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林金炎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清代-馬祖海防與兵紀 | |
作者: 林金炎 < > | 發表時間: 2013-07-07 |
清初,頒海禁「遷界令」,嚴禁沿海漁民,往上下竿塘等島掛網貿易,凡有官員,兵民違禁出界貿易及蓋房居住、耕種田地者,不論官民俱以通賊(指鄭成功)處斬,貨物家產給訐告之人。 「遷界令」比一般海禁對海島住民受害更甚,海島居民繼明初海禁後第二度內遷,島上農、漁業和對外貿易受到極大影響,清廷借鑒古代堅壁清野和明代海禁的經驗,以禁為防的政策,沿海或島嶼遷民立界只為了對付反清勢力的政治和軍事措施,結果此地反而成了鄭成功「訓練基地」,直到開海禁後,大陸長樂縣梅花、潭頭、壺江島、連江縣曉澳、黃岐諸鄉先民共同前來本縣開發。 一、海防 清初海禁後,福建綠營水師閩安協設水師營,職司巡海(清代統稱作巡洋),以各地總兵為統巡官、游擊為總巡官、守備為出巡,時間3月∼6月為上班,7月∼10月為下班,11月至次年2月則按單雙月輪班,待平定抗清的鄭氏勢力後,另海島遍造墩台,各設防兵,或5名或10名或20名,之後縣境列島戍兵,三年一調防,為海上巡邏區域(時台灣亦屬福建省區域)。 有關當朝對本縣海防論述如下: 「南竿塘衝要海汛在五虎東大海中,與連江北竿塘對峙,設煙墩瞭望。」《福建通志 卷八十六 各縣衝要篇 福州府閩縣》 「又有白犬東沙衝要海汛,屬長福營右軍分防。」《卷八十六 各縣衝要篇 長樂縣》 「南竿塘衝要海汛與連江北竿塘毗連,南北竿塘兼白犬東沙置戰船四,千把總一員巡防,南竿塘設煙墩瞭望。……白犬東沙衝要海汛,極外孤島,屬閩安營。」《福州府志 卷十三 海防篇》 「北竿塘縣東北大海中,距縣八十餘里衝要海汛,南竿塘屬閩縣,北竿塘屬連江,設煙燉瞭望,有八使澳、下目、白沙,鏡港七澳、中有進嶼門,明初徙其民於內地,後弛禁耕,漁稠密。國初(清初)海氛未靖,復內徙。」《福州府志 卷十二 海防篇》 「自清初以乾隆,削平鄭氏……福建用兵海上,較他省為多,故海防佈置,尤為繁密。福州重在閩江,以江口內為省治所在。其外自北境松崎、江戶,經東、西洛,南、北竿塘、至閩江近口之琅琦島、金牌,五虎門,皆扼要之所。出口沿海而南、經梅花江口、少東即海壇島,水師重鎮所在。其外海島,若猴嶼受閩江之衝,東永(東引)當長樂之臂,較白犬,東沙諸島為要,此福州之防也。」《清史稿卷七十、志一百十三、兵九》 「梅花所在二十四都,築城設旗軍,其地曰梅花山,下有海江……磁澳(亦作慈澳,新圖作滋澳)原設防船12隻,以備東沙,白犬外洋之盜,萬曆之季,併入五虎遊。」《清 杜臻撰 閩粵巡視經略卷五》 「東沙、白犬二山,相連在磁澳(位長樂市漳港)正東,北望竿塘、南望東庠,東沙澳水深九托,可泊南風船百餘,用單已針三更可至牛山,白犬形似蹲犬得名,繞島石稜如鋒,椗索遇之軋斷,泊時倘遇颱風,即有不測之危,惟犬目一處,可寄北風船二十餘,向來雖隸小埕後哨,然巡船不時至,盜自東湧徙巢或自外洋突犯輒於此,舟師行剽巡剿之,舟自竿塘用正南風由大馬頭,蘇澳用西南風,磁澳用西北風,然磁澳水淺,潮退未半而舟已擱,往往望見賊船而不能逐也。」 「閩之海,內有沙埕、烽火、北茭、定海、五虎、外自大崳,小崳、芙蓉,北竿塘,南竿塘, 東永而至白犬,為福甯,福州護讓左翼之籓籬…………。」《同安 陳倫炯著 海國聞風錄,雍正八年》 「同治以後,創船廠,造鐵艦、築炮臺,制槍炮,海防漸至嚴密。」 「光緒中法之戰,法人以大隊艦專攻福州,故海防獨重閩江口。」 二、兵紀 順治十年(1653年)秋8月 鄭成功水軍攻下黃岐堡,大縱焚掠。《邱景雍連江縣志 卷三 P21 1933》 順治十五年(1658年)6月15日 海禁本是防患鄭氏來犯,據分巡福寧道詳稱:「5月30日申時,據上沙(判指西莒島)偵探兵報,瞭得外洋有大小賊船十隻進拋上沙,上岸二百餘人,直至深田澳地方等情,近日逆船絡繹北上,窺犯焚掠,上山打糧」《錄自明清史料已編 第五本 P428》 順治十八年(1661年)10月 遷沿海居民以垣為界,三十里以外悉墟其地。《福建通志 卷八十六 歷代守禦》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工部尚書杜臻巡視閩境,認為海寇已除,沿海允予遷民,田地給還,唯海島尚未復,杜建議:連江閩安、東岱、定海為海口要衝,省會門戶,置水師、副將、或把總或千總,領官兵戍守。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7月6日 荷蘭艦船由竿塘洋駛往定海停泊。 雍正六年(1728年) 清軍駐福州的八旗部隊在閩江口一帶組建水師,設水師協領一人、佐領二人、防禦二人、另有水兵、水手、匠役等六百多人。 嘉慶元年(1796年)3月 蔡牽海上隊伍掠大陸連江蠣塢(黃岐近郊)。《邱景雍 連江縣志 1933》是年起,竿塘洋長達14年成為蔡牽、朱渥為首的海上隊伍往來出沒之區。 嘉慶五年(1800年) 蔡牽得到海上漁民、商民的支持,加上擁有夷艇夷炮,成為當時實力最強的「洋盜」,擁有戰船數百艘、部眾萬餘人,蹤跡遍及閩、浙、粵沿海,因其劫富濟貧,故而深得民心。 嘉慶六年(1801年) 捕盜於竿塘、下目(高登)洋面,俱有斬獲,又攻殺蔡牽幫於白犬外洋。 嘉慶九年(1804年)5月27日 蔡牽船60多艘自臺灣回閩,復有廣東紅頭艚船20餘隻投入蔡牽,合攻閩省竿塘洋,其勢甚熾。 6月5日 總兵胡振聲在竿塘洋獨領20餘船首攻蔡牽,寡不敵眾,遂被賊戕害,同船士兵80餘人同時被害,沉失鎮印,參將李景曾署事帶兵。 10月 蔡牽義軍掠黃岐堡,民禦之而遁。牽先遣30人登山挖取地瓜,殺鄉民一人,鄉勇群起,以狼牙竹環堡禦之,牽被迫入水,溺數人。《邱景雍 連江縣志 P20 1933》 嘉慶十年(1805年)4月17日 蔡牽攻回竿塘。 嘉慶十一年(1806年)6月間 蔡牽在上竿塘洋面行劫鹽船一次。《明清史料戊編 P526》 是年 有洋船私帶煙土,販售竿塘洋面。 道光三年(1823年)6月 英國煙販仔地臣駕一艘二百噸位的帆船,游弋閩江口,甲板船寄碇白犬外洋,販售鴉片土。 道光十二年(1832年)4月23日 英國船主胡夏米駕「阿美士德」號船,在福建沿海進行間諜活動,探測海域水深,繪製島嶼圖,並登海島眺望大陸。 道光十四年(1834年) 英國走私商船常停泊白犬和竿塘洋外,輸入鴉片,勾引海民圖利。 道光十七年(1837年)5月27日 夷船直入竿塘洋,專載煙土,以海民為地主,藉水米接濟之利,進行偵察水陸防務。 是年 英吉利兵船遊弋外洋五虎、閩安、竿塘,副將周延祥帶回,陳化成偕閩浙總督鍾祥遣官諭止。《福建文獻 陳化成評傳 吳呤世》 道光二十年(1840年) 英吉利以禁煙啟釁,擾我海疆,遣兵艦游弋閩海,閩浙總督鄧廷楷奏言:「嘉慶19年以前,閩洋從無外船游駛,其後鴉片漸行,奸民勾引,遂公然駛至,文武員弁,庸懦者不敢攻擊番船,貪黷者甚且包庇漢奸,陰享分肥之利,奸民固屬罪魁,水師亦多泄視。」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為保衛家鄉,沿海鄉紳積極籌辦團練,在閩江口五虎門訓練鄉民,捐銀作為團練經費。 同治七年(1869年) 馬尾造船廠造出的第一艘輪船「萬年清」,在竿塘洋海域試航。 同治年間(1862∼1874年) 本縣居民日眾,漁業旺盛,閩海道特在各島設「汛」,官稱「把總」,辦理治安。 光緒十年(1884年)6月4日 法艦進閩江口前,泊馬祖澳。 7月14日 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將軍率其艦隊佈置在馬祖澳。 8月3日傍晚 法艦副司令利士比令停泊馬祖澳的「拉加利桑尼亞號」艦載著400名陸戰隊駛向台灣。《雷遠高 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 第五章 中法戰爭P167 解放軍出版社 1988》 9月30日(國曆11月17日) 北洋大臣李鴻章擬派船援閩,卻接悉福州電報:「閩江口馬祖澳近日法人又添數船,咨明福州將軍、閩浙督臣及德國水師總兵同往援閩。」 10月20日 停泊馬祖澳的法軍艦艇發出公告:從10月23日起,法海軍將實行封鎖,要求所有國家之船隻,必須在3天內裝載完畢,離開封鎖區,隨後孤拔指揮4、5艘法艦駐泊馬祖澳,以阻止南、北洋艦下,會師夾攻。 12月23日 法兵船7隻泊馬祖澳,擄誘引港之人,聲言欲犯閩港,午開往北行,欲截南洋援船,福州將軍已嚴督各台營戒備。 光緒十三年(1887年)7-9月 由川石島接往台灣淡水的川滬海底電纜線,支線接東沙(東莒)燈塔,時燈塔已使用汽燈。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日本金和昌商船私竄馬祖海域,進行貿易,其商品被海關緝獲沒收。 宣統二年(1910年) 列島官吏改「汛」為「哨」,負責治安。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