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林金炎 http://matsu.idv.tw
主題: 馬祖軍人服務站的回憶
作者: 林金炎 < > 發表時間: 2012-07-02
  馬祖軍人服務站早年的全銜為「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馬祖服務站」(其名稱不時在變更),成立於民國40年,南竿設站於山隴,租賃民宅,簡單陳設,做為提供離島官兵差勤來南竿之休憩所,創站首任站長陳拱北。民國53年遷入梅石村國軍英雄館,結合官兵休假中心的休閒設施,惟因該館僅有60餘張床,不足以容納差假官兵,乃於65年5月在馬祖村續建新館,次年6月完工遷入。

  北竿軍人服務站於民國45年7月間組成,最初設在離塘岐不遠的山坡小村落,依山而築,是北高地區唯一的「旅社」,也是往返北竿軍人臨時棲息的好地方。

  西莒早在民國43年長樂縣設治時間,就有軍人之友社長樂縣分社的設置(如照片),陳道茂為首任分社理事長,47年3月軍友社高登服務處成立,4月東犬軍人之友站分社在大坪土地公廟旁成立,潘輔由西犬奉命來接任主任(48.08.01調職)。同年馬祖軍友社擴大組織,原長樂分社改為長樂服務站,另成立東犬服務分站,同年6月1日南竿馬祖官兵休假中心正式揭幕啟用。

  軍人服務站為服役之常備戰士,包括預備軍官、預備士官、軍校學生及補充兵家屬,以在營戰士直系血親,如祖父母、父母、子女、配偶及在學或未成年之弟妹為服務對象,諸如急難慰助(遭風災、水災、火災、砲擊損壞、交通工具肇禍、重大災難或傷亡)等,其次是征屬疾病助醫、糾紛調解、法律輔導及一般服務,尤以前二項為最多。

  一、解決差假官兵食宿

  早年軍友社都是委託地區部隊代辦(經費由總社供給),派有專任幹事,依島嶼或站室面積大小,站內設有文康室,備各種書刊雜誌、棋盤、樸克牌、象棋等供官兵消遣,以北竿站來說,最早有4間寢室、15個床舖,臨時床位30個,餐廳,廚房皆備、雪白被帳、軟棉枕褥,供三餐伙食,三菜一湯,大眾化口味,此間最困難的莫過於盥洗用水,都得委請工作人員到遠方挑來,如果台灣來的勞軍團人數過多,連工作人員的席舖都得讓出,只要讓後方朋友給前線留好印象,服務站無不盡心盡力付出。

  至於差假官兵食宿招待,像南竿有復興招待所,福澳港也設有北竿、白犬辦事處,供來南竿冾公官兵食宿,49年6月「馬祖文康中心」在梅石村揭幕(時以「繁榮中心地帶」故設在梅石村),包括有精神堡壘、中興亭、飲食部、冰茶部、體育部、服務部外加俱樂部(特約茶室)。之後北高和白犬興建文康中心,同時馬祖軍人之友社改組為「馬祖軍人服務社」,由劉忠政為首任社長。

  差假官兵由台返馬,則在基隆車站附近設有「金馬賓館」供官兵住宿候船,另在台北市大龍洞設有台北「馬祖招待所」,專門接待馬祖三軍官兵及地區行政人員,這兒有二排平房,設軍官和士兵房,上下通舖可容納近百人,此處寬敞隱蔽,院內花木扶疏,客房內電視機、棉被、蚊帳一應俱全,住的舒服,吃的滿意,既省錢又實惠,以54年度來此,吃住一天只要8.5元就可解決問題,補給艦開航馬祖日,地區戰士返馬,又有專車載往基隆6號碼頭搭船。

  民國65年5月,軍人之友社再委託馬防部於馬祖澳興建三層鋼筯混凝土平頂樓房一棟,民國66年6月完工,訂名為「國軍英雄館」,時逢端節,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王昇上將前來,請其啟鑰正式啟用,該館一樓分設餐廳、圖書室、康樂室、理髮室、供應部、辦公室及客房一大間(舖位20張),二樓有長官接待室,單、雙人房計19間,共有床位33張,套房皆裝有冷氣、沙發、衣櫃,三樓客房11間,頂樓還有假山、噴水池設施,接待對象含離島官兵,台灣來本島公差官兵,救國團和輔導會人員,英雄館設備新穎,靠近港口,解決了差假官兵,原有交通上的困難。

  民國68年,西莒英雄館開業供住宿外,內部設有圖書館、資料中心、餐飲部、理髮部、撞球部、閱覽室、福利站,讓來西莒出差的官兵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到了69年9月,馬祖國軍英雄館改為「迎賓館」,工作人員編制有10人,這座建坪600多坪,建物300多坪的三層水泥樓房,還是用來接待離島官兵、勞軍團體,並代辦伙食,甚至也遵照防區規定,「莒光日」收看政治教育節目。76年2月,馬祖港口大樓改裝修為「馬港招待所」,作為提供來賓完善服務。

  地區在台就讀軍校的學生,每當寒暑假或假期屆滿返校,外島(離島)學生都可借住軍友站的迎賓館,然因地區情況特殊,交通、天候、住宿率及人事費用等,尤於勞軍款停徵,編列補助從缺,79年3月後,由馬防部負責接管,7月再縮編為「馬祖聯絡組」至今。

  二、協助敬軍勞軍活動

  昔日馬祖是屬於艱苦的戰地,島嶼零散,戍守在這兒的三軍將士,也比別處艱苦,軍友站人員財力、物力都不夠,卻要辦多項服務,難能可貴,像敬軍勞軍活動、傷患官兵的慰問等,每年「春、端、秋」三節,與地方各界組成致敬團,深入碉堡、據點、醫院慰問官兵,致贈加菜金等,由於經費少,在配合節慶勞軍方面,例如3月份婦女節,發動馬防部婦聯會和地區婦女會做婦女節勞軍,4月份兒童節推動兒童才藝勞軍,像47年馬祖國校學生勞軍團一行40餘人,赴休假中心演出歌舞、陳國忠、吳興華、林燕玉、陳玉莉、陳君芳、魏燕玲和葉金城都有好表現。5月份勞動節,發動工農界,7月份漁民節,11月份商人節,其他如6月份端午節,9月份中秋節,元旦或春節,敬邀後方各電視台、藝文界、工商界組團來慰勞前方戰士,30多年來,全國各界勞軍團體及各種康樂隊、藝工隊、文化工作參訪隊不計其數,高級長官也會逢佳節,關懷馬祖前線官兵,犒賞加菜金,發放從征家屬慰問金,單以67年春節,南竿受領人數122人、北竿67人、莒光31人,我們可以說:軍人服務站是敬軍勞軍的總匯。

  三、慰問征屬

  一般人多以為軍人服務站只為軍人服務,與民間毫無關係,實際上該站與民間關係可密切的很,尤其在戰地馬祖,它像是一座橋,架構在軍人和其眷屬之間,他們做的是安定軍心,提高戰力,「以民心激勵士氣、以士氣鼓舞民心」,也可藉訪問征屬,號召青年從軍報國。

  馬祖早年因屬戰地,國民沒有服兵役,係依年齡或職業加入民防隊(含婦女隊)或機關自衛隊,50年代初期,有少數青年報考候補軍官或金門第三士校,也有一批自軍中退役留在馬祖定居的榮民,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初,掀起了從軍熱潮,尤其北竿中山國中李珍校長任內(至65年),就有45位學子從軍,中正國中和馬中附設國中部也都有學子從軍熱,有了很多學子從軍,就有很多從征家屬,59年馬祖軍人服務站又掛起了「馬祖軍人家屬服務處」,對設籍馬祖從軍青年家屬,可以比照常備戰士家屬辦理,不論服役軍旅或就讀軍事院校的學生,其征屬或家屬,服務站代為服務,經常訪問,主動發掘問題,解答疑難,貧寒濟助,促進軍民情感,軍人服務站時時與鄉村行政人員聯繫,隨時更新征屬最新資料,並協助辦理各項申請手續,60年秋節出征家屬慰問金就核發了近百戶,到62年春節出征家屬慰問金發放了208戶。

  對於60年代末期,地區青年赴台就學、就業,而戶籍因故隨之被遷出,而征屬仍在馬祖,往往各鄉村函送的名單,未將其列入,服務站人員還得挨村去發覺,以免服務疏漏,真正做到以有限人力發揮極大功能。

  70年代之後,馬祖役男得服兵役,軍人服務站扮演「歡送役男快樂入營」、引領征屬赴新兵訓練中心探視子弟兵訓練情形或徵屬座談等。

  戰地政務廢除,兩岸和諧來往,兵源減少,替代役出現,馬祖軍人服務站也更名為「軍人之友社馬祖聯絡組」。

  四、歷任站(社)長

  劉忠政(49)、方政吉、余士鑑、羅煥文、龍不池(59-61)、門方讓(61)、史戒(64)、魏仲海(66)、劉厚東(68)、梁楚瑜(69)、朱孝逸(江蘇人,70)、丁明孝(72)、李慕書(74-76)、王唐傑(福建長樂人,76-78)、胡鏡中(78-79)、鄭鳳華(79-)《馬祖兵事補遺》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民國43年設置在西莒的軍友社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