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林金炎 http://matsu.idv.tw
主題: 馬祖列島漁業之回顧
作者: 林金炎 < > 發表時間: 2016-02-22
前言
  馬祖列島位於閩江口外,有人稱它為「閩東之珠」。民初,大陸各地軍閥混戰,百業蕭條,馬祖海島相對安定。
  這兒四面環海,沿海水域為傳統漁場,世居海島的漁民,利用這些漁場的時間久遠,這兒海產資源富饒;麻纜船、艋艚船、圍繒艚、縺繒艚、海釣船,漁帆片片,漂駛洋面,馬祖漁業開始日漸發展。
  這兒經濟魚類計有大黃魚、帶魚、鯧魚、馬鮫、鰳魚、鯷(魺)仔、黃梅仔、鮸魚、石斑魚、丁香魚、墨魚、蝦蟹,甚至近岸紫菜、淡菜等等,給移居的島民提供了生存的條件,當時有句話說:「金山、銀山、不如外山」。
  民國23年初期,海島漁產收獲首次創歷史最高記錄,也因此引來海匪盜賊蜂擁而至,來自台灣的日寇侵擾,偽軍盤據,海域不靖,海事受限受阻,漁場頻遭破壞,海洋漁撈屢屢受創。抗戰勝利後,漁霸漁伢(牙行)介入魚貨市場收購,因價格層層盤剝,漁事生產再次遭受摧殘。
  後國共內戰延燒到這些海島,原平靜的漁家捕撈也受到干擾影響,漁具購置來源無著,漁家頓失維生工具。海產雖豐,但此時漁民權益未受到保障,仍多數經濟拮据,生活品質未見改善。
  國民政府遷台,民國39年底成立馬祖行政公署,大力扶植漁業發展,協助漁民向臺灣銀行辦理漁業貸款、配售魚鹽、修船置網及平穩市場魚價,至此馬祖生產才逐漸恢復正常發展。

發揮漁會功能
  民國41年,馬祖行政公署開始成立各區級(島)漁業服務分會,南竿島最早設在福澳嶺附近,以理事會為最高執行機構,45年戰地政務初期,重整社團組織,成立首個縣級人民團體-漁會,才著手將漁會遷到山隴廣場舊址,確立人事制度,把握業務重心,建立自力更生精神,辦理漁民入會申請,首次共有會員1852人加入。時任漁會總幹事的儲曉亞,也多次赴台協助各島漁民採購柴油引擎,機動漁船柴油機的生產單位裕隆機器製造公司(經理嚴慶齡),派技師來馬訓練漁民輪機操作、使用與保養,這時期機動漁船的申購增加了。
  漁會至49年又將會員資格分甲、乙類,甲類會員是直接從事捕魚作業者,乙類是間接從事漁業者,如:織網師父,岸崖採擷者、販魚者、漁產加工者等,共有會員1990人,次年再增為2194人。
  財力不足,也是本區漁業之障礙,政委會請政府大量貸款,中央撥款1000多萬元應急,給當時徬徨無助的漁民一劑強心針,到了民國50年,本區積欠台銀漁業貸款尚有530多萬元,利息未計,但到這時期,漁民家計已大致改善。
  漁會舉辦漁民保險,確定漁保給付項目,含疾病、傷害、殘障、死亡、失蹤、生育、老年和家屬喪葬八項。
  漁會也舉辦輪機講習班,使學員熟悉輪機操作及簡易檢修法。為求對於作業漁船免遭受意外,能夠急時救援,也採購高空音響海難信號彈兩種,每船10枚,供船家備用,以策安全。
  漁會附設的供銷部供應有竹𥱊、漁簾、引擎等,機動船用的柴油,常進口短缺,或因商船遇風浪延航,有時商請馬防部央請補給艦支援運輸。
  漁會在山隴建冷凍廠,冷存量為300噸級,並且有5噸製冰能力。當時建築及設備費80多萬元,其中農復會補助7萬元,其餘由漁業基金項目下支付。另成立機械修理廠,農復會又補助了刨床、電焊等設備並輔導訓練技術人員,為維護漁船安全,協助整修年久失修的東犬防坡堤。民國55年7月1日成立漁會信用合作社,信用部有時資金週轉困難,但也一一克服。
  漁會為了漁業技術的改良,派人前往台灣接受短期講習訓練,也為地區首創獎學金,並保送優秀學生前往台灣升學水產學校,由戰地政務補助學雜費,以培養地區漁業人才,這時時期,每年有20名學生唸水產學校,每名補助800元,政委會補助每人每學期1000元,學成輔導就業。
  民國59年元月11日,地區漁、商殷實人士吳木肯、劉依清、陳依清、劉禮泉、林雄等人籌組「漁產加工合作社」,該社為「保證責任」組織,為漁產品產銷打開新的出路,同時每年表揚模範漁民。
  另政府透過辦理講習方式教育漁民,縣自衛總隊在集訓期間也辦漁民講習,包含漁撈技術、漁船海難預防課題,甚至各級長官精神講話,綜合座談等,為了堅定漁民愛國意志,杜絕海上非法交易,刑責與後果認知,維護軍事機密,甚至還灌輸對大陸偵蒐要領,這些講習,各鄉統一講稿,由專業人員或軍中教官擔任講師,巡迴講習,有時讓外島漁民集中南竿舉行,外島漁民分批前來受訓,相關食宿部分會洽漁民招待所或借用馬祖中學教室和宿舍,集中借宿,並提供餐飲服務。

漁船漁具改良
  漁船改良機動化:自民國45年至49年,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的補助建造舢舨65艘,4至20匹馬力的柴油機59台以推進器(馬逹)給「中興1號」至「中興3號」舢舨,這是本區舢舨機動化的開始,讓往返漁場時間減少,人力操作減輕。民國49年,全縣機動魚船112艘、帆船114艘、舢舨160艘。
  從舢舨到馬達船,從「中興號」小舢舨到「民有號」、「光華號」馬逹船,雖然是一小步,討海維生的漁民,從清苦的窘境中站立了起來,家眷的溫飽有了,感謝戰地政務一丁點的協助,漁民們都銘記在心。
  漁網更新纖維化:早年馬祖捕漁網,多以黃蔴、苧蔴編織而成,當時(45年)用薯榔、紅柴加染的純蔴製網,全縣只357張,破損不易修補。漁船機動化後,漁具也得進步,後來引進「可樂(麗)龍」尼龍蝦米網,可麗龍漁網是人造纖維織製品,方便耐用,無需曬乾即可收藏,比原先蔴質網佳,從引進使用到民國51年即達5183張,蝦皮𥱊也有3000多張,漁獲量倍增。以PP塑膠管代替竹篾、大竹、孟宗竹,用稻草和竹皮絞合而成的繩索,省財力和物力,以PE尼龍繩代替傳統只能使用一次(季)的漁網,雖貴些但可使用3至5年。民國50年夏,透過政委會爭取,農復會補助尼龍網線,尼龍蝦皮網取代棉紗網。
  馬祖漁業以蝦米、鲳魚、黃魚、帶魚、墨魚為大宗,蝦皮網、黃花縺、螃蟹縺、白巾繒、丁香繒、延繩釣等,網具式樣多了,漁民可配合季節多樣選擇了。

黃魚季辦追憶
  東引海域遼濶,潮水澎湃,是各種魚類的溫床,也是著名的閩東漁場,每年3至5月黃魚盛產季節,魚群密集,「黃瓜發立夏,有魚毛(沒)船下(載)」,「討橫山」,黃魚馬祖人稱「黃瓜」,「討黃瓜」,是馬祖南、北竿及白犬(莒光)島漁民的盛事,因在我海域內,受軍方的保護,漁民安心作業,遇大風浪泊東引(大陸漁船在此作業遇風浪返程不及,常海難頻傳),每季皆大豐收。
  東引黃魚季節,從清明到夏至,汛期分六次大潮,即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大約一季80天,稱「黃瓜水」,以農曆月初二、十六前後「起水頭」,約3天左右,是最佳捕撈期,其餘時間屬「水尾」,收獲有限。早年沒有魚群探測器,「黃魚給嘴害」,黃魚因為自己會發聲,漁民聽聲辨位的功夫深,前往東引作業的漁民和漁船,平時均不出海,一俟大潮來臨,黃魚迴游到東引至亮島海域,此時的黃魚猶如黃花閨秀的少女,黃魚再沿大陸棚結群南下,迴游到馬祖東引間的南海域,黃魚成了體態豐盈的少婦,此時肉質最鮮嫩、肥大,烹煮味道最佳,即是漁民漁船最佳捕撈期,黃魚豐收稱「大發」,沒豐收稱「毛發」。這時期留傳在島際間的漁民寒喧問候語,是「有發嗎?」、「有中嗎?」,發與中是豐收的意思。「黃魚打倒豆腐店」,收購黃魚的冰船是全數要買去的,不管打的再多,但有時冰塊不足,船船都滿載而歸,只好魚倒海中,當時收購價五○年代一斤500克才4元左右,漁民說:「魚發也哭沒發也哭。」是當時漁民最佳寫照。
  打黃魚是辛苦的,在季節上常逢霧鎖海域,沒有手機的年代,在茫茫大海上,經驗、膽識、沉著是必要的,迷航摸黑又恐起風浪,漁人惦家人焦慮心情是可知的,漁家子弟誰能不說爸爸真偉大。
  五、六月又值鯧魚季,肥碩鮮嫩的白鯧,是上蒼給馬祖漁民的禮物,黃魚乾、鯧魚乾、墨魚乾,是軍人退伍或休假或探親最佳餽贈品,軍人有採購,店家和漁民有收入,多餘的批售給台北市迪化街。
  馬祖海域每年五、六月份鯊魚非常多來此產卵,鯊魚肉可吃,可製魚丸,市場需求大,但卻無人從事漁撈,當時經濟部補助鯊魚釣試驗,選定珠螺漁民吳依三執行,農復會教以使用流網,一艘舢舨4個漁民即可將四張流網放置出去,4個小時後就會有可觀的收穫量。
  民國59年,委託基隆造船廠建造2艘49噸150馬力的拖網船,耗資280萬元,其中農復會補助180萬元,馬祖進入了拖網船時代,拖網是捕棲息於水底的魚類,拖網旺季在一到五月間,漁貨以雜魚為主。黃魚、鯧魚則是棲息於水之中上層,不能用拖網捕魚,後來農復會漁業専家來此建議拖網漁業計劃的可行性,派拖網漁船一艘,讓漁民見識,教育漁民改革漁法。
  巾著網主要捕撈近海域中表層之浮魚,流刺網網具不著底,或固定特定位置,隨海漂流為名,緣上設浮子,下緣裝沉子,以維持網之垂直截面。
  秋後是帶魚季節,馬祖的帶魚汛期自十月至次年四月,共約7個月,通常以舊曆年前後,產量較多,漁民在打帶魚網內也撈獲有蝦皮,在南、北竿或白犬島外海收成豐富。

蝦皮豐收回顧
  當年馬祖漁民經濟基礎脆弱,資金短缺,漁捞技術及設備落後,生產物資仰頼台灣,而生產之産品又無法投入台灣市場。
  但是馬祖盛產高級魚類和蝦皮,昔日捕蝦皮方式是採守株待兔,掛上蝦皮網就在家等收獲,捕魚完全憑經驗,很少吸收新的捕魚技術和知識,不知多角經營。蝦皮產期在冬季,每年打撈蝦皮的漁民都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加工漁具,而加過工的漁具只能用一年,一年後又得重新製作。由於漁民多墨守成規,舊式蝦米網具在台灣已取得不易,多次委由在台的「外島服務處」代為登報、招標也常流標,影響漁汛期至鉅。蝦皮漁具採購是一門大學問,大竹、中竹、PE繩等數量缺一不可,尤其對運抵馬祖時間是漁家每年最擔憂的。
  農復會協助推廣的新式漁具,漁民買一次可用三至四年,漁法始獲改善,蝦皮網更新後,蝦皮大豐收,男捕蝦皮,婦女及家中大小忙著炊煮、曬蝦皮,竹筏片佈放滿村落,是昔日榮景盛況,後來生產過剩,供過於求,大有魚賤傷魚之虞,於是籌建加工廠,醃製蝦醬和蝦油,漁產加工業興起來了。從政者設法蝦皮外銷,統包統銷的制度出現了,像台灣大華竹業公司、國防部福利和遠東公司、興華公司、國軍退除役輔導會,後來也有本地殷商合股承包的,豐收的蝦皮需要加鹽,魚用鹽由台灣用草袋包裝運來,常因包裝不良,縫口不牢,以致破包損壞甚鉅。
  蝦皮外銷分等級:特等不加鹽,水煮日曬,純乾製品,100斤曬20斤,乾燥無糠;甲等加鹽8斤,100斤囇40斤,乙等加11斤鹽,丙等加14斤鹽,品相略差。
  蝦皮零售由商會辦理,包裝定量以一市斤裝,包裝膠袋套兩端加稅戳記,膠袋裝上面加印「馬祖蝦皮」,「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戰地經濟」字樣,字色方面:紅色代表特級,黃色代表甲級,藍色代表乙級,綠色代表丙級,而専用發票統一由縣府印製,沒有發票是不准販賣的,民眾自行攜帶出境或郵寄都受限量管制的,杜絕走私漏稅。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到了民國57年3月,本區蝦皮網近2000張,帶魚網1500張,白力魚網也有1300張。60年代中期,由於台灣南部東港地區捕蝦皮不受季節限制,東部花蓮也盛產,加以北部野柳、金山小魚乾盛產,造成蝦皮價跌。台灣國民生活提升,大家都吃更好更新鮮的海產,馬祖蝦皮開始滯銷了。60年代末期,魚產歉收,魚源有逐漸枯竭之感,漁業從業人員和魚船逐漸減少,加上大陸漁船前來本海域濫捕,破壞我定置漁網或偷竊魚貨。

結語
  69年度地區機動漁船只剩139艘,舢舨84艘,漁民615人(不含東引)。此時開始開發淺海養殖,海帶示範養殖30台筏,淡菜養殖10組,牡蠣5組,最早種苗委請台北某公司向日本採購,這是本區發展養殖業初始。70年代初期,政府投資200多萬元興建培苗室,借調馬中趙文其老師主持培苖室研發工作,並對紅斑、黑鯛這類高經濟魚類進行養殖試驗,也鼓勵民間牡蠣養殖推廣,近年魚苗放流、人工魚礁、養殖業輔導、營造漁村新風貌,唯收購舊漁船補貼新造,產品產銷履歷制度都可試行。

  回顧馬祖漁業,從古法捕魚到漁具更新;從近海舢舨船到機動馬達船;進而拖網漁船再至漁類養殖;從可溫飽到外銷台灣,走過的每一時光,都令我們回憶無窮。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表揚模範漁民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最後二張照片由楊善國提供
作者: 譚遠雄 < > 發表時間: 2017-09-14
我在民國65年到67年擔任東引政二科長任內專案向經濟部申請撥款,成立台澎金馬漁民(船)服務站,我擔任第一任站長,為戰地東引漁民,台澎金馬漁船避風,漁船故障修復、民生物品提供支援,提供許多急難救助服務。個人擔任站長為漁民服務是我專業,我是基隆水產職校漁撈科畢業 在漁船工作一段經驗派上用場。

 東引每年清明過後,就會有一群群的黃魚,隨著南下的「親潮 」,群集在東引海域附近產卵。每年馬祖各鄉漁船都到東引海與捕撈黃魚,我和東引陳鄉長共同主持台灣收購船來東引標漁,在收購價上提高一定合理價格保障漁民權益。黃魚是一種味道極為鮮美的好魚,肉嫩而刺少,沒有濃重的魚腥味,馬祖列島的漁民都稱東引是「黃金島 」,因為黃魚為東引帶來了一筆可觀的財富之故。這群馬祖各鄉來東引捕魚人,帶動了東引的繁榮,一艘艘的船回港,將捕獲的黃魚賣給了收購的冷凍船,裝滿船後立刻駛向台灣銷售,這樣黃魚的新鮮度才夠、價錢也賣得好。這是我從事戰地政務工作中感到最有成效的事蹟。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