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劉枝蓮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電影欣賞--關於楚浮的《夏日之戀》 | |
作者: 劉枝蓮 < > | 發表時間: 2015-01-14 |
電影欣賞--電影與文學謀合與斷裂 關於楚浮的《夏日之戀》 看電影有二種形式,一種純粹是看電影、感受電影;另一種是讀電影、評電影。我們想介於二者之間,不要學術框架,不只視覺感受,放棄搭鷹架說法,用喜怒哀樂的心,隨心攀講,是小說與現實之間,是電影與戀人之間…或許什麼都不是,沒關係您來,聽聽別人怎麼說。 這一季,我們隨梅玉為您挑選法國導演楚浮改編小說的《夏日之戀》開始夜談。 《夏日之戀》是亨利-皮耶.侯歇原著,描述兩男對同一個女人的愛,它是小說,卻更貼切與現實。它談女姓貞操也讀女姓解放;它說愛情也談友誼,唯有不對善與惡做出抉擇。這多面向的書寫觸動了法國新浪潮教父導演楚浮將它改編成電影,也誠如珍摩露在電影裡演唱的法國香頌:「如果我們注定邂逅,為何又要從彼此眼前消失?」。 《夏日之戀》的小說與電影將愛情的本質傳達得淋漓盡致,難怪不少影迷,宣稱這是楚浮,甚至是法國,最美麗的愛情電影。 |
|
作者: 劉枝蓮 < > | 發表時間: 2015-01-19 |
海老屋 週六夜談 關於 楚浮夏日之戀 一次,到公館胡思二手書店,巧的是他們正在辦藝文講座,那樣緊湊空間,催生一場又一場的藝文講座。或許海老屋也可以,我是這般想,也就這麼做了。 ⋯⋯由於,1、是民間自發性的活動2、大型名人講座有官方經費浥注下,已經持續多年。於是,海老屋在藝文協會支持下,以朋友聚會方式下一起看電影、分享創作、談生命面對喜、怒、哀、樂。 昨天電影與文學,我們從楚浮夏日之戀,在梅玉與錦鴻按紐中起用。看到錦鴻厚厚筆記,梅玉看了又看的手稿,他們認真感動我,誰說藝文是小眾,誰說藝文志工不是志業。 牛角冷風,穿過脊理骨骼,自發性來的朋友,鐵板小舖、津沙客友、攝影大師、畫家若梅、作家詩云……溫暖電影的暖度,也溫暖同好的心。 |
|
作者: 劉枝蓮 < > | 發表時間: 2015-01-22 |
詩云 說 關於 楚浮夏日之戀 那晚異國聲繞樑的牛角夜 空氣很冷 屋內的人 心很熱。 是的 是幾個在寂寂小島上 數得出來的寥寥 文青 老文青 知青 老知青 瑟縮在一起相互取藝文之暖 相互取暖 總比 相互冷漠…… 能溫了冬夜 |
|
作者: 劉枝蓮 < > | 發表時間: 2015-02-25 |
海老屋電影筆記 劉梅玉筆記 相較於德國表現主義、古典好萊塢、二次戰後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等電影史上的電影運動或流派,法國新浪潮並沒有一個主導的、佔據中心的美學形式與藝術立場,可是法國的新浪潮這種鬆散的集結卻在電影發展史上影響深遠,連帶地帶動了世界各地的電影浪潮,新浪潮這一群導演都有一種「永恆年輕」的氣質,高達則像是永遠的「憤青」,楚浮則常沉浸於男女之憂傷青春記憶之中,法國新浪潮這種「年輕」的新氣質,與其社會背景息息相涉、新浪潮是發生在一個「抵抗傳統」、「質疑建制和權威」的基礎上,所要反抗的是傳統的電影的陳舊與權威。 楚浮所執導的第三部電影-夏日之戀,其中的女主角所表現的愛情模式似乎也有「永恆年輕」的特徵,大異於麥迪遜之橋中的黃昏之戀劇情以大局為重的舖陳,夏日之戀的女主角勇於追求自己的欲求不計後果,忠於自我感覺凡事以自我感受出發,似乎也相對應那個時代西蒙波娃所大力疾呼的女性主義,女人要主導自我的生活,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但在電影裡女主角自我過度發展的結果,也傷害周遭的其他人,所以看似情感的烏托邦終究以悲劇的情節收尾。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