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西瓜栽培要點 | |
作者: 連江縣農會 < > | 發表時間: 2025-03-04 |
西瓜性喜暖熱、乾燥、日照充足之氣候,對霜害無抵抗力,在低溫時栽培生育衰弱,容易失敗,降雨多時根部易腐爛死滅;西瓜根部纖弱,深根性,相當耐乾而不耐水濕,所以應選土質鬆軟排水良好之土壤為原則,有利於根部發育,不利於病菌滋生,且栽培管理操作也較省力,所產西瓜品質優良,壤土須作高畦,注意排水, 粘重土壤在生育適期較短之地區及在雨季,對於西瓜生育不甚理想。 整地 砂地作平畦或低畦,其他土壤作高畦,按行距犁開15公分深之植溝,施入基肥後先小作畦,抽蔓時再培土大作畦完成畦式。 栽植距離 1、單向條行植式: 行距3~4公尺,株距1.0~1.2公尺為準,行向東西走為原則,蔓向南邊伸長。 2、畦溝兩旁條行植式: 畦幅約6~8公尺為原則,畦溝二邊各栽西瓜一行,各行之瓜蔓引向畦溝反方向伸長,株距1.0~1.2公尺。 3、中央畦式: 畦幅3~4公尺,株距1.0~1.5公尺,西瓜栽在畦中央。 肥料及施肥 堆廄肥宜用腐熟者,基肥在播種前三天或定植前施下。 追肥第一次在直播後本葉2~3枚時,或在定植活後施於株周; 第二次在抽蔓時培土前施於畦肩,施肥後培土大作畦; 第三次在第一雌花開花時; 第四次在幼果如拳頭大時; 第五次大果品種在第一批果實直徑20公分時,在開始收穫前15天,小果品種在開始收穫時,追肥前先灌水或施肥後灌水。 砂地追肥均施於植穴內,如非砂地,第3~5次追肥施於畦溝邊或施於畦溝內。 灌水 栽培西瓜必須要灌水,尤其在砂地灌水為栽培西瓜最重要之工作,灌水巧拙直接影響西瓜生育結果及品質,灌水量應隨天氣及植株發育而定,幼果發育時,需水迫切,灌水量宜多,以利果實肥大發育。生育期如缺少灌水,則生育受阻,結果初期如缺少灌水,則果實不易肥大,以後如再遇降雨或灌水過多時,易引起裂果;成熟前如灌水過多,則引起果肉崩裂,果皮浮腫,果面凹凸不正,味淡不甜。 灌水宜在上午為原則,因灌水使土溫降低,抑制根部發育,在上午灌水後土溫受日照而上昇,根部生長較速,且上午灌水後葉上所沾水滴易乾,不易引起病害。砂地如在晴熱天氣,每天應灌足量的水,陰冷天氣可以隔天灌水一次。雨天須注意排水,勿使田內有積水。 其他管理 引蔓: 蔓抽出後引蔓使與植行成直角(條行植時)伸長,瓜蔓重疊時易引起病害和徒長,以及落花不易結果。 插草: 抽蔓時全田插支柱(稻草或蔗葉),每隔0.5公尺四方插一束。使瓜蔓卷鬚隨時卷繞其上,以固定瓜蔓不致被風吹動翻轉。 留果和摘果: 西瓜第一雌花開花時植株發育尚矮小,大多不能結果,縱能結果,果實也不會充分肥大,且皮厚果形不正,果肉易崩裂生空洞,子多,品質不佳,尤其無子西瓜為然,大概在主蔓第16節以後所發生之雌花結果者,瓜蔓勢力已旺盛,能結出優良大果。側蔓上雌花發生稍晚,所以第一雌花也可以留果。大果品種一株上留2~3果為原則,小形果品種一株上可留4~6果為原則。普通球型品種幼果呈稍長形者能發育成大果,幼果呈球形者將來果形較小。凡畸形果、裂果、有病蟲害果,結果部位不適當之果,以及過多之果,都應隨時注意及早摘去,以免消耗養分減煞生長勢力。 摘蔓: 如瓜蔓發育過於繁茂有徒長現象時,孫蔓(第二次側蔓)留二葉摘心。結果節所生之側蔓宜及早摘除。 |
|
作者: 連江縣農會 < > | 發表時間: 2025-03-07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2GPuTfoM4w/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