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南京日報登載北竿蕭王府廟《南京先生》神佛事蹟 | |
作者: 袁炳驊 < > | 發表時間: 2012-11-09 |
摘錄自「南京日報」 網址: http://www.njdaily.cn/2012/1031/252973.shtml 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2-10/31/content_37063.htm 93年前隻身赴台懸壼濟世 台灣馬祖有位“南京先生” 93年前隻身赴台懸壼濟世,去世後鄉親為其塑像供奉膜拜—— 台灣馬祖有位受人敬仰的“南京先生” 南報網訊 (記者 姚遠 殷學兵)台灣省馬祖列島中的連江縣北竿鄉鄉史記載着一個感人的故事:1919年,北竿鄉一帶發生瘟疫,當地人四處求醫,無人能治。就在島內民眾人心惶惶之時,得知南京城南郊外有一名醫能治此病,便派人前往相請。 南京這位名醫聞訊,星夜前往,用他高超的醫術平息了當地瘟疫,此後就留在當地懸壼濟世。名醫的事蹟在當地百姓中廣為流傳。若干年後名醫過世,當地百姓感念其恩德,自發籌款為其塑造金身,供奉在廟中。因始終不知這位中醫名諱,當地人便尊稱其為“南京先生”。 “南京先生”赴台為當地百姓治病至今已有93年,雖說年代已久遠,但當地居民對其恩澤仍唸唸不忘。去年,居民們考慮到“南京先生”自到台灣後就未曾返回故鄉,推選代表來寧尋找“南京先生”故里和先生後人。今年7月,當地30多人抬着鑾轎,載着“南京先生”塑像,千里迢迢送其回故鄉看看。當地百姓還希望集資在“南京先生”的故鄉雨花台區西善橋梅山村,為其建一座碑亭,以供後人緬懷。 馬祖列島突發瘟疫,南京名醫赴台相助 馬祖列島,位於台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連江口和羅源灣,與大陸只有一水之隔,為海運要衝。主要由南竿島、北竿島、高登島及其附屬小島共計36個島、礁組成,其中北竿是馬祖列島中的第二大島。早年,這個地方是福建沿海地區漁民捕魚的休息站,每當漁季來臨,漁民就從福建沿海駕船來到馬祖列島周邊海域捕魚,暫住在北竿島。不少漁民就在島上定居下來,成了島上居民。 根據當地鄉史記載,1919年春,馬祖列島發生瘟疫,當地人用盡藥物偏方,未能見效,病患無數。 從福建惠安遷徙上島的周氏家族,是當時北竿最大的族姓。他們打聽到南京城南有一郎中醫術高明,為挽救島上民眾生命,周姓族長花重金派人前往南京尋訪名醫。來人經四處打聽後得知,名醫住在南京城南郊外一個叫梅山的地方,此人姓江,不僅精通醫術病理,熟知良方藥材,而且醫人無數,盛名遠播,深得當地百姓敬仰。尋醫人一聽,連忙前往躬請。 江郎中聽說馬祖列島瘟疫肆虐,二話沒說,立即收拾行李,告別妻兒,隨來人前往馬祖。 到達馬祖後,江郎中走村串戶,探視疫情。經連日開藥診治,當地流行一時的瘟疫漸漸平息。 懸壼濟世,被當地居民尊稱為“南京先生” 平息瘟疫後,江郎中本欲返鄉,但見島上缺醫少藥,毅然決定留下不走,為民眾治病施藥。10多年後,江郎中去世,享年46歲。 江郎中去世後,當地人感念他的恩德,紛紛捐款,為他塑像,並將塑像列於北竿鄉最大的廟宇蕭王府廟內。江郎中在世時,當地居民曾多次問其名諱,但他皆不肯告知。以至於後人只知其姓江,不知其名,所以,當地人都尊稱他“南京先生”。 蕭王府廟奉祀多位神佛,“南京先生”被供奉在正殿。據至今保留在該廟內的《祀神傳說》碑上記錄:“南京先生”確有其人,在島上懸壺濟世,醫德高尚,鄉人感念,在他逝世後,塑像祀之。 蕭王府廟內還保存了一塊“南京先生”留下的寫滿中醫藥方、藥材名稱的布貼和一本醫書。據說醫書是“南京先生”生前行醫所用,現已成鎮廟之寶,至今仍有當地居民生病,照方抓藥,無不靈驗。 時至今日,雖然“南京先生”已故多年,但當地民眾依舊沒忘先生所作出的貢獻,除日常祭拜外,每年元宵節,都會將先生的塑像請出,安放在臨時神壇受鄉民進供上香膜拜至通宵達旦,已成當地民間一大習俗。 3名鄉親代表來南京尋找“南京先生”後人 後來,馬祖列島的北竿鄉被列為連江縣轄區。據現任蕭王府廟同興社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原北竿鄉鄉長周興木介紹,“南京先生”懸壼濟世,這麼多年來深受民眾愛戴。而且,當地人還有一個情結就是:“南京先生”自從赴台後,一直到去世都未曾回故鄉看看,當地民眾一直對此事忐忑不安,感覺愧對先生。 “先生的故鄉是什麼樣?當地還有沒有他的後人?先生在台時對故鄉日思夜想,我們應儘快完成他的心願。”周興木說,去年,他把這個想法和鄉親們一說,鄉親們都很感慨,說早就該送先生回故里看看,以了卻先生的心願。 去年4月24日,70多歲的周興木與蕭王府廟同興社管理委員會副總幹事袁孝文和委員李駿逸等3人,來到了雨花台區西善橋梅山村,他們在梅山村四處轉悠,見有上了年紀的當地人,就會上前詢問。但是,一連找了兩天,周興木等人一點線索都未找到。一位老人還提醒他們:“你們確定姓江嗎,會不會是草頭蔣?江、蔣兩字,我們南京人都讀一個音。” “肯定姓江,而且就在梅山。”就在他們快要放棄之時,第三天的傍晚,周興木等人遇到了梅山村一位90多歲的老太太。老人聽了他們的描述後,回憶了一會兒說,在她印象中,當地確是有個江姓人家,其長子是捕魚的,人稱“江老大”。但這位江老大已經過世30多年了,他的親屬後人去了什麼地方,也就不清楚了。 尋找一波三折,差點被巡邏保安誤會 老太太的話,雖然沒能直接給他們一個結果,但還是燃起他們心頭的一絲希望。當天,跑了一天的周興木等人十分欣慰,準備找個飯店吃飯,歇歇腳。就在此時,突然幾名保安出現在他們身邊問道:“你們是幹什麼的?” 原來,3人幾天來在梅山走村串戶、四處拍照,引起了巡邏保安的注意。保安感到他們“形跡可疑”,於是悄悄地跟了上來。 “我們是從台灣來的,來這裡尋找一位恩人的後代。恩人姓江……”聽了他們的解釋,保安一邊熱情招呼,一邊與西善橋街道取得聯繫。熟知當地歷史文化的西善橋街道副書記朱向東聽說此事後,立即趕到現場,禮請他們到街道,詳細詢問他們此次大陸之行的目的、需要什麼幫助等。 聽明原委後,西善橋街道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彙報,並要求當地相關部門全力配合周興木一行。 但隨後幾天,雖經西善橋街道以及當地派出所的全力協助,周興木一行最終還是沒能找到“南京先生”後人的任何線索。朱向東說,明朝起,梅山村一直被稱為梅家山,後來被簡稱梅山,1978年改稱梅山村。當地居民以梅姓為主,其他都是小姓,其中就有姓江的,只有3戶。但這3戶,都是從外地搬遷過來的,已很難證明他們是“南京先生”的後人。 “沒關係,我們都已儘力了。雖然沒能找到‘南京先生’的後人,但我們來到了先生故里,已經從鄉民那裡,感受到了先生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淳樸、善良、博愛。”周興木說,“回去後,我們會把拍攝的照片以及這幾天的所見所聞告訴鄉親們,也會向先生的塑像稟報。”在周興木等人回台之前,還提出希望能帶著先生的塑像回南京看看。 當地30位居民抬着“鑾轎”送恩人回故里 今年7月30日,馬祖列島,颱風過境後的周邊海域風平浪靜。 這天一大早,以連江縣議員張永江、北竿鄉鄉長周瑞國為代表的當地民眾30多人,聚集到蕭王府廟門前。上香、膜拜、禱告……一通複雜、虔誠的儀式後,他們從神壇上請下“南京先生”的塑像,抬上停放在廟門前的鑾轎。 “我們抬着先生的塑像上船離岸時,岸上送行的民眾已彙集兩三百人,他們跪倒一片,高聲祈禱先生一路順風。”周瑞國說。 船到福州,他們一行30多人租了一輛旅遊大巴,載着“南京先生”的鑾轎,來到了西善橋街道梅山村。 “恩人,我們送您回來了。” “恩人吶,這裡就是您日思夜念的家鄉。您好好看看,家鄉變化可大了!” …… 隨後幾天,張永江、周瑞國一行抬着“南京先生”鑾轎,走遍了梅山,受到當地政府、居民的熱情接待。 “看到台灣同胞為‘南京先生’一路尋訪故里的虔誠,我們都被感動了。”當地居民王先生說,“得知這段歷史,作為南京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儀式結束後,張永江代表馬祖列島居民,向西善橋街道提出,能否由馬祖列島的民眾集資,在梅山村找一塊地方,立一座“南京先生”的紀念碑亭,供後人緬懷。 “兩岸同胞同祖同宗,血脈相連。‘南京先生’的紀念碑亭,將成為南京市民與台灣同胞聯結的又一紐帶。”張永江說,碑亭建成後,會有大批感恩的馬祖居民前來祭拜“南京先生”,這將推動兩岸同胞民間文化交流,促進共同發展。 為了表明他們立“南京先生”紀念碑亭的迫切心情,周瑞國還出示了已擬好的《南京先生紀念碑文》初稿,以及碑亭設計草圖。 對他們的請求,西善橋街道在表示大力支持的同時,向省市台辦、雨花台區政府作了彙報。 “目前,‘南京先生’紀念碑亭正在運作過程中,進展順利。”西善橋街道副書記朱向東告訴記者,“碑亭建成後,街道將與台灣連江縣北竿鄉聯手,定期組織兩岸同胞,舉行緬懷紀念活動,以此推動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向更深層次發展。”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