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馬祖開講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元宵擺暝接近尾聲,應是檢討人道與環保的時候了! | |
作者: 古柏 < > | 發表時間: 2015-03-22 |
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有必要從生活文化區的回應文章中,獨立出來,讓大家一起討論 首先個人同時認同愛鄉人”破除偶像之迷信崇拜”和notme所題”傳承及保留地方文化”的看法,個人也會參加地區廟宇的擺暝和遶境活動,視之為參加社區活動,可以促進社區居民的合作意識,同時增進社群的情感,而且擺暝和遶境中的鼓板和遊藝活動,可以傳承地區的傳統文化,形成地區特色,添加生活樂趣 在環保和人道的方面,個人建議從鐵板廟會開始擴大"素供",以及酬神供品的創新,如果無法改變"全豬酬神"的傳統,建議全豬可以利用麵粉來製作,維持"全豬酬神"的形式而不殺生,豈不美哉? 在環保方面,地區已有很多民眾開始使用環保鞭炮了,未來可以由環保局來擴大推廣,最後甚至可用法令來強制執行,減少民眾廟會期間受到PM2.5的侵害,畢竟擺暝為了酬神求平安,如果燃放過多鞭炮反而有害健康,豈不是得不償失? 至於擺暝時的香燭所造成的污染,林俊惠校長已示範過電子香燭,使用電池,不會產生空污,也不會造成危險,可請林俊惠校長繼續擴大推廣,或由政府購置電子香燭補助給民眾,明年大家一起來使用! 創意供品: 電池臘燭: 環保鞭炮: 愛鄉人 wrote: notme wrote: |
|
作者: 游桂香 < > | 發表時間: 2015-03-23 |
從前馬祖老人家常說「故例莫斷,新例莫創」,所以許多風俗習慣一直沿續下來,但時代已改變,移風易俗也是時勢所趨。 擺暝時幾條大豬一字排開,看了很是觸目,而吃福時的菜裡大量的肉類、分福時越來越大塊的肉拿回家,常不知該怎麼辦才好。站在健康的理由,現代人也真的吃不了那麼多肉。所以我今年向福沃廟管會建議,明年是否可用小包裝的米,堆成大豬的樣子,像台灣很多廟宇大拜拜時的「米龜」,拜完後一家分回一包,一樣是分福回家。如用麵粉製恐怕無法蒸製那麼大體積出來。敬神無非是敬意、誠意,象徵性的牲禮一樣可以表達敬意和誠意。 至於點香,雖已推廣一爐一支,但還沒有完全落實。其實還可以推廣不點香敬神,台北行天宮已不讓燃香了,我們可能還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宣導推廣,雙手合十高舉膜拜,旺盛的人氣,神明應該也可以感受到的。敬神和環保可以兼顧的。 |
|
作者: 古柏 < > | 發表時間: 2015-03-23 |
看看各大廟宇的主任委員,曹爾章,陳書平,林貽祥,朱金寶,都是馬祖受過高等教育的中生代,改革廟會文化正是時候了!尤其最近幾年正信佛教傳入馬祖,如佛光山,慈濟等,都可以借力使力,推動馬祖傳統擺暝提供"素供",減少殺生,採用電子火燭和環保鞭炮,節能減碳,愛護地球 游桂香建議採用小包裝的米堆成大豬的樣子,值得各廟宇擺暝時"不殺生"的替代方案,不妨用扛乩或擲茭的方式請示神明,至少有二分之一的機率,今年不同意,明年再請示,總有一天全部廟宇都可以獲得同意! |
|
作者: notme < > | 發表時間: 2015-03-23 |
人道與環保,對地方各村庄一年一度的盛事是否太沉重而且不符合比例原則?! 論語<八佾>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子貢想要廢除每個月初一舉行告朔之禮及宰殺祭典時所供奉的羊。孔子說: 賜啊 ! 你有仁慈的心不宰殺用來供奉的羊,而我擔心的是漸漸被忽略而不舉行的告朔之禮 !! 也可能那時的民智未開,不知把米裝袋擺成一隻羊的樣子?! 此外,本人不是素食者.....所以覺得家禽家畜就是食物來源之一,相反地,人道宰殺才是正道! 當然也不贊成為了好大喜功而大肆宰殺豬公>>>一兩隻應該就好了吧,太多隻也真是 " 怵目驚心 " 嚇人呀 ! 至於" 電子蠟燭 " ,就好像 " 假花能代替真花 " 嗎?! 那老外為講求氣氛,晚餐聚會時都習慣點幾支蠟燭,營造溫暖的燭光晚餐.........借問: 那感覺是電子蠟燭能比擬嗎?! 說到 " 環保鞭炮 " 相較於「傳統鞭炮」,燃放時鞭炮聲比較尖銳,主要的組成是火藥和封土,所以燃放不會有紙屑產生、火藥味也比較淡一些,因為使用後不必掃紙屑,才被稱為「環保鞭炮」。不過環保鞭炮如果燃放的地方不對,也不見得省事因為環保鞭炮燃放後會造成地面上一條很難去除的火藥痕跡,環保鞭炮除了沒紙屑外,還是會對居家安寧及空氣產生影響,可能造成意外的危險性.......所以個人覺得是應加強民眾的公德心---放完傳統鞭炮,要記得掃地 ! 如果只是一年幾次放些鞭炮就對空氣汙染造成大影響,試問那台南鹽水蜂炮是否也該停辦?! 擺暝繞境完的煙火秀也應取消?! 人道與環保是社會進步的象徵,平時宣導及實踐固然很好,但能不能對擺暝繞境等重大節慶稍微放鬆呢? 讓冷冽蕭瑟的小島上,增添些許熱鬧...............以上是我這" 愚婦 " 的淺見,實在不想承認我也是中生代,所受的教育程度應該也是和這些廟宇主委一樣吧......可能是人年紀越大越念舊 ( 愛舊例 ,覺得新例無味 ) |
|
作者: 愛鄉人 < > | 發表時間: 2015-03-23 |
請參考 孔子呼子貢之名說:「賜,你愛的是一隻羊,我愛的則是告朔之禮。」不行告朔禮,只供一餼羊,非為行禮而殺羊,應當去之。這是子貢愛羊之意。孔子則有另一種看法。繼續每月供奉餼羊,一般人民尚可由此而知時令。後世之人尚可見此餼羊而知有告朔之禮,得以考據而有所取。是以不去餼羊,其禮尚未全廢,餼羊一旦除去,其禮也就完全廢棄了,所以孔子說:「我愛其禮。」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他只是要去掉告朔用的餼羊,並沒有說要去掉告朔,所以不是連禮節也去掉。假定說是要廢除告朔之禮,請問餼羊還需不需要爭論?餼羊當然也去掉,那還何必爭論?所以子貢是要去掉餼羊,並不是要去掉告朔。如果重點是告朔,那應該是說「子貢欲去告朔之禮」,而不是談「餼羊」。 |
|
作者: 游桂香 < > | 發表時間: 2015-03-24 |
102年7月23日福沃華光大帝廟大陸進香時,路上迎香的麵製供品,令人驚艷,讓我懷念小時候祖母作的麵小兔、小鴨…,未來,我們的擺暝供品也可如此發揮創意。 |
|
作者: norocking < > | 發表時間: 2015-03-26 |
認同游桂香的建議,站在現代人養生的立場,吃福時的大魚大肉有害健康,而現在很多小家庭,大塊肉帶回家又不知如何處理,不如換成小包裝米,堆成大豬的樣子,對於神明的敬意和誠意都達到了,擺暝結束後大家各自帶一包米回家,輕鬆又自在,何樂而不為?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