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林維倫(金伙)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不論文白, 國文課文都可充實學養,提昇生命正能量 林維倫 | |
作者: 金伙 < > | 發表時間: 2021-07-02 |
不論文言或白話,國文課文都是用來充實學養、提昇生命正能量的! 林維倫 原刊於國文天地月刊407 民108.4.1 第三十四卷第十一期 馬祖日報民108.4.10~12 臺中市居仁國民中學國文科退休老師 馬祖旅台鄉親 緣起 「消化不良怪馬桶,五穀不分怨神農」,小兒呶呶,無知情可稍宥,然廟堂肉食謀國,豈皆「罄竹難書」者流?當修改國文課綱、降低文言文授課時數之論甚囂塵上之時,私下期期以為不可;蓋深知此論誤國,貽害子孫既深且遠!另一方面,對廣大盡心杏壇、終日費神授業、而又默默不屑辯解之踏實師表群,不僅毫無尊重之心,更極盡汙衊之能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準此,當下即草成「其實,國文課文既實用又有趣」一文,投書報刊讀者論壇,未蒙採用;又改投「國文天地」月刊,因受文長不得超過四千字之約束,又加上月刊為保證文章品質,有極為嚴謹之審稿制度——審稿教授不止一人,教授本兼職務又多,等到撥冗審查完畢,「一致認為可用」,已是數月之後,謬論早已變成政策,時效已過多時。 年改之後,軍公教在職者,本已傳出「一不做,二不休」之舉——不想做,但也不退休,因為有這樣荒唐政府,心灰意冷,不值得努力——但願這只是傳聞!目前掌權者雖然倒行逆施、民調探底,殊堪遺憾,但仍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大有人在,只因為不信東風喚不回,不容公理盡成灰!但願區區此文,能夠拋磚引玉,喚起有識之士,共效中山先生百折不撓之精神,堅持理想,不懈此心;甚至集思廣益,引出一堆有效對策,更在期盼之中——區區不才,但日日為此祈禱! 一般人不大重視國文,認為一本參考書就足以應付;不過他們都誤解了,其實不論文言或白話,國文課文都是用來充實學養、 提昇生命正能量的! 在聯考時代,黃昆輝先生當教育廳長 時,為了要提昇命題品質,引導教學正常化,特別要求:考試命題要合乎原創性、科學性、教育性、公平性、似真性和誘答力等高層次題目的命題原則,題目要有足夠的鑑 別度;而不是考死記死背、照抄參考書的題 目;並且編列大筆經費,在各縣市密集辦講 習。後來,陳倬民先生繼任廳長,就舉辦各科命題競賽,分省、縣(市)兩級;一九八七年,臺灣省第一屆命題競賽,國中 組國文科特優,正是區區在下!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看兩則小故事: (一)一個廚師為大帥做了一道從未上過餐桌的美食,大帥一嚐之下,大讚好吃!廚師以為這下一定會得到大賞,沒想到大帥吃完後,桌子一拍,痛罵道:「這麼好吃的菜,現在才送上來,為何不早點燒給我吃?」叫人拖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二)一個醋勁很大的妻子每天對晚歸的丈夫都要徹底搜身,如果發現丈夫身上有一根女人的頭髮,便大哭大鬧個沒完。有一晚,她搜了半天,一無所獲,卻也哭鬧起來。丈夫不解,便問何由?她怒斥:「現在你竟然連尼姑也要了!」 第一則故事或者會讓讀者覺得這大帥真難侍候,早知道就別讓他吃美食。第二則故事會讓人覺得這妻子莫名其妙,簡直無理取鬧!其實,他們都犯了一個不自知的錯誤:負面思考;如果他們讀透國中國文「記承天寺夜遊」,情況會大大不同!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國文課文如何能提昇生命正能量: 一、用正向思考來經營人生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這是一篇文言文,總共只有八十三字,此文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作者被貶到黃州已四年。元豐二年七月,他因詩文獲罪,差一點被殺。後獲釋出獄,被貶到黃州任閒官。在近乎流放的情況下,他不僅沒有被逆境擊垮,反而四處賞景,吟風弄月,「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才是主人」,於是寫了這篇短文。 張懷民,宋神宗元豐六年貶黃州,初時寓居承天寺,雖屈居小官,但心胸坦然,處逆境而無悲戚之容,清高超逸,與蘇軾可謂志同道合。 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個字是「閒」(也就是「文眼」),它可不是清閒、悠閒,而是「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的「氣定神閒」——一種超脫世俗名利的恬淡態度——正向思考,凡事往好處想;這一點,由他「定風波」中「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名句就可印證。 雖然,每個人都難免沮喪,但是,讓內心保持正能量是讓生活過得更美好的最佳途徑;我們可以憂鬱,但也別忘了憂鬱結束後要找回正面的自己。負面思考的人不僅自己痛苦,他身邊越親近的人也越倒楣,因此要對這種人保持距離,你的任何話語或解釋澄清,他都會往負面去想——最好什麼話都別說。這裡節選網站BrightSide分享負面和正面者之間的差別,期許自己也能朝更正面的方向走去: 1負面的人說話時總在講自己,正面的人會想到去了解對方的心情。 2負面的人只會想個人利益,正面的人卻會試著不去傷害他人的感受。 3負面的人遇到任何事都先退縮、先告訴自己不行;正面的人卻會想辦法改變, 讓自己活得更好! 下列文句或許會讓您對蘇東坡經營人生的襟懷更能心領神會: 1當有些人只注意自己的影子,另一些人卻注意到處處都有燦爛的陽光! 2少女的祈禱該運走無形的垃圾:怨、恨、惱、怒、煩、恐、驚……。 3人生中的巨獎如諾貝爾獎、奧斯卡金像獎等,我們大都得不到。可是尋常的賞心樂事,如一聲讚美、一個親吻、親友圍坐、明月當空、落日紅霞,都是我們可以享受的。不要因為得不到人生中的巨獎而煩惱,要懂得享受人生中的小事,這種小事多得很,人人可以得到。 4景氣好,賺到「錢」;景氣壞,賺到「閒」。 5誰說「兒女是債」?是報恩! 二、東坡式「費斯汀格法則」能改變你的一生 卡斯丁晨起洗漱時,隨手將高檔手錶放在洗臉臺邊,妻子怕被水淋溼,就改放餐桌上。兒子起床後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卡斯丁一氣之下,又吼又揍,早餐也沒吃,直接開車去公司,卻突然想到忘了拿公文包,只好回轉。可是家中沒人,鑰匙留在公文包裡,他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妻子慌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賠了一筆錢才擺脫。待拿到公文包後,卡斯丁已遲到了十五分鐘,捱了斥責;妻子也因早退沒了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差,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在這裡,我們把它命名為東坡式「費斯汀格法則」: 生活中的百分之十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百分之九十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在這個事例中,手錶摔壞是其中的百分之十,後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百分之九十。 試想,那百分之十產生後,假如換一種東坡式的反應:撫慰兒子:「不要緊,我拿去修修就好了。」這樣子妻兒都高興,他本身心情也不差,那麼隨後的一切也會截然不同。 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百分之十,但完全可以決定剩餘的百分之九十——這,不正是用正向思考來提昇生命正能量、經營人生嗎? 三、用獨立思考來導正方向 下面是一則高層次命題: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下列敘述,何者與「登幽州臺歌」的主旨不合? A知識分子應該像鳥,風雨一來,鳥第一個感覺到,牠以敏銳的心去探求社會的病症、病源;有時甚至要承擔不被諒解的痛苦。 B跟無限長的時間與無限大的空間相比,一個人實在太渺小了,一念及此,誰都會痛哭失聲! C偉人,總是走在時代的前端,但往往不被同時代的人所了解。 D容納得了誤解和矛盾的人,才能偉大,淺人是經不起誤解的;只要當事人的理念崇高,秉持做下去,真正受害的,是那些誤解人的人。 這一題的標準答案是B。 〈登幽州臺歌〉收在國中國文第四冊,全詩只有四句二十二字,沒有一句是七言,卻是〈唐詩三百首〉七言古詩的第一首,這是因為他極力反對當時流行按律寫詩的形式、與淫靡詩風的宮體詩艷情內容,而要一心一意走自己孤獨的路——眾人皆醉我獨醒,他真的很孤獨! 陳子昂有才。契丹來攻。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他在其麾下隨軍出征。武攸宜草包一個,情況緊急,陳子昂多次建言,反被降級。幽州臺,即黃金臺,戰國時代燕昭王建此臺招募天下賢士,得樂毅,攻齊,連下七十餘城!子昂登此臺,感嘆像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後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臺遠眺時,只見天地蒼茫,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淚下!因此以「山河依舊,人物不同」來抒發自己「生不逢辰」的慨嘆。 如果與國中國文第一冊的白話文〈孤雁〉,兩課並讀,將會領會更深! 〈孤雁〉記敘一隻喪偶的雁替雁群守夜的故事(大的叫鴻,小的叫雁,不會飛的叫鵝)。孤雁發現了獵人,不只一次地警告同伴,然而同伴們卻誤會牠是在撒謊、搗亂,因此毫無警覺。後來獵人殘忍下手,有的僥倖逃走了,卻也成了孤雁。 〈孤雁〉的文眼是「孤」,〈登幽州臺歌〉的文眼是「獨」,有超越時代的見解與行為的人往往孤獨,通常總是不被大家了解,不被世俗接納的! 一九八○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一次宗教會議上向伽利略認三百五十年前之錯!因為一六三三年,伽利略公開支持哥白尼的「地動說」而遭軟禁。天主教當時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是繞著地球滾動的,伽利略著書說明「地球繞太陽運行」,自是大逆不道,遭禁九年死去,三百五十年後才被正式平反! 像這樣看出當時錯誤而被誤解的「孤雁」,古今中外都有,中山先生、林覺民、秋瑾、伍子胥、賈誼、王安石……等都是!他們所抱的信念是:「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在人生的旅途上,獨立思考,孤獨地堅持走自己的路;正因為有這些「孤雁」,人類才多蒙些福,後代才少受些苦! 現在再回到前面高層次的考題,就知道為何標準答案是B了! 其實,獨立思考是有大風險的,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雖千萬人吾往矣!」志士仁人,為信念從容赴死,史不絕書!幸好現在是民主時代,沒有凌遲處死、夷九族。但是,「方向錯誤,地圖不對,努力等於浪費!」獨立思考也要以正向思考來檢驗,才能導正人生的方向;否則,像希特勒幾乎陷民族於萬劫不復絕境的歷史,有可能重演!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別人身上,不僅造成六百多萬猶太人非自然死亡,而且,德國人因他犧牲的也不可勝數!「你可以自願做聖壇上的祭品,但不能要求別人背十字架」,這類魔頭真該三復斯言! 四、追根究柢 充實學養 (一)〈登幽州臺歌〉有押韻嗎? 當然有!「者」、「下」押的就是上聲馬韻——不過要用臺語念(臺語、客語、粵語、福州語這些方言都含有大量古音成分,因為這些族群的祖先都是從中原南遷而來的);國語中念「ㄝ」、「ㄜ」音的,古音常念「ㄚ」,例如:且、野、姐、者、遮、歌、車、爹、斜、寫……等字,用方言一念,立見分曉! (二)古時君子送禮,為何常用雁? 雁,形聲,由隹、人、厂三字構成,小篆字題如圖片左邊第一字,「隹」表示是鳥。群飛時成人字形,索食或就眠時,必派出警戒以防外敵,而且用情貞節不二,有人道,所以古時君子送禮,常用雁為禮品,故从「人」。「厂」音罕,是這個字的聲符,也形容雁的鳴叫聲。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叩問世間:愛情到底是什麼,竟然值得以死相報?這膾炙人口的名句,寫的就是雁。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十六歲的元好問赴幷州應試。路上看到一隻大雁被射死,另一隻被捕的竟撞地而亡。對於這種愛情忠貞的鳥兒來說,雙棲雙宿,與人無忤,碰到這樣的事情,元好問的內心受到很大的衝擊,隨即寫下〈摸魚兒〉,描繪出生死相依,忠誠不渝的情感,因而傳誦千古! (三)逐啄兩字,為何有的有一點,有的沒一點? 「逐」字出現在第一冊「塞下曲」:欲將輕騎逐,字中沒一點。「啄」字出現在第一冊「孤雁」:啄!啄!啄得孤雁瑟縮地躲在一邊暗自悲傷。 1有一點的是「豖」,音「ㄓㄨㄛˊ」(或「ㄔㄨˋ」),小篆字題如圖片右邊第一字,根據趙友培先生引聞一多教授的意見,這多出來的一點是閹割的記號,表示被閹的豬,所以凡是跟「豖」有關的字,都有「傷害」的意思,如: 啄(鳥類用嘴取食,啄傷)、琢(雕刻玉石,玉石被切割)、諑(謠言,會使人受害)、涿(水滴,滴水可以穿石)、冢(埋屍體的大墳墓)。 2沒一點的是「豕」,音「ㄕˇ」,小篆字題如圖片最中間,「豬」的象形字。跟「豕」有關的字都不能加一點,否則,後果很嚴重:豬(標準字體規定不能寫成「猪」,那是犬旁,把豬變成狗了)、豚(ㄊㄨㄣˊ,小豬)、豢(ㄏㄨㄢˋ,養豬)、家(「家」字怎會从「豕」呢?現在又有幾個家庭養豬?針對這個問題,趙友培先生「釋亞與家」一文提供了圓滿的解答:古人從游牧到定居之後,把捉來的野豬養在住處旁,廚餘都可廢物利用當飼料,繁殖之後,經濟改善,男婚女嫁,傳宗接代,人生從此進入新的階段!嫁稼二字都从家,就可看出文化發展的軌跡)、逐(从辵从豕,表示追野豬,引申為「追趕」)、豪(从豕,高省聲,高有長義,豪字的本義是指鬛毛堅硬如筆管的箭豬;因為从「高」省聲,所以引申為「高明的人」——如果多了一點,那麼對於名字中有「豪」的人,豈非大大不敬)? 一點之差,意義大不相同,所以,得特別注意! 五、結語 做事,不需人人理解,只要已盡力量;做人,不需人人喜歡,只要俯仰坦蕩。 堅持,註定有孤獨彷徨,就算到處是傷,也要自勵堅強。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實相!因此,同學們千萬要懂得找到學習國文 的正確觀念和方向,充實學養、提昇生命的正能量——這,就是我對同學們最誠摯的殷殷期望!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