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http://matsu.idv.tw
主題: 何謂北竿酒祭
作者: Liner < > 發表時間: 2025-10-06
紅麴料理文化在唐朝及宋朝江南一帶(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極為普遍。

唐朝末年五代十國北方戰亂,漢人紛紛從中原南渡至穀物富庶的南方,糯米及紅麴是典型南方地區漢人隨手可得的穀物及發展出來的飲食文化。也是一種迥異於北方祖居地的飲食文化。

南宋年間,北方中原河洛地區的祖居地被異族金朝所統治及無法回去北方祭祖。那時南方的漢人紛紛興起建造同姓大宗祠及祠堂的風潮,親族逢年節(中秋節、清明節等節慶)會一起相聚在大宗祠,向北方的祖先遙祭及思念北方家鄉的一切。
那時,桌上的紅麴料理已是南方漢人祭拜北方先人的佳餚。

但經過千年的環境變遷,只有福州地區的漢人把祖先的紅糟紅麴飲食文化代代相傳並著墨甚深依然保存在坊間。

紅糟" 一詞,早已存在於宋代詩詞之中,非當今福州人所發明。
而是千年前我們南方漢人老祖先流傳下來的飲食文化。

宋·陸游《冬夜與溥庵主說川食戲作》詩:「未論索餅與饡飯,最愛紅糟並缹粥。」
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下:「江南閩中公私醞釀,皆紅麴酒,至秋盡食紅糟,蔬菜魚肉,率以拌和,更不食醋。信州冬月,又以紅糟煮綾鯉肉賣。”」
尤其是在 朱子語類 卷一百三十八,更是直接說到了"福州紅糟 "
宋朝有個當官叫義剛的在《朱子語類》裡,提到了朱熹曾說過的一句話:「今福州紅糟即古之所謂醴酒也,用匙挑吃。」
黃義剛字毅然。撫州臨川人,黃義勇之弟。紹熙四年(1193年)師事朱熹,事朱熹最久。


福州紅糟
原料:糯米(白米)、紅麴、白殼
比例:1:0.1:0.003(白殼的量是我常用比例,請自行斟酌替換)
做法:
1、紅麴先跟5倍水混合,活化幾個小時。(若單純用紅麴則需要這步驟)
2、活化好紅麴後,再將飯蒸熟
3、紅麴&水、白殼倒進去飯裡攪拌
4、裝瓶保存,不密封
5、保存方式看後續文章

https://sites.google.com/view/lls2920/%E8%AA%BF%E5%91%B3%E5%93%81/%E7%B4%85%E7%B3%9F%E7%A6%8F%E5%AE%A2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