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馬祖開講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北所,鄉代都生氣了,乾脆把橋仔封村吧? | |
作者: < > | 發表時間: 2018-08-20 |
想不到北竿還有正常的一個鄉代,兩光民代選太多,就像現在一般,失去制衡力量 旺季修馬路,淡季沒事幹,容易出人命道路不即早補救,在想啥?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146715612248265&id=100007295417111 |
|
作者: < > | 發表時間: 2018-08-20 |
兩光鄉代我同意,但安全緩衝區的定義?馬路旁開墾一個泡綿墊區嗎?馬祖山路本來就是上上下下很陡,所以騎車緩慢跟基本保養就要特別注重,而不是發生事情後又來上面討拍,實質做法要提出說明吧?在我看來從璧山到莒光堡再到橋仔甚至懷道樓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危險路段,也代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發生憾事,但⋯一個緩衝區就保證車一定摔在緩衝區內嗎? 除非今天把整條路都整平我倒是覺得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但根本不可能! |
|
作者: 嘿嘿嘿 < > | 發表時間: 2018-08-20 |
明明是騎車技術太差, 還怪路不好……, 北竿才這麼點大, 有必要騎那麼快嗎? |
|
作者: < > | 發表時間: 2018-08-20 |
話說的很滿,希望下次不要看到你周遭人表演 按各讚 |
|
作者: < > | 發表時間: 2018-08-20 |
感覺應該是設軟式分隔分撞桿把不同向車流強制分開吧 設減速丘應該不用撞就常常有人自摔了 |
|
作者: < > | 發表時間: 2018-08-20 |
分隔桿只能確保不被對向車道的車撞,但這幾次都是自摔不是被撞!敢問鄉代的想法是如何呢?緩衝區是怎樣設計? | |
作者: < > | 發表時間: 2018-08-20 |
橋仔這種下坡型,在馬祖很常見例如 往戰爭和平紀念公園道路 跟午沙坡 偏偏橋仔容易摔車。 明明是騎車技術太差,還怪路不好……,北竿才這麼點大,有必要騎那麼快嗎? 騎那麼快請問一下馬祖這種路,誰敢騎很快 ,又不是想去X的人 ,橋仔路況有問題還是車輛問題 輪胎磨光。 |
|
作者: < > | 發表時間: 2018-08-20 |
樓上技術這麼好,如若不棄,拍個教學影片,不妨讓外出遊客學學 見識下馬祖車神的技能,最好摔車永遠碰不倒 |
|
作者: < > | 發表時間: 2018-08-21 |
車輛下坡時,由於重量前移,所以車輛呈現前重後輕的現象,後輪抓地力於是下降,而且車速愈來愈快,此時若加以煞車,可能會造成後輪鎖死而甩尾失控,這種情況在路面潮濕或有碎石、泥砂時尤其容易發生,駕駛人不可不慎。因此機車下坡時應利用引擎煞車謹慎控制車速,如欲煞車,則以前輪煞車為主,後輪煞車為輔。 相反的,車輛上坡時,重量會向後移,使得前輪抓地力下降。因此機車上坡時如欲煞車,應以後輪煞車為主,前輪煞車為輔。 機車安全駕駛(美和科技大學): http://b025.meiho.edu.tw/ezfiles/44/1044/img/704/moto.pdf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