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馬祖開講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離島醫事人員計畫不是跳板 | |
作者: < > | 發表時間: 2020-11-23 |
醫事人員保送計畫的宗旨為:提供在地醫療機構透過專科護理師與醫師共同提供連續性及整合性的護理與醫療照護,現在醫事人員年限從幾十年前楊縣長、劉縣長時代大幅縮減到四年、七年,莒光王議座要求增加年限而曾局長的回答是金、馬、澎、山地原住民一體適用一套規則。我疑惑的是,試問當初衛福部討論縮短計畫年限有周全的考慮到馬祖地理特性嗎?舉金門為例,金城鎮就算調走一個公費醫師,還是可以開車去金湖、金沙、金寧看診就好,甚至有三十五家私人診所可以選擇,調台也不至於對地區造成過大影響。請問我們馬祖地域分成四鄉五島,也沒有私人診所,有這個縮短年限的本錢嗎?公費生也不會一畢業就和衛福局說:林北就是拿保送來當跳板的,七年一到我就走人,你們趕緊再培訓一個補我的位置。請教衛福局馬祖人口基數這麼少的情況下,走一個專科醫師要怎麼處理?有台灣醫師會自願調來馬祖嗎?還是人一走再接著跟衛福部申請專科醫師,鄉親們再等七年?馬祖這麼特殊的地理條件,我相信更改年限肯定有討論的空間。醫保制度是社會責任不是醫療跳板,說難聽一點,今天沒有醫保制度馬祖能夠出多少醫生?若是往後有學子打定醫保制度就是醫療跳板,最後受苦的是全體馬祖人。 | |
作者: 馬資網政治評論員 < > | 發表時間: 2020-11-23 |
衛福局有沒有好奇過IDS、北市支援醫師對馬祖有什麼看法?他們沒有拿到馬祖任何好處,放著老婆、小孩在台灣來幫忙看診。結果我們自己的醫療人員留不住,我如果是支援醫師我還真是不知道自己來馬祖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 |
作者: 馬青001 < > | 發表時間: 2020-11-23 |
訪客 wrote: 王議員已經多次在議會和衛福局表達莒光醫療的不足,可想而知莒光對於醫療需求的急迫性。未來人口慢慢老化,莒光醫療需求只會增不會減,硬體設備隨著科技進步馬祖已經有大幅的提升。高齡化造成全台都在搶醫療人力,縣政府端出來給醫師的留任獎勵怎麼可能贏得過台灣診所給的呢?要台灣醫師調來馬祖服務更是不用做夢了,就像議員說的,今天就算調回15年還是有一批人搶著當,聯考分數高個幾分和醫療能力完全是零相關的,支援醫師制度是為了補齊地方訓練醫師的空窗期,而非不停倚賴支援醫師,長期還是需要在地醫師留任。每次看到王議員質詢必定有質詢衛福局長,我都替莒光的老人家擔心了。 |
|
作者: 古厝芹壁 < > | 發表時間: 2020-11-24 |
馬青001 wrote: 曾局長說的其實沒錯 因為公費生是中央的政策 是中央給錢訓練 所以衛福局不能單方面更改條約 但一定可以持續與中央溝通改善未來的招生模式 . 再怎麼說馬祖小孩一定比台灣人更願意留馬祖 但要拿出誘因阿 你要醫療人員留下來卻拿不出錢 難不成要用愛家愛鄉來綁他一輩子嗎 這是個現實的問題 要人家留下來就要給人家好處 看是跟他們談加薪還是給他們缺 至少先拿出誠意吧? . 莒光的復健診次也是在公費復健師回來後才增加了1個診 這部分確實要給衛生局打讚幫忙增加醫療服務量 但要等到莒光有常駐的復健可能還是遙遙無期 如果期間有其他公費復健師走了 大概還是先補給其他島 輪不到莒光 . 大家當然理解專業人力要做最有效率的應用 但每年送那麼多學生出去 每年那麼多人回來 怎麼還一直缺人? 還是說縣府仰仗著中央源源不斷的人力供應 就覺得讓這些公費生回來過過水也無所謂了嗎? . 之前不知道看哪位網友說的 「馬祖人永遠有最年輕的醫生看」 不知是不是咱們的福呢? |
|
作者: 馬乙己 < > | 發表時間: 2020-11-24 |
訪客 wrote: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局長再多的保證,衛福局爭取再多預算,沒有醫療人力議員喊再多次也沒用,孔明草船借箭最少也要有士兵幫忙把船開出去阿,總不可能最後真的局長親自下鄉吧,現在四十個培訓的醫療人員幾個服務完馬上走相信政府也有底了,人力留不住又想均衡各島醫療品質只會增加留任人員負擔,對醫療人員來說是生涯規劃,對衛福局來說是馬祖醫療人力的結構性問題,地方醫療沒有這麼多彈性可以馬上補齊缺口。最後如果通通走光了有沒有可能看到全台灣第一個縣長、局長一起下鄉支援醫療的case? |
|
作者: 馬祖的風 < > | 發表時間: 2020-11-24 |
老實說 如果公費醫師改綁約20年、30年 地區還是會有年青人願意考取公費服務地方 真的可以考慮部份專科人員培訓不易 改把年限拉長才是離島不是辦法中的辦法 不然馬祖公費醫師只是幫台灣延長實習而已 真正累積了7年的臨床經驗後 就回台灣執業 馬祖永遠都是留不住未來的菜鳥醫師.... 加再多薪都不比回台執業來的誘人,那不單只是薪水高而已 馬祖可以考慮保留現行7年制,再新增20年制併行 願意考取後者的提供機會 而且跟中央的合約,我想改長中央是樂見的吧,改短才會有問題 |
|
作者: Yahoowang < > | 發表時間: 2020-11-24 |
我覺得或許可以先找到公費生不想留下來的原因, 當然有些人是家庭因素,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是因為家庭因素才離開的, 這幾年從台灣回來馬祖返鄉工作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在馬祖工作一定有他的好處與吸引人的地方, 畢竟大部分的公費生也是土生土長,長輩們也多在這裡, 去台灣工作可能絕大多數都沒有比待在馬祖輕鬆, 那為什麼還那麼多公費生會時間一到就走呢? 其實如果真的在意公費生合約時間到就走,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地方這麼小應該不難打聽,就我個人經驗, 最常聽到的抱怨就是調度與待遇上的問題, 如果不是太多不平等的待遇,調動制度的不透明, 以及總有很多特別的理由,特殊的背景就有特殊的待遇, 也不至於會讓人那麼灰心的想時間一到就離開這裡。 畢竟這裡是家鄉,是長輩親朋好友都在的地方, 待了那麽久的舒適圈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會讓人想離開的, 大概就是所謂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吧。 沒有透明的調動制度與時常出現的不公平待遇, 就意味著同樣是公費生,會看著同樣職業別的人,有待遇上的明顯不同, 就意味著沒背景的情況下,就只能一直待在不是自己家鄉的外島, 如果又無法在當地組成家庭落地生根, 這樣的情況下,我想任何人期滿都會想走吧... 另外,如果只是用合約綁定20年, 先不說讓一個剛滿或未滿18的高中生, 去簽下一個未來人生20幾年的合約,有沒有其適當性與合理性。 或許如同前面網友所說,還是一定會有人簽下合約的,我也相信一定會有人簽。 但不知這樣是否就能解決最後期滿還是有可能會走的問題呢? 不過如果只是想要醫療人員平均年齡再加個幾歲就好的話,那這樣確實也是一個方法。 其實只要想想為什麼馬祖有很多公務員即使不是馬祖人,也願意持續待在馬祖, 而很多醫療公費生,即使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親屬都在這邊,也不願繼續待在自己家鄉, 我想這問題應該不僅僅只是合約幾年的問題吧..... 不過,換個角度想,如今每年馬祖都培育了這麼多醫療公費生出去, 如果待在這邊的公費生全部都繼續待著,那或許又是另一個難題了吧? 這也許也是內部這些不公的問題一直遲遲不願改善的原因, 因為這樣只要保證每年都有新的公費生保送出去, 每年就都可以有新的公費生會回來服務,可以一直保持新陳代謝, 這樣至少回來的人,就都可以有正式的職缺了吧! |
|
作者: 馬祖的風 < > | 發表時間: 2020-11-24 |
Yahoowang wrote: 不是當上公費生就直接得到醫生執照的.... |
|
作者: Johnalex < > | 發表時間: 2020-11-25 |
醫生服務完35-38歲 其他醫療人員服務期滿大約30歲 30歲啊! 正是人生最重要的年紀 留下來要多少的決心 要放棄多少在台灣的機會? 馬祖真的供不起這群醫療人員嗎? 涼亭少蓋幾座馬路少修幾次 可以付多少年他們的薪水? 他們服務7年結束後 都認識鄉親,鄉親也習慣他們 然後又要換剛畢業的回來 如此週而復始 如果馬祖人的小孩都不留馬祖了 以後的馬祖是誰的馬祖? |
|
作者: 馬乙己 < > | 發表時間: 2020-11-25 |
Johnalex wrote: 這要回到定義問題,公費培養出的在地孩子衛生局究竟是以「七年支援醫師」還是「長期在地醫師」為目標,衛福部的辦法是金、馬、澎、山地一體適用,金澎十萬人口養一間部立醫院,山地就算緊急狀況救護車也送的下山,馬祖有這個屁股跟金澎吃同一款瀉藥嗎? |
|
作者: 馬資網政治評論員 < > | 發表時間: 2020-11-25 |
Johnalex wrote: 規定是規定當然服務期滿就可以走了,不過長期來看如果十年後依舊是現在這個樣子,我看不少老人家應該會移居到台灣,四鄉五島就留給梅花鹿住吧! |
|
作者: 與天使的約定 < > | 發表時間: 2020-11-26 |
想治本的話,該增加留下來的誘因吧 不過以馬祖結構性的環境&資源問題來看 短時間內不可能有解 我比較好奇的是,馬祖醫院目前有多少本事 依本人經歷,從15年前到現今 有不少我以為能在馬祖就解決的問題都後送去台灣了 到底是設備不足,還是剛好沒有專科醫師? 懇請知曉者賜教 |
|
作者: 隱 < > | 發表時間: 2020-11-26 |
醫生不夠專業,經驗不足,縣立醫院很多的設備比起台灣都還專業,這當然也包含護理人員開刀時候的可用性否?台灣有足夠的臨床經驗,而馬祖大家都怕事就直接後送比較快。但本人申明-這不是攻擊醫生,而是整個醫療體系跟大環境下造成的與天使的約定 wrote: |
|
作者: 馬祖的風 < > | 發表時間: 2020-11-26 |
Johnalex wrote: 留不住真的單純就只有錢的問題嗎? 馬祖有辦法有能力能花多少錢去事後留人? 我認同曹以標議員提出的 因為馬祖地方特殊 該如果留人或說綁住人 真的可以考慮採取7年跟1X年並行制 真正優秀的去考取7年沒關係 次優秀的願意也能選擇1X年在馬祖服務 把選項留出來吧 才不會讓馬祖變成只是新醫生強迫練功的地方 練成了剛好就回台灣服務了,這錢花的太冤枉了 |
|
作者: 馬青001 < > | 發表時間: 2020-11-26 |
與天使的約定 wrote: 並非誘因多寡的問題,是中央的政策齊頭式的調降服務年限,忽略馬祖僅有一萬人的人口基數、交通不便、地域分為四鄉五島,人口最少、交通最不便、資源最分散卻跟金、澎一體適用同一套規則,我很疑惑當時協議調降年限時,衛福部官員們是否真的來過馬祖、了解馬祖。人口基數少代表醫療人力編制相對也少,當醫療人力缺乏走任何一個都對地方是傷害,我們不像金、澎有其他候補球員可以替代。 |
|
作者: hotty < > | 發表時間: 2020-11-26 |
的確,留不住人一部分原因是家庭個人問題 但另一個因素 就如馬雲講的 : 錢給少了 , 或是心受委屈了 老人當道 , 新人意見不被重視 , 薪資獎勵金不透明 , 工作分配不均 , 同工不同酬 , 甚至老人不做事拿更多...... 種種的原因讓年輕人沮喪無力 自然約滿就想離開 想留住專業人才嗎 ? 先想想馬雲的話吧 |
|
作者: 古厝芹壁 < > | 發表時間: 2020-11-27 |
縣府怎麼還停留在遠古觀念 覺得買最新的設備就是好 好像跟中央要了錢買了最新的設備就表示縣府很給力 殊不知有新設備沒有醫生也沒用 有醫生沒有醫療團隊醫生也不敢開刀 馬祖要需要的反而是初步的病情穩定+便利的轉送+後續的追蹤與復健 尤其開完刀或生完大病許多人回到馬祖 後續的療養(各類數值追蹤) 或是骨科開刀的復健(物理治療的協助) 這種需要長時間的照護 卻又不那麼危及的 馬祖更應該加強才是 這樣生完病的人回馬祖才能安心的生活 |
|
作者: 馬資網政治評論員 < > | 發表時間: 2020-11-27 |
與天使的約定 wrote: 說真的,如果以馬祖的保送分數開放給台灣學生,就算簽約40年也一票人搶著唸,台灣的公費生如果是台北人被分發到台東山區服務期滿就走人也情有可原,馬祖人回到馬祖結果期滿就走人,縣府也許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是為什麼。 |
|
作者: 馬乙己 < > | 發表時間: 2020-11-27 |
現在醫療已經是基本人權了,如果醫療不穩定馬祖怎麼會有人口成長呢? | |
作者: Dechet < > | 發表時間: 2020-11-28 |
Johnalex wrote: 不是特別針對您,但我必須說 醫保規則改了不知道幾次 為什麼改就不說了,大家心知肚明 現在有多少醫事人員比例是在馬祖一路唸到高中畢業的 不是的不少吧。 那又要要求他們對馬祖有多少革命情感? 再說連某些有認(ㄅㄟˋ)真(ㄐㄧㄥˇ)有實(ㄊㄜˋ)力(ㄑㄩㄢˊ)的期到都走了,你真當其他人都菩(ㄅㄤˋ)薩(ㄔㄨㄟˊ)? 在要求別人留下之前,長官想想自己平常的做人處事蛤,啊反正對你們來說也不過就免洗人力,一批走了還有下一批,嘻嘻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