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馬祖開講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淺思東引的前景 | |
作者: 陳耿信 < > | 發表時間: 2010-10-28 |
當了7個月的東引人(當然也是馬祖人),我深深感受到這塊土地當前的首要之務是:「求生存」。而當中又以東引、莒光兩鄉更是迫切。我一直在思考東引的未來該如何走出一條路,以下是我一些淺薄的分享,盼望能帶給我第二個家鄉「東引」一些正面的幫助: 一、觀光方面:東引有觀光的潛力,但沒有觀光的條件;因為受限於氣候(旺季只有6-9月),也受限於交通費時費錢,更受限於地理環境(遊南竿還可以順道遊北竿、莒光,東引常因此被遊客忍痛割捨),以上受限都幾乎沒有改善的空間,我們不得不承認,單靠觀光不可能養活東引全島,我們也不宜將所有雞蛋都放在觀光這個籃子上,勢必再另尋一條出路才行。 二、在地產業:我想,在地產業為主,觀光為輔,這是值得思考的一條路。觀光,是人來錢才來;產業,是人不來錢也來。東引單靠一個東引酒廠產業是不夠的,需要擴展其他產業才行,這需大家集思廣益一起來努力,有在地產業,就不怕裁軍,也不怕氣候與交通,百姓才有穩定工作可做,我們的子弟也才有機會返鄉貢獻所長,人才就不會流失。 這樣的在地產業需要有獨特性與經濟利潤價值,如此才有競爭力。我們需想到別人沒有我們有的產業,例如東引的無花果樹長的很漂亮、東引的緯度與盛產橄欖的中東差不多,這些都是少面積多效益的作物,而且目前台灣尚無強勢品牌,值得評估嘗試。另外用長萼瞿麥(馬祖的康乃馨)製成小巧的造型盆栽,當作遊客的伴手禮,民宿也可以當成迎賓的小禮物,諸如此類,東引,應該會有出路的。不過,一個產業的成熟乃自品牌建立都在10年以上,我們需團結起來,加快腳步。 三、交通方面:曾有人提及水陸兩用飛機的構想,其實我國曾有過水陸兩用飛機,就是民國70餘年才退役,隸屬於海鷗救護中隊的信天翁型水陸飛機,既然可以用於救難使用,加上近年國外新機型的研發,使用水陸飛機於馬祖離島交通應該是值得評估,他的優勢如:不用破壞環境又建費高昂的陸上機場、對側風及雲層高度的忍受度高、無需機場的人事成本、對遊客又是個噱頭與新奇、飛機成本又遠低於輪船等等。東引的中柱港或清水澳都是起降的理想地點,屆時採用台-馬-東-馬-台航線,應對全馬祖的觀光助益頗大,附帶的對醫療後送及緊急救難也會有幫助。 四、其他:我滿建議東引鄉親成立一個志工團隊,發揮志工愛鄉土而不求回報的精神,結合各方各階層人才,在鄉公所及鄉代會的輔導下,一起來致力於東引前景的思考與探索。在不久的未來,東引島上的兵力將再精簡,這是大家都心裡有數的事,找出路,已刻不容緩。 |
|
作者: Hannibal.B < > | 發表時間: 2010-10-29 |
「遊南竿還可以順道遊北竿、莒光,東引常因此被遊客忍痛割捨…」,樓上真是一篇精闢的言論,可見東引與南竿在旅遊旺季的航班應該嫌少。 台灣的觀光客從基隆到東引的多?還是再由南竿轉往東引的多?東引鄉公所可以提出量化分析,從旅遊旺季到客來源去調整或增加旺季航線,也許會比較務實。 奇怪為什麼東引的議員、鄉長、鄉代與村長們,這麼多年卻都不去思考,提不出具體的東引因應發展的策略呢? |
|
作者: 島民 < > | 發表時間: 2010-10-29 |
耿信兄這篇文章很有參考價值,主政者應該多思考東引未來的方向.多傾聽民眾的聲音. | |
作者: 菜埔澳 < > | 發表時間: 2010-10-29 |
三、交通方面:曾有人提及水陸兩用飛機的構想,其實我國曾有過水陸兩用飛機,就是民國70餘年才退役,隸屬於海鷗救護中隊的信天翁型水陸飛機,既然可以用於救難使用,加上近年國外新機型的研發,使用水陸飛機於馬祖離島交通應該是值得評估,他的優勢如:不用破壞環境又建費高昂的陸上機場、對側風及雲層高度的忍受度高、無需機場的人事成本、對遊客又是個噱頭與新奇、飛機成本又遠低於輪船等等。東引的中柱港或清水澳都是起降的理想地點,屆時採用台-馬-東-馬-台航線,應對全馬祖的觀光助益頗大,附帶的對醫療後送及緊急救難也會有幫助。 三、水陸兩用飛機早已被直昇機取代,現在全世界沒有看到水陸兩用飛機當客機使用,引進水陸兩用飛機太理想化,如果沒有政府補貼票價,民眾負擔不起,航空公司也無法正常營運。 四、馬祖每個島都有社協,如果想要發揮志工愛鄉土而不求回報的精神,加入社協是最佳道管,無須再另組志工團隊。 |
|
作者: 小小豬 < > | 發表時間: 2010-10-31 |
來自臺灣一位陳耿信先生,目前居住東引島僅短暫幾許,就能思索東引未來方向以及發展事業之思考 觀其發表文章也相信有很多鄉親閱讀過,內容不論是否如何就其精神實值掌聲鼓勵。小民閱讀其文,內疚萬分 不知東引鄉民意代表看後做何感慨、有何動作。在此感謝陳耿信先生關心東引,謝謝你。 |
|
作者: 陳耿信 < > | 發表時間: 2010-10-31 |
我很感動鄉親的回應 因為我是東引的新住民 坦白講對東引的認識仍很有限 這文章只是我一點的淺見 一定有太過理想或實際上難以實行之處 我的目的只是想拋磚引玉 讓大家一起來關心我們的家鄉 並沒有要苛責人的意思 對於東引的鄉長、鄉代、村長 他們都很關心我的家庭與東引禮拜堂 我自己有一個理念 他們是我們選上去的 我們對於鄉長、鄉代、村長其實有一份責任 就是要關心他們、也要向他們提供良善的建言 我常常在為他們禱告 有智慧與愛心治理東引 盼東引風景美 人更美 |
|
作者: 老爺 < > | 發表時間: 2010-11-03 |
陳先生非常有心畫一張風景圖,提供給鄉親及民意代表觀摩,很可惜大家都看不懂,只好讓陳先生笑話了! | |
作者: 海哭的聲音 < > | 發表時間: 2010-11-07 |
當了7個月的東引人(當然也是馬祖人),我深深感受到這塊土地當前的首要之務是:「求生存」。而當中又以東引、莒光兩鄉更是迫切。我一直在思考東引的未來該如何走出一條路,以下是我一些淺薄的分享,盼望能帶給我第二個家鄉「東引」一些正面的幫助: 如上文章是一則很好建議與協助東引一所一會都毫無動靜【還是沒注意到】請多為東引盡一點心意吧? |
|
作者: 東引真好 < > | 發表時間: 2010-11-07 |
真不知東引地方的民意代表及鄉長,對以上意見有何看法?各位在地的民意代表,你門選舉時的意見及對鄉親們的承諾,此時是否已經隨著妳們的當選,而拋到九霄雲外了,我們不願意看到妳們選前一個樣,選後又是一種樣!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