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馬祖開講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臺馬之星改走台北港-馬祖航線可評估 | |
作者: 暗光鳥 < > | 發表時間: 2014-03-11 |
先請馬祖縣政府這邊跟新北市政府交通局共同探討台北港和八里地區周遭的交通接駁問題,或附近跑八里的客運線延伸幾條從台64快速道路直達台北車站的路線,這是新北市交通局可以協調 變通跟路權解決的問題。 主要是台北港到主要轉運站通勤時間大幅縮短,從台北港64線到台北車站可以在20分鐘內抵達,甚至快至15分鐘左右。 當然,開車族會更方便了,因為下船不論到桃園或大台北都在20公里內的車程。 問題是,東引會先跳腳。要先安撫(休安打幾壘)ㄧ下。 台北港成真,未來海運的路線就變成台北港雙向馬祖(東引就變成海運的末端點支線,變成可有可無或談到馬祖再接駁東引的問題了?)。 好處是新台馬輪省油和大量節省了日浬程數,顧名思義也就拉長了新船舶的使用年限。 因此,建構島內東引和馬祖的縣內交通,就變成急迫性的問題。 到底東引島的交通思維是要脫馬入台? 還是要脫台入馬 ? 懸念於馬祖縣長團隊的ㄧ線之間。 |
|
作者: 介中83 < > | 發表時間: 2014-03-11 |
暗光鳥 wrote: 縱使真的15分鐘可抵達台北車站,沒有車班,也只能徒呼負負呀!! |
|
作者: 暗光鳥 < > | 發表時間: 2014-03-11 |
現在台北很多條公車路線都在快速道路上或高速公路上行駛, 這些路線共同的特點是特定時段 、特定地點、特定班次和中途停靠的站極少。 如有興趣,馬祖縣府人員可以請新北市交通局提供相關資訊。 |
|
作者: 暗光鳥 < > | 發表時間: 2014-03-11 |
台北港距離台北市區跟桃園比較近, 到了台北港感覺台北更近了,從馬祖搭船到台灣也更快了。 似乎98海浬的船票價格有正當理由可以更便宜了。 省錢 省時 ,台馬的海運更快速了。 從地圖上看,假如從馬祖莒光港直達台北港似乎不到86海浬。當然還要加上地球本身的曲率。 |
|
作者: ducklee < > | 發表時間: 2014-03-11 |
鼓勵楊縣長趕快再拜會朱立倫,如果能早日促成,絕對是連任選舉的一大助力!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加油!!!!! | |
作者: 愛鄉人 < > | 發表時間: 2014-03-11 |
台北港 台北港特定區計畫 http://www.bqhouse.com.tw/golden/profile.html?ccno=0804290006 點我觀看大圖 台北港空照 特定區範圍:北以港區範圍為界、西以瑞樹坑溪為界、南以林口都市計畫界線為界,東至淡水河。 地理範圍:東以觀音山山麓60M等高線為界,南以觀音山山麓60M及林口都市計 畫北側區界為界,港區範圍限為西界與北界 計畫年期:民國110年 計畫人口: 37,300人(含現行計畫人口22,700人) 台北港就業人口:3萬人 衍生服務人口:3萬4000人 旅遊人口:631萬人次/年 發展現況 港埠發展:臺北港93年進港船隻數為1,347艘,裝卸貨量7,743仟噸,尚次於高雄港、基隆港與臺中港,於國內主要國際港口排名第四。就臺北港94年總吞吐量中,主要以砂、(塊)石為主,其次為成品油,在功能上仍屬能源及砂石之進口港。 土地使用現況:計畫區總面積4434.93公頃,內河域部份為親水遊憩空間,海域則為營運碼頭•陸域部分大多為八里鄉境內土地,以住宅使用為主(42.17%),其次為工業使用(32.21)。人口成長:就民國86年至95年之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八里鄉近十年其人口成長率逐年下降,由62.99?下降至13.87?,但仍高於全縣人口成長率,顯示八里鄉為臺北縣境內較具人口成長潛力之鄉鎮,計畫區內現住人數為21,854人。 依行政院核定之「臺北港整體規劃及未來發展計畫」,第一期計畫係為配合東砂西運之砂石港,第二期計畫則將發展為遠洋貨櫃基地及集散中心之國際商港,遠期則規劃為離岸物流區、親水公園及遊艇港,並成為貨物吞吐集散中心。為因應發展及影響衝擊,提高周邊土地利用價值,增加港埠競爭力、促進地方繁榮,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於88年第957次會議決定:「同意規劃商港區域及毗鄰土地擬定特定區計畫」本計畫遂進行港區及毗鄰土地之整體規劃。 其後由本府委託營建署市鄉規劃局辦理新訂「臺北港特定區計畫」申請,其申請程序業於94年8月獲內政部同意,並據以辦理都市計畫規劃。 計畫緣起:配合北台灣第一深水港台北港建設計畫,整合毗鄰都市土地打造台北港特定區計畫,以期提升台北港競爭力,並帶動城鄉發展。 水色新?-濱海遊憩區與遊樂船停泊區 南堤以西遊憩區以垂直海岸方向往外填海造陸,以增加親水遊憩腹地,且與港務局遊樂船停泊區圍塑出內海空間。 溪畔樂園-主題娛樂園區 紅水仙溪兩側,娛樂專用區與遊憩區朝大型室內與戶外遊憩設施發展。 海上長城-產業經貿園區 遍仔溝溪截流明渠南側第二種產業專用區,朝國際貿易、港口依存產業發展。 山海遊廊-海洋文化園區 十三行博物館西側公博用地,朝重視人文歷史與自然環境的生態博物館發展。 國際港灣城市發展趨勢從單一運輸機能,調整為結合遊憩、運輸、娛樂等複合性機能,亦呼應所謂生態都市多元、有機的都市規劃思潮。因此,未來本計畫應以複合機能之港灣城市為發展目標,預計引入產業、遊憩及文化機能。 產業機能:本計畫未來產業發展利基包括運輸物流、企業總部、會展產業等;以目前臺北港營運規模而言,可直接帶動周邊相關產業成長,亦為提供就業機會之基礎。 遊憩機能:未來藉由臺北港三期遊艇碼頭規劃,將可發展具特色之海洋觀光,強化計畫區內遊憩設施之不可取代性,於臺北都會區將極具競爭力。 文化機能:文化機能的重視為城市規劃之重要趨勢,亦為融合產業機能與遊憩機能的媒介,計畫區內具文化遺產及現有特色產業文化等,為發展文化機能之基礎。 資料來源:台北縣政府 點我觀看大圖 台北港發展軸線 點我觀看大圖 台北港土地使用調整構想示意圖 點我觀看大圖 台北港特定區計畫圖 點我觀看大圖 台北港範圍示意圖 點我觀看大圖 台北港區位及聯外交通 點我觀看大圖 台北港特定區計畫 點我觀看大圖 台北港規劃方案 點我觀看大圖 台北港港區介紹 點我觀看大圖 台北港特定區計畫 計畫目標: 本計畫「臺北港特定區區段徵收案」定位為國際自由貿易港,交通動線上可連結台64線八里新店線快速道路、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及台15線,其整體交通路網已相當發達。目前屬海運港口的臺北港,結合了陸運的交通便利將與桃園國際航空城共同鏈結為北台灣海空陸黃金三角,並進而推升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重要樞紐。因此本計畫以「創造出閃耀國際、嶄新風貌的臺北國際商港城」為執行目標。 交通動線上可連結台64線八里新店線快速道路、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及台15線,其整體交通路網已相當發達。 目前台灣大的航商都在台北港申請有港區船席專用碼頭包括長榮、陽明、遠東、連海巡署都計畫或已進行與交通部合作爭闢專屬碼頭。連江縣政府動作要快,否則動作慢了連靠船碼頭都沒有,更不要論馬祖-台北港航線。 凡事開頭難,人都習慣舊思維,舊習慣,換一種思路,說不定讓馬祖交通問題開闢另外一條務實的路。 |
|
作者: swift007 < > | 發表時間: 2014-03-12 |
可行!!目前八里台北港附近 就有紅13、紅22及632公車可通到捷運關渡站, 704也可以通到蘆洲線的捷運站... 現行八里聯外系統的台15線,台61(西濱快速道路)及台64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從台北車站或是板橋車站上去15分鐘就到了! 加上淡江大橋動工有附掛淡水捷延伸軌道! 台北港也已經有人投資港口購物中心! 目前可行的方式!網路訂票從台北車站乘專車過去!像香港澳門的海路聯票.以後就在台北車站自動報到取票.直接搭專車過去台北港!補位的人也只需要到台北車站! 專車因為是事先訂位所以可以預估人數! 不過我期待的是台馬之星的貨運費用可以透明公開!買個30KG電視因為飛機不能載就被多收1000塊是常有的事!1公斤居然比飛機還貴上2倍!買家具就更不用說了!為什麼很多達官貴人免運費!小民被收錢還沒發票! |
|
作者: 藍朗青天 < > | 發表時間: 2014-03-12 |
暗光鳥 wrote: 縣政府交通局的規劃都還沒出來,甚至開始進行到什麼程度都不知道。 真不知暗光鳥網友的資訊來自何處? 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 若如此容易挑動東引鄉親敏感的神經, 希望不是造謠,否則會生事! 畢竟東引鄉親對台馬輪或未來的馬祖之星需求最深、依賴最重,台馬海路航線的營運,當然須以東引民眾做最優先最基本的考慮,除非假以時日東引與南竿間的島際大眾運輸交通縮短在1小時內,或像目前莒光與南竿之間一樣便利。 |
|
作者: 大紫澳 < > | 發表時間: 2014-03-12 |
swift007 wrote: 別鬧了 以上公車路線 從台北港附近的廈竹圍 前往捷運關渡站 總共36站 不堵車還好 堵車的話 方便嗎 |
|
作者: 愛鄉人 < > | 發表時間: 2014-03-12 |
連江縣政府若可以協調新北市政府,開闢一條沿八里橋頭→八仙樂園走靠山新闢山線道路專線,不需坐捷運紅22線,該山線停站就可以減少很多站,坐車時間也可以縮短,但最主要還是要靠連江縣政府去協調,成功與否事在人為而已。 | |
作者: 出人頭地 < > | 發表時間: 2014-03-12 |
再怎樣 馬祖四鄉五島 還是東引離台北港最近 約85多海浬 (若按新台馬輪新船的經濟航速約20-21節來航行,夏天風平浪靜順風浪最快約4小時可抵達. 若航程縮短 是否還要繼續夜航呢 莒光離台北港88海浬 南竿離台北港最遠98海浬 |
|
作者: 大紫澳 < > | 發表時間: 2014-03-12 |
愛鄉人 wrote: 事在人為 選舉快到了 趕快拜會朱立倫 促成美事吧 |
|
作者: 出人頭地 < > | 發表時間: 2014-03-12 |
如同老車不比新車 新車耐操好擋 有檔頭 拼第一 新船20節航速 僅國軍新船-迅海級飛彈巡防艦坨江號雙體船體38節的一半 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但比現行的台馬輪10多初節好太多了 |
|
作者: corry < > | 發表時間: 2014-03-12 |
從台北港64線到台北車站可以在20分鐘內抵達,甚至快至15分鐘左右。 公車幾分鐘一車,一車人加行禮能坐幾個人,難道還要擠沙丁魚到台北嗎 開車族會更方便了,因為下船不論到桃園或大台北都在20公里內的車程。 當所有人都有車嗎? 東引會先跳腳。 東引一堆人住基隆,當然會跳腳,八里到基隆要坐大眾交通要也要二小時唉~ 好處是新台馬輪省油和大量節省了日浬程數,顧名思義也就拉長了新船舶的使用年限。 如果為了省油和浬程數東引到台灣距離最近. 建構島內東引和馬祖的縣內交通,就變成急迫性的問題。 台馬之星可以只停東引,讓南竿,北竿,莒光鄉親來東引坐船 到底東引島的交通思維是要脫馬入台? 還是要脫台入馬 ? 懸念於馬祖縣長團隊的ㄧ線之間。 完全在製造對立,不知所言 |
|
作者: SSMM < > | 發表時間: 2014-03-13 |
到基隆港坐火車到基隆火車站再走10~15分鐘就到台馬輪登船處, 請問到台北港要坐火車到那個車站,又再步行走路要走多久啊 |
|
作者: 卡爾 < > | 發表時間: 2014-03-13 |
個人意見應是朝最少時間在海上航行為原則,台北港停靠是有利的規劃,公車不應走一般路線,可以考慮聯運方式一次購票(船票+公車票),公車只營運台64線往返台北車站與台北港間,海上解決了,陸上問題應該就不是難事,住在基隆的鄉親用如此方式運輸應該能以更快時間到家。 | |
作者: 愛鄉人 < > | 發表時間: 2014-03-13 |
站在航運經營業角度選擇,少了八分之一燃料費的支出,相對於航空旅客,船運票價便宜(以後機票會越來越貴),你說旅客比較會選擇哪一種。 況且對於拮据連江縣政府縣庫,也是一種長久之計選項(每年可以替連江縣政府省多少錢)。 連江縣酒廠一年能為連江縣政府賺多少錢,各位鄉親要為連江縣子民想一想,連江縣政府有資源才能為連江縣民眾謀更多社會福利,你說是嗎? |
|
作者: 明道 < > | 發表時間: 2014-03-13 |
樓上兩位所言都正確,馬祖往返台北港可節省時間及油料費用,台北港距市區不遠,站在連江縣政府的立場,如果台北港的聯外交通改善,增加固定車班,確實是美事一件。 可是兩位想過嗎?台北港聯外交通的改善,不能只靠台馬輪一艘船,每天一班,再加上海峽號每星期三班,這些客源是不足以開闢固定車班的。除非新北市政府虧損補貼,或是連江縣政府來補貼。 基隆港會有便捷的交通,因為基隆市住有數十萬人口的關係,因此台馬輪搭上便車,使得從台北往返基隆,有火車、多家客運車、計程車、高速公路、省道等交通資源。這些資源,是人口一兩萬人的八里,所不能提供的。 問題沒有那麼單純,討論問題要有多元思考能力,才能發現問題之所在。而「多元思考能力」正是楊縣長所欠缺的。 |
|
作者: 愛鄉人 < > | 發表時間: 2014-03-13 |
民國六十多年在台北,樓上網友如果多有『多元思考』在台北東區買一個一坪店面,那現在就有一千多萬身家。但我是說如果 如果連江縣政府有心為改善馬祖到台灣交通問題而努力,大家討論的是講出如何有效方法改善而不是這樣不行、那樣不行,那不是浪費網友時間和精力嗎?我們要聽的是有什麼妙方,共同改善馬祖交通。 |
|
作者: 卡爾 < > | 發表時間: 2014-03-14 |
站在一個觀光客的立場,在海上搖晃的時間越短越好。打籃球有句名言:甚麼都能練,就是身高練不出來。想想黃岐是甚麼鳥地方,但是因為距離近而備受馬祖鄉親期待,即便開船直達福州需要的時間和坐船到黃岐再坐車到福州相仿,我也願意選擇後者。距離是練不出來的,台北港的距離優勢是確立的。 台北港目前客運港埠設施付之闕如,但是都是可以解決的。花蓮麗娜輪開航之初,即是以運用船內停車空間設置檢查站代替,旅客檢查後直接在船內等候開船。台北港幅員遼闊,針對開車旅客在停泊區旁設立停車場應該不是難事,一般旅客在台北交9站購票後,專車直接載往船旁或船內下車,比起現行旅客需要在八堵轉車,下車後還需提行李步行2、3百公尺到旅客中心,不是更貼心嗎?即便是馬祖回台旅客,直接由專車送達台北火車站,由台北站負責轉運,豈不比基隆火車站更四通八達。未來馬祖需要的是觀光,沒坐過船的觀光客誰願意在海上多待一分鐘? 事在人為,希望楊縣長的團隊能提出具體的交通方案,將優勢劣勢列舉出來,對原本旅居基隆的鄉親有可行的方案,讓多數人支持,我想這比臺馬之星更值得期待。 |
|
作者: swift007 < > | 發表時間: 2014-03-14 |
之前也說琅歧碼頭小三通不可行! 目前琅歧島已在著手興建碼頭將取代馬尾小三通了! 瑯岐閩江大橋元旦通車 福州城區到瑯岐只需20分鐘 2013年12月21日 09:24 來源: 福州日報 火車雖然方便! 但是遊客多選擇搭客運或開車穿越雪隧直達宜蘭.省下一個小時就是這樣一個概念! 難道基隆八堵為為此跳腳嗎?有沒想過也很多鄉親住八里淡水桃園的吧! 台馬之星油錢一小時就算省2萬可以讓100人票價降200 100坐專車還省100也省了很多時間 協調跑宜蘭的客運每晚跑一下台北港應不成問題! 目前台北-礁溪葛瑪蘭汽車客運129 台北-宜蘭葛瑪蘭汽車客運135 台北 -羅東葛瑪蘭汽車客運126 板橋-礁溪葛瑪蘭汽車客運151 |
|
作者: corry < > | 發表時間: 2014-03-14 |
台北港基隆港比比看 基隆街景 台北街景 基隆空照圖 台北空照圖 |
|
作者: 卡爾 < > | 發表時間: 2014-03-15 |
樓上的網友po圖想必是要凸顯基隆港的繁榮與台北港的冷寂,如果我是住基隆的鄉親,我也會反對台馬之星停靠台北港;若楊縣長是以停泊基隆港的思維將台馬之星改停台北港,或只是相拋個風向球讓鄉親們互噴口水廝殺,那整個縣府團隊就是無能。 台馬之星是眾人期盼能改變台馬交通的利器。如果新工具沒有新思維來運用,那就太可惜了。 雖然小弟做臺馬輪的次數比起鄉親們實在是小巫,但是當我搭台馬輪回台,看到陸地卻無法上岸,還得漂流1個多小時的無奈心情,我想很多人都曾有過,尤其在10月過後東北季風盛行的冬季,更讓人苦不堪言。我坐台馬輪的目的是要在海上欣賞風景、看海鳥、看飛魚的嗎,不過就是交通工具罷了。返鄉或是旅遊的民眾,誰願意在交通工具上多待些時候? 小弟多年前即在網上提出改停台北港的看法,即是以最短距離的交通為思考主軸,若拋開旅居基隆鄉親這層顧慮,就以其他縣市鄉親或是觀光客的立場,基隆下船--步行至火車站--搭火車至台北--轉車至其 他縣市;台北港下船--上專車至台北車站--轉車至其他縣市。兩相比較,台北港不會比較不便,甚至更方便,加上距離優勢,台北港幾乎優勢占盡。當然,前提是專車或是小客車能進出台北港停在船席邊,這樣台北港就算四周空無一人,也無損交通樞紐的地位。如果楊縣長的團隊辦不到這一點,那就從此閉嘴,如果能做到,就希望各位鄉親能支持,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來往台馬,不是各位鄉親最期盼的嗎?希望楊縣長的團隊能盡速完成規劃,辦得到,相信對未來的馬祖發展與縣長選情,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
|
作者: 念慈 < > | 發表時間: 2014-03-15 |
卡爾 wrote: 真的嗎?如果住在桃園以北,幾乎任何地方都有火車或客運可到基隆,台北港可能嗎?基隆下了船,若不趕時間,還可以去夜市吃個美食,八里有夜市嗎?我看到很多遊客搭台馬輪,在他們的網誌或臉書上,有些人都會提早到基隆,逛完夜市再搭船,八里有這種邊際的效益嗎? 更何況,專車方便嗎?搭不到專車不就完了嗎?只要台馬輪還在基隆的一天,不論下船或搭船,招個手就有計程車,八里有這麼方便嗎?專車只適合旅行團,而台馬輪的乘客多數是散客,來自四面八方,散去也四面八方,強迫他們搭專車,方便嗎?如果縣府團隊真的有意思將台馬輪轉港,先試航幾趟次,看看民眾會不會罵翻,不就清楚了嗎?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