片剪接很凌亂,反覆看了影片之後,我還真喜歡她一些剪接手法,片子中一開始建立鏡頭中,從上方俯視孩子的鏡頭,片頭外婆的童謠吟唱,孩子說這是誰的聲音,譜出序曲。喜歡片中空鏡頭安排的東莒片段風景,尤其拍到紅花石蒜(彼岸花),彷彿與外婆告別的隱喻。更喜歡紀辰剪接我拍攝外婆的告別式時聽到親人哭調的悲唱用的過渡手法,讓灰暗悲傷情緒短一些。最最最喜歡應該是她捕捉到一小段我拍的外婆梳妝頭髮的畫面,其實我最喜歡我紀錄時拍到這樣自然的畫面,真謝謝她細心的剪接.我笑笑跟她說她把片名在一分三十五秒呈現,有點像畢贛拍的路邊野餐片名呈現的手法.一度以為片中的愛拼才會贏是歌星唱的,後來好友瑞萍說這是她老公的聲音.片尾雖像熱熱鬧鬧地吟唱童謠,但我看到依鎂婆婆練習走路的畫面安排,有些淡淡哀愁.片尾曲建華校長的吟唱,看到的潮來潮往,像訴說著島嶼的歌聲悠悠迴盪。

影片中最困難的應該就是字幕的翻譯,傳統民俗歌謠中很多曲調有音無字,為符合現在觀眾期待及更清楚文字的意義,盡量翻成大家淺顯易懂的口語呈現。

最後要感謝片中配樂曹祥官的愛拼才會贏,王建華校長的我是馬祖人。更感謝翻譯字幕時請教的黃英琴老師、曹常添校長、中華電信李翠雲。最後感謝好多樣工作室的夥伴們、文化局,以及最親愛的家人,尤其是母親及阿姨在字幕翻譯的幫忙。更感謝評委們的獨到眼光,這部片記錄跨越夠長的時光,應該值得讓被鼓勵、看見、值得珍惜。

(轉貼自鄭惠琴臉書)
作者: 姚臻 < > 發表時間: 2016-11-30
沒錯沒錯~就是我的聲音
感謝大家還記得我的聲音阿~哈哈
那天我陪曉宣老師帶著一些學生走訪
老師教大家用手機拍下紀錄
因為原本訪問生澀
我就在旁邊順便用自然聊天的方式
學生剪輯技巧少
還是把我呆呆聲音剪進去

本來就鼓勵大家隨手拍
簡單記錄生活就可以參賽
學生們本來害羞不敢參加
還是多多鼓勵 重點不在得獎
而是紀錄在地生活 看到家鄉的文化
作者: 小咪咪 < > 發表時間: 2016-12-01
午休又看了一下影片,發現社會組佳作阿兵哥的漢堡也是同樣的問題,所以也是因為『學生剪輯技巧少,還是把我呆呆聲音剪進去』?
中午特地進入比賽的原連結將比賽辦法文檔下載來看。比賽有分初審跟複審,初審由承辦廠商來審,複審由5位評審委員會來審,樓上的這位應該是承辦廠商,擔任初審的角色,當收件後發現以自己為主訪人的影片在參賽帶中,總不會『呆呆的』通過審查,送交複審?縣府組成的5人評選委員會,總不會『呆呆的』評選出有爭議的作品?
劉縣長就任以來十分努力,縣府承辦單位應該深自檢討,希望不要因為一個小小的比賽斲傷縣府的信譽。

好冷好冷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