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林金炎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白馬王由來與傳說 | |
作者: 林金炎 < > | 發表時間: 2012-01-31 |
白馬王由來與傳�台北市長樂同鄉會 佛教起源於印度,發展在中國,漢明帝求佛於天竺(印度),於河南洛陽建「白馬寺」,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個古剎,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白馬寺建成後,明帝恭請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來此共同譯出中國第一部漢文佛經《佛說二十四經》,讓佛教在中國傳世,上化帝王,下治黎庶,甘露普被,法澤長流,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第一個譯經道場,佛教史上的「釋源」,歷代都有不少高僧,在寺內翻譯佛經。 自東漢永平10年(67年)至唐文宗大和8年(835年)共768年,所譯大小乘佛經300多部,漢因立白馬寺於洛城雍門西,從此以後,佛門弟子都把「白馬」一詞當作祥瑞的象徵。 而在大福州地區,有不少與「白馬」有關的地名、文物和民間故事,如白馬山、白馬河、白馬橋、白馬廟、白馬三郎等等。這些名稱都來源於民間,與福州的文化根源很有一些關係。在中世紀時代,福州的佛教寺廟之多,冠於南方各省,所以有人說福州是中國南方的佛教中心,是南方的洛陽,當時福州有詩云:「湖田播種重收穀,道路逢人半是僧;城裡三山教簇寺,夜間七塔萬支燈。」這首詩最能概括福州城的風貌,當時的確是僧多、廟多、佛教思想濃厚,福州與「白馬」有關的各種名稱也就很多,尤其閩江下游兩岸,琯頭、亭江、營前、潭頭,甚至琅岐、壺江及馬祖列島,白馬王廟宇何其多,所謂「白馬三郎」究竟指的何人?福州和長樂一帶有多種說法。 話說戰國時期,楚威王滅了越國之後,越王勾踐後裔和宗親們,紛紛南逃,逃向閩北叢林,逃向大海,再沿閩江入海口進入閩地,在福州稱王的無諸,吹響了閩越王的號角,原本純種的閩族人,親緣、通婚起了變化,閩越大地形成,無諸後裔閩粵王郢,他的第三子,因武藝高強,且十分關心民間疾苦,又好騎白馬,故稱「白馬三郎」,後來他為民除害,與惡鱔搏鬥,死於現在的福州鼓嶺鱔溪。 故事是這樣的:閩越王郢時,福州東門外鼓嶺山下,溪水潺潺,風景秀麗,有一年春尾,旱情蔓延,田地龜裂,禾苗枯焦,鄉井枯涸。有一天,烏雲密布,雷電交加,一條巨鱔不知從何處躍空而來,盤纏在山溪的大樟樹上,爬行在山田瓜地間,出沒在澗上谷下,農民們不敢入溪汲水,也不敢上山砍柴了,鱔精作怪,稻禾盡被糟塌,遠近人家紛紛遷居外地,誰也無法驅除鱔害。 縣令呈狀告急州府,州府星夜驛報了閩越王,閩越王召見文武大臣,廣徵籌略良謀,左右部將面面相覷,噤若寒蟬,只得回宮召見諸王子,商議除鱔大計。 閩越王先問長子:你刀法如蛟龍出海,能除鱔害嗎?大王長子啞然失色。 閩越王焦躁地問次子:你槍法像猛虎出山,能除鱔害嗎?次王子也默默無言。 閩越王感到喪氣,但問三子鄒寅:你箭法如神,能除鱔害嗎?三子為人剛直,濃眉大眼,俠義英勇,精於騎射,他挺身而出,向父王領命除鱔害。 白馬三郎先到長樂除豹,在十七都(今長樂湖南鎮一帶)龍翔峰的山頂遇豹,三郎連發二箭,惡豹被射中喉、肚倒地,上前一看,活豹竟變成岩石,後人稱此石為「豹變岩」。三郎除掉惡豹之後,又到鼓嶺除巨鱔,巨鱔藏於深潭中,長三丈,有水桶大小。時交中午,三郎巡狩溪澗,躍馬張駑,直射潛伏潭邊的巨鱔,巨鱔要害連中三箭,負痛反撲,直逼三郎,竟被三郎短刀刺傷,血染溪山。巨鱔掙扎,甩尾絞纏把三郎捆住,白馬嘶鳴,雙方精疲力竭而亡,隨行保駕的白馬和十八部將也同時殉難。 三郎死後被封為「冲濟廣應靈顯孚佑王」,白馬三郎為民除害,受到閩都百姓們的崇敬,稱他為「白馬王」,又尊為「司雨之神」,各地建廟供奉。 在南宋(1227-1279年),署名梁克家撰修的《三山志》 (明代前曾名長樂志,成書於宋淳熙9年,即1182年,為現存福州最早的地方志),記錄了閩粵王郢三子,號白馬三郎,射中大鱔於善溪。而明朝弘治年間(1488-1505年)黃仲昭編撰《八閩通志》也出現白馬三郎,人馬殉難的記錄。 早在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在福州戲曲志,就有白馬尊王劇創作抄本,屬「傳統劇目」,劇本中閩越王太子三郎到鱔溪打獵,與鱔魚精博鬥的故事。鱔魚精係龍王之女石善公主化身,與三郎博鬥中雙雙死於溪中,他倆因有宿世姻緣,三郎死後受封為「白馬尊王」,石善公主封為「英德夫人」,這是福建眾多劇目中唯一反映閩越王子白馬三郎的劇目,在道光四、五年仍有抄本傳世,劇中穿插福州太守劉瑾、臨水夫人祈雨等內容。馬祖山隴白馬王廟認鱔溪白馬王為祖廟,2007年3月20日,特首次籌組進香團300多人向祖廟進香,並敬獻匾額和銀盾、疏文牌,開啟了宗教之旅的先鋒。 而遺落在長樂市湖南鎮「龍翔峰」旁「豹變岩」3個大字的石刻,成了湖濱村的名勝,相傳為朱熹手書,這兒有許多美麗的傳說,這些傳說傳了多少年;這些故事說了多少回,龍翔峰的叢林綠了又黃、黃了又綠,只有這塊「豹變岩」默默聳立,日夜守望著滄桑,祈盼「龍翔大地,豹變福祉」。 另一說法是指晚唐五代的開閩王王審知(862-925年),唐末,借助農民起義,中原大地由王緒領著子弟兵入主閩地,帶來了漢人的血液,也帶來了中原文化。但王緒為人多疑忌,後來眾軍奉王潮為帥。直到朱全忠篡唐,國號改為梁,封審知為閩王,他以長者的風範,學者的風度治閩,他將城市自北向南擴展,他「圍海造田」,最讓長樂人津津樂道,因他常穿白袍騎白馬,又因他是兄弟中排行第三,軍中號稱「白馬三郎」,他的駐軍曾戍守在位於閩江口長樂潭頭北岸一帶,這兒原是一片沖積洲,相傳五代閩王的駐軍利用帶有枝葉的竹竿,插入江口沙洲前,使泥沙沉積,利於圍墾,擴大農耕面積,白馬三郎王審知,治閩29年,他保境安民,鼓勵生產,發展海運,重才興學,清正廉潔,體恤民艱,為人所敬仰。後人為了紀念閩王的功績,建廟、塑像供祀,廟也稱「白馬王」,每年正月22日,有隆重的祭典,當晚有閩王神明及武術名手化妝的十八家將出巡,通宵達旦,拍獅、高蹺,引人注目,也象徵五谷豐登,一片吉祥,這些祭典,沿用即今,也代代焚香禮拜。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