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林金炎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實驗戰地政務初始 | |
作者: 林金炎 < > | 發表時間: 2013-11-06 |
民國38年,海軍巡防艦艇、海上保安縱隊、國軍轉進馬祖。民國44年,大陳撤退,部份兵力轉入本防區,增強防禦。但部隊組織複雜,又分散各離島,難以統一領導調度。當年列島居民約有萬人左右,至民國45年,軍民共4萬多人。軍政的協調工作十分重要,而政府為統一前線軍政指揮權,統合戰地民政、財政、建設、教育、警政、情報、衛生等,將本縣列為戰地政務實驗區。 實驗戰地政務也是遵循中央決策,基本精神在體制下軍政一元領導。結合戰地特性,軍政區域一致,軍政機構一體,軍政首長一人,統一領導,協調密切,運用靈活。以「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劃分法,推展「管、教、養、衛」四大要務。首先,從發展教育、交通、農業、漁業,改善農村環境,改良人民生活著手,健全行政組織,奠立自治基礎。平時,以軍隊協助地方建設,改善民生;戰時,集合民力,支援軍事,對穩定地區安全與激勵民心士氣,營造優質條件,以達成「建設三民主義模範縣」為目標。 壹 實驗歷程 一、沿革 民國45年3月,國防部召開第37次軍事會議,基於大陳實驗戰地政務經驗,蔣介石總統指示金、馬「實驗」戰地政務的方案。一案由國防部設計,一案由總政治部戰地政務工作大隊設計,兩案大致陳述:金門防衛部與馬祖守備部之上設金馬防衛總司令部。馬祖守備部下設第一至第四科,另加戰地政務處。福建省政府撤銷或遷台(比照浙江省府遷台)籌組。福建省府所轄的金門縣、連江縣、長樂縣、羅源縣中,後三縣人口、面積都不及於金門的五分之一,應予撤併成立「馬祖管理局」,此項建議不可行後,改為「馬祖縣」。時內政部對此有意見,才決定合併為連江縣,而長樂縣、羅源縣「暫歸」連江縣管理。 民國45年6月23日,國防部頒佈「金門馬祖實驗戰地政務辦法」。於同年7月15日,馬祖防衛司令部「戰地政務委員會」正式成立,福建省政府所屬的馬祖地區行政權移交政委會,原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主任俞棫人兼縣長辭職照准,實施軍政一元化,軍政一體的戰地政務體制,直屬國防部戰地政務處,該處並派戰地政務工作大隊進駐,以協助本縣的實驗工作。 國防部令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指揮官華心權,兼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並兼任地區黨務特派員,為地區黨政軍最高首長(民國46年6月後,由何俊兼任)。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政治部主任何德用,兼政務委員會秘書長及黨部特派員辦公室書記長,初始也兼任縣長,以便進行黨政軍聯合作戰之聯繫工作。福建省政府移駐台灣,但不負連江縣政府的政務指導之責,縣府由地區政務委員會指導和監督,縣長由國防部派任,並撤銷原設馬祖的「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所有請示事項由馬祖政務委員會核辦。 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政務委員會暨連江縣政府合署辦公,除主任委員指揮官兼任,首任政委會秘書長何德用兼任外(同時兼縣長,後任改由夏諭兼),委員有夏諭、朱天麟(兼經濟組組長)、向大偉、鄭克立、王緒,政務組組長由原長樂縣縣長邱德齡接任,秘書組組長李茂千,監察室主任譚守信,主計室主任田勗耕,顧問鄒樹聲、林蔭,參議向以亭、李熾生、馮聚伍、張樹慎、曾治平7員;縣府主任秘書宋子忠,秘書羅耀先、湯金龍,民政科長游健,文教科長吳宣,建設科長蔡筠,財糧科長呂紹光,軍事科長趙醒華,軍法室檢察官由縣長兼任,審判官陳人偉,書紀官陳祥林,時合署辦公計職員37員,雇員6員。 民國46年政委會成立教育改革委員會,主任委員乃由指揮官兼任,副主任委員由夏瑜、王緒分任,並聘請地方人士孫北起、余乃焜、楊希賢、汪醒非、林蔭、鄭立克、陳聯珠、陳振楚為委員,邱德齡為總幹事。政委會成立初始,並兼管馬祖酒廠、馬祖物資供應處、馬祖日報,代教育部督導馬祖中學,之後成立的馬祖公車處皆由其督導。 民國58年2月精簡,僅設秘書及監察官各兩員,改與接受督導之連江縣政府合署分立作業。 二、 歷任秘書長 第一任:何德用(45.07.15~46.01.31) 第二任:夏諭(46.02.01~48.05.31,47.11.11又兼縣長) 第三任:孟超文(48.06-50.3) 第四任:段春理(50.4.1-51.4.3) 第五任:徐貴庠(50.4.4-53.3.9) 第六任:張天祥(53.3.10-57.10.18) 第七任:李仙舟(57.10.19-58.02.19) 第八任:宋芳振(58.08.21-59.08.04) 第九任:張興昌(59.08.05-60.06.27) 第十任:吳漢江(60.06.28-62.08.23) 第十一任:詹啟春(62.08.24-62.12.31) 第十二任:孫森(63.01.01-64.12.19) 第十三任:陳浩聲(64.12.20-66.06.07) 第十四任:馬家珍(66.12.08-67.05.07) 第十五任:周孝友(67.05.08-68.09.17) 第十六任:王恕民(68.09.18-70.08.05) 第十七任:本建生(70.08.06-72.03.26) 第十八任:趙奠夏(72.03.27-73.12.31) 第十九任:李瑞華(74.01.01-74.08.07) 第二十任:黃偉嵩(74.08.08-76.07.15) 第二十一任:吳棟龍(76.08.23-78.06.06) 第二十二任:高祖懷(78.06.07-80.03.07) 第二十三任:黃南東(80.03.08-81.11.07) 貳 實驗目標 實驗戰地政務其基本任務為:一、建設馬祖。二、培養民力。三、支援軍事。四、策進反攻。 民國45年9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通過本年度施政計畫綱要15條,公布實施,其內容如次: 一、健全基層組織,徹底推行政令。 二、普及國民教育,提高文化文準。 三、配合戰地生活,培養良好風尚。 四、嚴密保防措施,確保社會安全。 五、加強民防組訓,全力支援戰鬥。 六、擴大政治影響,建立敵後政權。 七、加強衛生保健,增進國民健康。 八、健全人民團體,推展公營事業。 九、加強戶籍管理,籌建縣區警政。 十、繁榮列島經濟,改善人民生活。 十一、 發展漁農生產,改善生產技術。 十二、 厲行綠化工作,推展畜牧事業。 十三、 調節物資供應,屯儲民間糧煤。 十四、 改善列島交通,促進經濟建設。 十五、 健全主計制度,嚴格執行預算。 為保土保鄉並肩作戰,在戰備中展開建設,從建設中強化戰備,其實驗目標針對此一特性,作階段性的規劃如下: 一、建設三民主義模範縣:此為實驗的基本目標,也是總目標,作有計畫的階段性推展,健全鄉村組織,奠立自治基礎,軍事建設與民生建設提攜發展,讓貧瘠荒涼的島嶼向三民主義模範縣目標邁進。 二、建立總體作戰體制:本縣位於閩江口外,扼制大陸福州與三都澳對外重要交通門戶,在戰略上是台澎防衛作戰的縱深,在戰術上具有預警、牽制及有效監控大陸動靜的功能,更是封鎖大陸的鎖鑰。在戰時戰地,作統一軍政領導,可提高工作效率,發揮總體作戰功能。 三、建設安和樂利的社會:從改良人民生活著手,研究前方物資供應會報,建立採購、運輸、配銷,官兵本著黃埔精神、開路、植樹、改善生產環境。 為達成此一目標,戰地政務工作循序漸進,其階段工作: 第一階段:民國49年至52年期間,遵奉蔣介石總統訓示,建設「三民主義模範縣」為目標,策訂各項建設方案,在中央支援,駐軍協力下,逐年推展。 第二階段:民國53年至69年間,以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四大建設為重心,本著「戰地為先,民生第一」的原則,貫徹執行,使政治與軍事密切結合,建設與戰鬥齊頭並進,使原本荒蕪貧瘠的島群,變成良田和綠洲。 第三階段:民國70年至81年,戰地政務實驗工作終止前,依據地區情況策訂執行計畫,「以整體發展為著眼,以大眾利益為前提,以社會均富為目標,以強化戰力為依歸」,此一方案所規劃的藍圖分為五項。 (一)、政治建設。 (二)、經濟建設。 (三)、社會建設。 (四)、文化建設。 (五)、交通建設。 |
|
作者: pandalee < > | 發表時間: 2013-11-07 |
林金炎 wrote: 回顧歷史,讓人莞爾,當年如果三縣合併成立「馬祖縣」,今天就不會造成兩岸兩個連江縣,以及「馬祖人」變「連江人」的困擾,也不必進行公投正名了。 |
|
作者: 佳斯丁 < > | 發表時間: 2013-11-07 |
給我馬祖縣~其餘免談~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