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亮島人-南島語族的祖跡從這裡開始 | |
作者: 王花弟 < > | 發表時間: 2014-04-17 |
前記 前一陣子馬祖日報報導:中國醫藥大學葛應欽副校長有篇論文「早期的南島民族進入和移出台灣」,刊登在於「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亮島人遺址研究再度躍上國際期刊,證實早期南島民族約8000年前起源於馬祖、福建沿海地區。這些年來跟隨陳仲玉老師做田野調查和考古挖掘,從東莒熾坪隴遺址到亮島島尾遺址,出土文物堆裡一石器、一陶片、一骨器、一貝器…極力去拼湊馬祖列島史前文化,天道酬勤隨著亮島人一號和二號出現,馬祖考古隊不僅挖掘出一頁文明的驕傲,更走入世界文明史一環;田野挖掘工作或許可以告一段落,即「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階段任務圓滿落幕,這些田野素材目前已編檔典藏於馬祖民俗文物館,後續更艱鉅的研究才剛開始。因此,二月間文化局特邀陳仲玉老師及其所率領的馬祖考古隊成員,召開圓桌會議,由楊縣長主持,商討於今年九月底舉辦「亮島人國際學術研討會」。目前正徵集國內外學者論文研究數十篇,屆時可揭開亮島人-南島語族間前世與今生的謎底,敬請期待!為饗讀友,本人特摘錄《馬祖亮島島尾遺址群發掘及『亮島人』修復計畫》內容,希望引發關切我們的文化資產。 ▲亮島-亮照大陸 島立天中 亮島島尾遺址發掘的經過 自民國百年楊綏生縣長登上亮島慶祝軍方登島六十周年時,發現島上多處貝塚,即刻邀請陳仲玉教授和清大邱鴻霖教授組成亮島考古團隊,九月至十二月兩度進行島尾Ι和Π號遺址挖掘,次年(2012年)再度登島進行大規模地表調查,同樣在島尾發現三和四號遺址,於是將四處遺址合併稱為「亮島島尾遺址群」。其中島尾Ι和Π號遺址的試坑,出土陶器、石器、骨器、人體骨骸等文物,其中在島尾Ι和Π號遺址各發現一具完整的亮島人遺骸,經研究初步證實這裡是南島語族的祖居地,同時將馬祖歷史向前推八千三百年,開啟海洋文明曙光 ▲亮島遺址衛星圖 ▲「亮島島尾遺址群」分布圖 ▲「亮島島尾遺址群」-島尾Ι號遺址位置 遺址所發掘的文物與年代 發掘地點在亮島的島尾,發現「人體遺骨」、「有刃石器」、「堆雕波浪紋陶」等多項重要文物,經美國及台灣大學精密分析,其中確定年分約距今近8300年。目前已將文物移至馬祖民俗文物館,待後續進一步研究。 亮島島尾I遺址的文化內涵:此遺址的田野工作,因試探坑發掘的面積不夠,所得的文化遺物稀少;因而,要探討其文化的內涵,似嫌太早。僅能從出土物中的文化遺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人體骨骸四個方面來觀察。陶器方面:陶器的質地基本是紅色系的夾砂陶,砂的顆粒大小參差不一。火候很低,陶質均鬆軟,故而多是小破片,亦未發現完整陶器,僅就出土的口緣形制來看,遺址中的陶器應該係以「罐形器」為主,以及少數的「缽形器」、「杯形器」的存在。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特殊堆紋陶片 骨器方面:出土人為加工痕跡的骨質遺物,包括:魚叉、箭鏃、刻槽骨首、骨鑿、骨刀、尖狀器、骨珠、骨飾、不明骨器與骨料等十種類,共出土282件, 依照加工手法不同,初步區分為砍切痕、鋸痕、削痕、磨痕、鑽痕、鋸崩痕、刻劃痕等七種,其中以搓磨方式和複合方式(即搓磨、砍切、鋸法併用)製做骨器居多;所用材質以哺乳類骨居多,魚類骨次之,少許禽類;許多遺物帶焦黑痕跡,推測應是經人為燒烤食用所導致。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骨角尖形器 ▲島尾Ι遺址出土的各式刻槽骨器 ▲亮島人使用的魚叉,可綁柄繫繩製作精良 石器方面:出土的石器包括:錛形器、邊刃器、尖狀器、石片器、砍砸器、斧鋤形器、石錘、砥石、石核、石砧……等其中以尖狀器數量最多,與潮間帶採集貝類有關;石器之外,出土遺物中還有非石器,疑似帶有人為加工使用痕,包括:石核、石材、石片,以及不帶人為痕跡的角礫岩塊與圓礫,這些遺物雖然非精美的石器,卻能提供史前人群在製作石器時的選材、工序、技巧等資訊。至於器型製作加工技術主要為打製,少許磨製石器,顯示遺址人群可能已經具備磨製技術。選用石材主要為花崗岩,部分為砂岩、變質砂岩、安山岩、灰泥岩…等;除了花崗岩,其他石材可能是人群自島外攜入,或在亮島礫灘撿拾的礫石。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石英質小石片器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石錘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砍砸器 ▲島尾I號遺址石器-砥石 ▲島尾Ι號遺址出土的尖狀器 ▲島尾二號坑出土的圓礫石 人體骨骸方面:島尾Ι遺址的「人體遺骨」命名為「亮島人」,是人類考古學界重要發現。「亮島人」採取屈肢葬法,兩下肢骨向上屈折後向左側傾臥,雙膝緊貼於左胸外側;坐骨大切跡角度深窄,頭骨四肢整體表現粗壯發達,具男性個體普遍特徵;再從上下顎第三大臼齒已萌出,臼齒耗損程度,四肢骨長度已達成人,推斷死亡年齡約30歲;上肢骨粗狀且肌嵴線(三角肌粗隆)極為發達,體型結實,依股骨長度推斷中等身材約160公分。 ▲島尾Ι遺址的人體遺骨,命名為「亮島人」 新石器初期海洋生活 就生態環境特徵而言:當時海平面比現在低約10公尺-20公尺間,因此島的面積比較現在亮島要大,而且沿岸潮間帶亦寬廣;就地勢而言,島尾(北面)比島頭低緩,遺址所在容易到達海邊,進行採集貝類和捕獵魚類,這足以說明為何四處史前遺址,皆散布在島尾的原因;而且這裡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採集容易,自古以來就是北竿大坵島居民,季節性遷移的地點。 就出土食用的貝類而言,包括:殼菜蛤科、鐘螺科、骨螺科、牡蠣科、笠螺科、藤壺科等六大類為主,其他還有蝸牛科、蛇螺科、簾蛤科、魁蛤科、蠑螺科、竽螺科..論數量以殼菜蛤科居多,藤壺科次之。部份的貝類在馬祖人餐桌上仍然食用,可見史前人類在食用不同組合的貝類,飲食習慣沒有隨時間演進而有所不同,再從豐富的貝類種屬組合,反應了島尾1遺址的史前人群對貝類的利用是多元化, 而非單一物種。 就出土可確認出魚類骨骼而言,包含:有鲷科、海鲶科(部分確認為斑海鯰種)、帶魚科(白帶魚種)、真鯊科(真鯊屬)、魟科、隆頭魚科(红頸擬隆頭魚種、藍豬齒魚種)等6科别;耳石比對,包含:海鲶科(斑海鯰種)與石首魚科(大頭白姑魚種)2種。哺乳類骨骼則包含:豬科、鹿科、海豚科、龜鱉目、鼠科等5科別。禽類骨骼皆為肢骨,無明顯特徵且多非完整骨骼,故未能辨別出種屬。其中魚類重多而且魚體也比現在魚類大,捕魚技術相當進步,依骨器研判,懂得使用魚叉等工具。遺址還出現,燒烤、火塘和圍石造灶的現象,由此可知已經懂得烹煮食物。 就骨骼特徵方面:值得一提是頭骨兩側耳孔之外耳道皆可見明顯的骨疣或骨腫現象,稱之為外耳道外骨腫,這種病徵經常出現於潛水員或長期從事水下活動者身上,患者耳道長期受到水下活動、低溫環境、強烈的冷風環境有高度相關性,可能跟亮島人長期從事水下資源的採集與獵捕有關係。 ▲島尾一號坑出土的貝類 ▲島尾(北面)比島頭低緩,海邊潮間帶寬廣 亮島人在考古人類學上學術價值 島尾Ι和Π號遺址各取趾骨一小節送德國研究室,做X和Y染色體比對,目前已知亮島人1號之粒線體DNA,結果判定為E-E1單倍群;亮島人2號之粒線體DNA,則判定為R9單倍群。這個成果是目前亞洲大陸東南沿海一帶古代粒線體DNA序列中,最完整且年代較早的兩筆資料,反映了亞洲大陸東南一帶可能是近一萬年以來所謂「原南島語族」的袓居地之一。從生物人類學的角度提供嶄新的科學證據,說明這區域人群的擴張及移動路徑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從另一方面,從亮島人的頭骨形態學分析顯示,亮島人1號、2號皆落入與近代南島語族相關族群的群聚關係中,亦暗示亮島人在頭骨形態上與南島語族有高度的相似性,這樣結果也與亮島人的DNA遺傳分析結果相互呼應。 結語 综合人類形態學與分子遺傳學研究,推論『亮島人』極有可能就是語言學家所指稱,即在距今六千年前南島語族開始向外分化擴散之前,原居於中國大陸東南的原南島語族群,因亮島人遺骸出現原較語言學家們所推測的年代早了二千年。至於從距今八千年到六千年前之間,這些族群是如何擴散?為何擴散?並且後續在語言上出現的歧異?與台灣大坌坑文化(原南島語族人群的文化)建立在什麼樣關係?至今依然是謎,值得後續研究,這正是亮島人在考古人類學上極具學術價值。 ▲島尾Ι遺址亮島人頭骨復原(複製) 圖文出處: http://blog.xuite.net/wht22240/twblog/211391013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