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基金投資人 六成七賺錢 | |
作者: amia < > | 發表時間: 2007-03-29 |
【魏喬怡】 根據一項最新的台灣人投資基金行為調查,台灣人投資基金只有九%的人虧錢,顯示台灣人投資共同基金的經驗是「賺多賠少」。值得注意的是,未買過基金的人目前占八成,但未來仍「不會」考慮投資基金的人卻有六四%!可見愈來愈多人會考慮用基金理財。若從過去沒有投資基金的原因來推斷,有三成二的人是沒有任何投資,還有三成的人不了解基金是什麼,看來國人的理財教育還有待加強。 為了解台灣民眾的基金投資行為,《Smart智富月刊》特別委託TVBS民意調查中心,在三月初以人員電話訪問方式,針對全台二十歲以上的民眾做相關調查,得到有效樣本共一○七七份。在有效樣本中,投資基金獲利在「三成以下」的占三五%,其中賺「一到三成」的人最多,占二九%,獲利在「三成到一倍以上」的則高達三二%,只有九%的人沒有獲利過,還有二四%的人搞不清自己是賺還是賠。 儘管近七成的人投資基金有賺錢,但「有投資基金經驗」的民眾比例偏低,只有一九%!經過交叉分析顯示,家庭年收入愈高,有基金投資經驗的比例也愈高,年收入在一百萬元以上有投資經驗者占四成,年收入五十萬元以內有經驗的比例僅七%。 Smart智富月刊發行人童再興(下圖,魏喬怡攝)指出,這現象再次突顯M型社會的特質,越有錢的人越懂得利用工具理財,創造財富的效果越好,年輕人、低所得族,不趕快加入理財行列,將離致富之路越來越遠。「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定律在此調查中也可驗證,貧富懸殊的問題未來可能愈來愈嚴重。因為有六四%的人未來仍「不考慮」投資基金,其中年紀愈老、教育程度愈低的人愈不考慮投資基金。 在投資基金的方式上,二十到三十九歲的年輕人最常定時定額投資基金,中年或有些資產者,則是定時定額與單筆投資兼具。Smart智富月刊社長林奇芬指出,此顯示台灣民眾基金投資的靈活性提高了。但比較讓人擔心的是,有超過三成以上的民眾對於自己所投資的基金公司、名稱、甚至投資的市場,並不是很清楚,顯見民眾對於基金產品的認識還有待提升。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杜純琛指出,其實定時定額買基金只要掌握三原則,年平均報酬率十五到二十%不成問題。一是選對基金公司與基金,他舉例,買基金就像跟會,要選擇好的公司去跟,賠錢倒帳的機率就小。二是要「停利」,就如「擦鞋童理論」,當市場過熱時,獲利點也到了就要適時下車:三是「不停損」,因為不管哪個市場都會有三、五年的循環,因此只要定時定額布局,一定可等到多頭的時候,最怕市場不好時跟著停扣,那成本永遠在高檔。 2007.03.29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