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http://matsu.idv.tw
主題: 收藏藍眼淚,用「心」
作者: 張堯任 < > 發表時間: 2015-04-19
 長越大,記憶越差,聯想卻越強。

 在馬祖最後一個晚上,我沒有意外地追了最後一次藍眼淚,想要用這兩周學到的攝影技巧(雖然還真的很彆腳)留下最美麗的回憶。

 家人找到一面堤防,我們坐在翻過堤防後的岩壁賞淚。很幸運地,我真的碰上了兩周來最亮眼的星海,有時像深夜壅塞的高速公路、有時像海底的亞特蘭提斯、有時就只是一團一團的淡藍加亮藍。我一定要拍起來。

 沒有腳架,我把相機擺在礁岩上喬角度,沒有快門線,每個30秒、2分鐘、5分鐘都默默地按著;光圈小到大調阿調,ISO高到低喬阿喬,拍了好多張,但受到新聞、前輩、旁邊攝影大哥的好照片影響,我對我的那些照片完全不滿意。

 就在手按著快門,心煩意亂、感到氣沮時,我忽然意識到一件弔詭的事實:「我竟然在寧靜的大海前,在奇蹟般地大量藍眼淚前,感到煩躁?」

 終於覺醒之後,我跳脫當下的情緒開始回憶過去的連結:

 第一個連結,我想到一個老朋友看到昨天的照片後問我:「我比較好奇,你拍下照片當時,心情如何?」我知道我的答案是很庸俗的情緒:競爭(要拍得比之前、比別人更好)、煩亂、可惜(這次沒達成自己的期待)。現在想想,到底片相片的目的是甚麼?讓別人看見攝影師的技術?看見想傳達的訊息?還是看見當下的感動?可惜的是我現在還沒有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答案,也期待未來能找到。

 第二個連結,我想到白日夢冒險王的西恩潘,在喜馬拉雅山拍雪豹時,決定不按下快門的一段台詞:「有時我選擇不拍,因為我只想沉浸在這一刻。」我總覺得專業的攝影師是可以把攝影的技術思考和單純的心靈感受完美的分割,讓感受不去影響專業、讓專業也不妨礙感受。而我在攝影時的浮躁情緒徹徹底底抹去了善於感受的心靈、更遑論原先就彆腳的技術了。但直到這個當下,我對心目中專業攝影師的認知又更深了一層,我想他們是能將技術思考和心靈感受完美融合的人,而且心靈感受重於技術思考,如果按下快門這個具體的動作會影響自己沉浸當下,他們會選擇只用心來攝影。

 想到,跟我一起追了三夜藍眼淚的家人,每夜都雖然都看的見藍眼淚、但每夜依舊有發自內心的讚嘆。第一次看到藍眼淚時真的很感動,但第二次、第三次…腦裡想的慢慢地只剩下畫面的好壞,曝光時因每次的藍色閃光竊喜、因每次的意外人造光而咒怨,沒有驚喜與讚嘆。他們沒有相機的束縛,用「心」放大感受、沒有秒數在心裡的滴答滴答,跳脫時間去醞釀跟這個時空的共鳴。

 幾個回憶在腦裡轉了幾圈,我放下相機,舒展眉頭與執著重新跳進此時此刻。

 何其幸運,除了少年PI,我還沒看過哪片海面能如此夢幻,浪潮聲能如此讓心寧靜,而且竟然就在離自己生活環境那麼近的地方-馬祖。藍眼淚與星砂的不可思議、星空的閃爍與繁多、雌光螢的點點綠光與驟閃即逝、一人獨享的狹長海灘、北海坑道的鬼斧神工與平靜的氣勢、芹壁的古意與溫柔、媽祖像的莊嚴、馬祖人的熱情豪邁好客善良、大麴酒的溫順濃郁……這兩周的人事時地物在此時映著藍眼淚,顯得深刻。

 「藍眼淚、馬祖,謝謝你們給了我這麼美的兩周假期。」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作者: admin < > 發表時間: 2015-04-19
作者簡介:

張堯任,臺北醫學大學實習醫生,雲林人。大學參與離島(澎湖)義診團,擔任隊長,並榮獲傑青獎十大傑出社團代表,也從此激起對離島醫療的興趣。藉著學校的偏鄉觀摩計畫而前來北竿衛生所進行為期兩周之見習生活。

張堯任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893187973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