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阮琦雅 http://matsu.idv.tw
主題: 走出教室學更多
作者: 阮琦雅Chiya < > 發表時間: 2022-11-04
課本內的知識,如能在教室外藉由親眼觀察習得,將會因透過觀察與探索,激發更多的思考,也會
因著所遇到的困難,有所成長。今日為了讓孩子透過昆蟲,認識生長過程與生命所面臨的種種,帶著低年級的孩子在校園及學校周邊探索。

找昆蟲,對不熟悉昆蟲棲息習性的孩子,因尋找昆蟲的無助,體會找線索及方法的重要,也就主動在解決問題中,學會專心、安靜、出擊、…,等等必備的學習要件。

首先孩子被提醒,要記錄昆蟲被找到的地方,甚至可以連同它所棲息的葉片一起放進昆蟲箱。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了解該昆蟲的棲息地,也可以了解它的飲食。而後,就可以自己歸納,哪些昆蟲的食物是相同的。

孩子從找不到昆蟲的絕望中,學會安靜耐心觀察與尋找。昆蟲或躲在捲葉中、葉片凸起處、或躲在葉子的背面,有了這些線索,就不再因眼前看不到昆蟲而慌張。原來尋找與觀察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然而,有了線索,還是得付出行動。孩子一邊找、一邊自問: 「蟲躲在哪裡呢?」就知道,努力是本分,機會需感恩。接下來找到昆蟲後,又該如何捕捉呢?

勇敢的孩子會用手抓,擔心被咬的孩子有夾子及網子幫忙。儘管如此,不論用何種工具,因為面對的昰會動的昆蟲,所以會有挑戰。從孩子發出:「夾到了!」、「抓到了!」、「抓這個很難!」或「補到了!」的成就滿足歡呼,就可以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找到了,真的還是有挑戰。有孩子找到一隻昆蟲,看似很幸運可輕而易舉將它裝進昆蟲箱,因為它似乎沒有抗拒或逃命的跡象,然而它是隻生了病的荔枝椿象,又因天氣關係才沒有攻擊性,否則它的毒液識會傷人的。這知識也認孩子做事學會警覺、思考、小心,以保護自身安全。

一堂課過去了,有人的昆蟲箱收獲滿滿、有則是門可羅雀。還好,有沒有收穫,不在昆蟲箱裡裝的東西,而是過程作了甚麼努力。經過路老師隨時陪伴的講解、與學生努力的探所昆蟲過程,大家覺得這趟知識之旅是豐收的。

第二堂回到了教室,一起回故並在觀賞昆蟲影片同時進行Q&A。從實務及影片觀察,孩子能清楚介紹昆蟲的身體結構,並辨識哪些是昆蟲、哪些不是昆蟲。例如當他們被一一問到蜘蛛、蝸牛、蟋蟀、螞蟻、蜈蚣、蚯蚓、馬鹿、及無尾鳳蝶是不是昆蟲時,們不但可以辨識,更可以說明理由。我想這是走出教室,讓探索成為有意義知性之旅的果效。

當然,實作尚需影片的成線,例如蝴蝶生命過程等需要時日觀察的部分,影片就可以彌補這樣的不足。還有,昆蟲保護色,例如把自己裝成鳥大便,以免被鳥吃,這種可遇不可求的特殊境頭,透過影片更傳神。當孩子看到卵變成幼蟲,又變成不動的蛹,最後破蛹成蝶的完全變態過程,不禁提問道:「昆蟲的皮是如何長出來的?」這是孩子看到完全變太過程時,心中產生的疑惑,這是來自自己學學習探索,而不是別人的提問,這樣學習的興趣就從中而生了。

當然孩子還是孩子,小禮物的激力會帶給他們動力。在邊作答討論中,還有禮物的鼓勵,讓他們更願意分享自己放愛昆蟲箱的努力成果。更愛結束後,願意拍下值得留念的合影。

課程就這樣的畫下句點嗎?不!中午用過午餐後,窗格上出現了一隻蜻蜓,他們合利用網、在用夾子,而後小心翼翼將它放入昆蟲箱。這樣的合作、同心、討論,都是學習過程墜美的回憶。更從他們下課時、放學後、到校時,隨時觀察與捕捉昆蟲,看到他們融入學習,從學習中得到快活的價值!

願這份分享,記錄下孩子們最美的學習記憶!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