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劉宏文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流浪到珠螺—父親的馬祖歲月 | |
作者: 劉宏文 < > | 發表時間: 2011-10-16 |
父親今年八十八歲了,必須有人攙扶,柱著柺杖,才能下床走動。年輕時挑水擔菜,長年負重積累的勞力透支,使得父親的頸椎側彎嚴重,兩腳膝蓋幾已退化,雖然裝置人工關節,仍然步履艱難。遷居來台已經二十多年了,父親還是不吃淡水魚,不吃牛肉、木瓜、香菜、貢丸…等,這些馬祖沒有生產的蔬果魚肉。時刻惦記著馬祖、惦記著福州老家,經常說等手腳有力一些,還要回去逛逛。前幾年,父親身體尚佳,一年四季,家裡冰箱總是塞滿各種魚貨、魚丸、紫菜…等家鄉口味,都是父親逛市場買回的。冬天有白鯧、帶魚、鰻魚;夏天則是馬鮫、白鯽、鱸魚…等。有一次同事來我家,打開冰箱大為驚嘆:「從未看過有人家裡有這麼多的魚!」 父親出生於福州近郊一個叫臚廈的小鄉鎮。兒時父親經常跟我們提及臚廈,說那個地方又叫「鴨母洲」,老家就座落在很大很寬的江邊,從老家搭船可以到琯頭、連江、琅岐一帶。他還說,「鴨母洲」生產一種橘子,體型不大,皮薄汁多,非常甘甜;入秋以後,金黃色的橘子壘壘的掛滿了枝幹,壓得整棵樹都要倒了。我後來翻地圖查閱,鴨母洲其實是介於閩江與烏龍江之間的一個很大的沙洲,在靠近烏龍江的一側,一個叫「下臚尾」的小村,就是父親的出生地。父親有三兄弟二姊妹,他排行最小,十六歲時就因家中食指浩繁被祖父送往連江討生活,在他姑丈經營的雜貨舖當伙計。姑丈的店開的很大,光是伙計就有六、七人。父親不識字,只能在店裡幫忙搬貨打雜、洗衣煮飯。民國三十四年,大陸政經局勢不穩,當時市面、鄉間流傳一個消息,除了獨生子外,政府要在每家徵一個男丁去當兵。父親估量大哥已婚且有了孩子,二哥的一隻眼睛瞎了,最可能被徵去當兵就剩他了。於是,沒有讓福州老家的父母知道,也瞞著姑丈與姑媽,連夜從連江趕到黃岐,隻身搭上一艘駛往馬祖的漁船,心裡盤算,躲個一年半載等風聲過後再回大陸。那年,父親二十二歲。 初到馬祖,沒有任何親人、朋友。父親先是落腳牛角村,在一位捕蝦皮的漁家賺食,馬祖話稱之為「作網(音ㄇㄩㄥˊ)」。那時馬祖海域盛產毛蝦,漁民以定置張網撈捕新鮮的毛蝦,加鹽煮沸,瀝乾曬燥即成蝦皮,售往台灣、香港等地,是漁村主要經濟來源。毛蝦體長僅二、三厘米,一網撈起幾百斤是常有的事。「作網」的工作繁雜吃重,漁事按工作性質區分為「企山」與「下江」兩類。父親做的是「企山」,負責岸上工作,諸如扛舢舨、挑魚貨、抬漁網、煮蝦皮、曬乾貨…等;「下江」人數較多,隨著漁船出海打樁佈網、撈捕魚貨。期間,父親也曾托人帶口信到福州報平安,但一直沒有老家的片言隻字。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七十四軍進駐馬祖,馬祖列島與大陸之間的所有交通往來完全斷絕。自此,父親才憬悟到已困居馬祖,在焦慮與徬徨中開始了後半生的馬祖歲月。 父親平日棲居在煮蝦皮與堆放網具的魚寮內,閒時也幫人挑水、鋤地、砍柴、割草,賺些零頭。有一年冬日,父親受雇珠螺村一位劉姓人家,到山頂的「柴埕」割芒草當作燃料。冬天的芒草都已乾枯,一片灰白,割下的芒草不需曝曬就可塞進爐灶裡燒得火旺。芒草雖是野生,但「柴埕」各有主人,外人得付租金才能入埕割草。割下的芒草捆紮成束,再集中綁成兩個比人還高的草堆,插入兩頭削成尖尖的竹篙後,彎腰以肩挺起,巍巍顫顫的從山巔一路挑下山。遠遠望去,只見兩個碩大的草堆在山路上下盤旋,見不到人影。劉姓主人早年喪妻,續絃後又未生子,見父親勤奮耐勞、木訥忠厚,有意招為子嗣,並為父親娶親。此時父親滯留馬祖已經四年,老家音訊全無,孤單無助,極度渴望家的庇護與溫暖,於是答應投靠劉家並與母親成婚。母親是長樂縣金峰鎮附近的「番仔塘」人,五歲時父母雙亡,由舅婆攜往馬祖山巄撫養。舅婆打聽到珠螺劉家有很大的「柴埕」,家道應該殷實,就將母親嫁給了這個從福州來的「勾勾鼻(珠螺人都這樣叫父親)」,那年父親二十六歲,母親二十歲。 父親五短身材,又佝僂著腰背,更覺矮小。我念初中一年級,有一次學校演話劇,我扮演農民,就借了父親一件唐衫,穿起來也不嫌寬大。記憶中父親極少言語,不是扛著鋤頭,就是「擔水沃菜」,終年在山上忙著農事。珠螺村僻處島嶼北端,缺乏避浪擋風的港灣,與島上多數住民以捕魚為業不同,各家戶多以務農維生。那時,我們家大約有八、九塊從山腰闢出的旱田,夏天種植瓜果,冬天改耕葉菜。旱田距水源甚遠,父親每日早晚都要從山窪水塘裡一擔擔將水挑到田裡,每次總要挑個三十多擔,約莫三小時。為了省時省力,澆菜時水桶是不落地的,左、右兩肩輪番撐起七八十斤的重量,一瓢一瓢的將水沃入菜畦裡。水瓢是軍用馬口鐵罐頭改製的,插上把手,底部鑿了密密麻麻的洞眼,那是灑幼苗用的;另一種用美軍救濟品牛油罐頭做的,形大且堅固,用來澆茄子、青椒、瓠瓜等較大棵的植株。 馬祖冬日酷寒,凜冽的北風刮走了大量的水氣,幾乎年年缺水。此時山溪乾涸,父親必須到二、三里外,靠近清水村山腳下的「鬼坑」挑水。那真是艱辛的路程,肩挑滿滿的兩桶水,蓋上姑婆芋的葉子,避免晃動溢出。穿鞋子太滑,也無鞋可穿,一步一步的赤腳蹬上陡峭崎嶇的山路。山路的土階大小不一,高低落差很大,窄小處幾乎只容得下腳趾頭勉強踩住。爬坡時用一根竹棍作支柱,兩肩輪換減輕痛楚,實在撐不下了,就用竹棍頂住肩膀上的扁擔,倚在坡道旁邊喘息。下坡時雙腳要用力撐住,否則重心前傾,一不小心連人帶桶翻下山溝。父親很有巧思,在山坡頂放了幾個大型汽油桶作為儲水槽,到福澳的五金店買了塑膠水管,利用高低差把水接到田頭的水坑,就不必再走長長的下坡路。後來村人有樣學樣,小小的山坡頂,擺滿了汽油桶,四通八達的管線通往各家的田邊。 每日忙完農事,父親最大的享受,就是在餐前喝當時一瓶九元的福壽酒。一瓶酒分三次喝,慢飲慢啜絕不過量。喝完酒,大口扒下一大碗的蕃薯米飯,就睡覺了。餐前喝酒的習慣一直維持到父親八十多歲,一次因肺炎復發住院才在我們勸說下戒除。父親年輕時一次感冒沒治好,就一直有肺部的疾病,夜裡經常聽到一聲強過一聲的咳嗽,一直咳到上氣不接下氣,幾乎已無聲音猶再乾咳幾聲,然後是一聲長長的嘆息,第二天一早又趕著挑菜去山巄、鐵板等早市販賣,或者挑糞、鋤地、沃水,無止盡的辛勤工作。 幼時馬祖實施軍管戒嚴,成年人都要加入民防隊,父親也不例外。民防隊每年都會有一至兩次,短則二週、長則個把月的軍事訓練。隊員著軍服、打綁腿,每人配發一支七九步槍,白天出操、打靶,晚上還需背「口令」,排班站衛兵。每當隊伍行軍或在村公所前的廣場上集合操練,村童都會前往圍觀。看到體型矮小的父親,戴著著一頂大大的鋼盔,有如幼年兵一樣排在隊伍最末端;笨拙又慢半拍的動作常引發隊員及圍觀者的訕笑,夾雜著濃重福州口音的答數,也惹得指揮的軍官破口大罵,甚至叫到一旁處罰蹲跳。父親彷彿理所當然接受那一切羞辱、譏諷,有時也莫名所以的跟著眾人哄笑。那時我心如刀割,覺得羞愧、痛楚與失望。心裡暗暗憎恨那個軍官,憎恨父親的笨拙與軟弱。我現在才知道,父親形單影隻的從福州、連江抵馬祖,無親無故,雖然被祖父收養,在村人甚至宗族眼中始終被視為外人,父親憑藉著的就是沈默、忍耐以及憨憨的傻笑,為七口之家的生活長年承受鄉里與村人的戲謔與欺凌。 我自小戴耳環,上了小學之後,才意識到自己是全校唯一戴耳環的男生。耳環只戴左耳單邊,耳垂穿孔掛上小小的金質圓環。小學一、二年級在本村的分校就讀,同學皆是一起長大的玩伴,猶不覺有何異樣。升上三年級後,轉學到鄰村的馬祖國小,同學中有人開始指指點點,包括老師也對我的耳環好奇。回家問父母親,都說:「不要管人家怎麼說,戴著保平安」。每次照鏡子,都不願直視那只已經陷嵌在皮肉裡的耳環,試著拔下,母親總是婉言阻止。後來,從父母親的零星對話,以及母親在深夜的啜泣聲裡,隱約感知我配戴的單只耳環,蘊含著我從未謀面的哥哥與姊姊的悲慘往事。已經蹣跚學步的哥哥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姊姊,在三個月內相繼得病去世,而父親才在一年前辦完祖父的喪事。那是多麼深沈的痛苦,多麼絕望的悲傷。母親幾乎崩潰,父親猶須面對與承擔有如深淵一般的逆境。從那時起,家裡欠下大筆的醫藥與喪葬費用,父母親無論怎麼夜以繼日的辛勞,一直處在借貸與還錢的悲苦循環中。我出生時正值家中生活最為貧苦的時期,也正是那時,舅婆叮嚀父母親,我是長子,一定要在我的單耳戴上耳環,當成女生養;而且還要喚父親為「依嘎(叔叔)」,母親為「依嫫(伯母)」,這樣才能躲過災厄劫難,平安長大。後來弟弟妹妹相繼出生,也都跟著我「依嘎」、「依嫫」的稱呼父母。一直到現在,我們兄妹都已過了不惑之年,仍然這樣自然而親切的喚叫著,外人覺得奇怪,但我們從未改口。那只伴隨我度過黯淡童年的耳環,我已記不得是我自己還是母親幫我取下的。我現在猶能觸摸到耳垂穿孔後留下的疤痕,彷彿感覺到從未見面的哥哥與姊姊在天上一直庇佑著我們一家。 民國七十六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父親就迫不及待的辦理返鄉手續,要我領著他回福州老家。隔一年夏天,我與父親、母親還有舅舅終於在父親離家四十多年後,踏上返鄉之途。從馬祖坐船到台灣,再從桃園機場到香港轉機往福州。父親一路沈默不語,我知道他的激動與不安。父親不識字,不會寫信,與老家沒有任何聯繫。父母還健在嗎?家鄉還有哪些親人?多年的惦記、盼望即將在眼前一一展現,我可以想像到他近鄉情怯的心情。抵達福州義序機場,就直接「打的」到「下臚尾」。年輕的師傅見我們能講福州話大為驚奇,頻頻詢問我們是哪裡來的?他不知道「下臚尾」怎麼走,父親告訴他:「你從黃山過去就到臚廈,再過去就知道了。」果然,司機在臚廈問了一位老大娘,就循著一條崎嶇狹窄,兩旁種滿橘子樹的山路,顛顛簸簸的來到村口。父親站在一棵橘子樹下定神回想老家的方位,一位光著上身肩荷鋤頭的老漢好奇的打量著我們,突然對父親說:「你是不是土弟?你回來了!」父親也認出了這位兒時的玩伴。他領我們拐了幾個彎,在一幢破舊低矮的三合院前停住,父親說:「就是這裡,沒錯。」老漢向屋內大喊:「依柱!台灣有親戚回來了!」堂屋側間出來一位蓄著鬍子、披著一件襤褸上衣、腳趿拖鞋的中年男子驚奇的看著我們。父親問:「依山我哥有無在的?單眼我哥有無在?」中年男子答:「依山是我爹!過世十幾年了;單眼叔在上海,也過世好幾年了!」父親終於控制不住情緒,倚在門柱上嚎啕大哭,一邊喃喃喊著:「依爹!依娘!我不孝,我不孝!」屋裡屋外不知何時擠滿了老老少少的村人,都瞪著一雙大眼望著我們。有人喊:「依德回來了!」依德是依山大伯的次子,是村裡的書記,立刻明白了怎麼回事,就去打電報通知上海的姑姑,還有單眼叔的兒子依松,連夜從上海搭船來福州。我第一眼見到依山大伯的兩個兒子,還有上海回來的依松,我的三位堂兄弟,就發現到他們與父親長的極為相像,都有著微駝的背脊、高高的額頭、勾勾鼻,還有一對招風耳,舅舅也說我跟他們長的很像。次日中午,依山大伯的兩個兒子就聯合福州的親戚在一艘船上宴請我們,席開二桌,我跟舅舅搶著付帳,他們堅持不肯,說他們的經濟水平在一般之上,少叔遠從台灣回來,應該由他們作東。 隨後幾日,我們住在福州的旅館,父親就住在老家,忙著祭祖、敘舊,分送金戒指給親人,每日又哭又笑好幾回。依德堂弟的妻子眼尖,看到父親行李牌的名字姓「劉」,也很湊巧「劉」是簡體字寫的,她認得,非常狐疑為何我們姓劉而不跟他們一樣姓陳?此事依德也忍不住探問。父親述說隻身逃往馬祖的遭遇,又再一次痛哭,依柱、依德兄弟也跟著流淚。原來父親離家不久,祖父母就不斷的在連江、琯頭、琅岐一帶尋找父親的下落,懷疑連江的姑姑將父親頂替自己的兒子充軍去了,也因此兩家鬧翻從此不再往來。父親失蹤幾年後,祖父母相繼過世,猶交代依山大伯繼續尋找父親。他們說,這幾十年來,每年除夕,都會在年夜飯的桌上空下一個座位,盛一碗飯、擺一雙筷子,等待父親回家團圓過年。他們終於盼到父親回家了,只是祖父母,還有他的兩位哥哥依山大伯與單眼二伯,已經再也見不到了。 這些年來,父親數度進出醫院,身體大不如前。去年暑假,我再次陪着步履蹣跚的父親回福州老家。父親也知道,這次返鄉大概是最後一次了,神情有些戚然。老家二十多年來的變化又快又急,「下臚尾」已更名為「天福村」,原來破舊的三合院老宅已經拆除,蓋起了六層高的樓房,大老遠就可看到燙金的鞋業公司招牌。兩位堂兄弟,不,應該說整個天福村都在經營鞋業工廠。我去的那幾天,工廠內二、三十個內地來的員工日夜趕工,每天都可看到貨櫃車停在門口載貨。依德堂弟領我們登上工廠的頂樓鳥瞰天福村,雙目所及盡是大大小小的廠房,櫛比鱗次,遍佈全村。耳朵聽到的是轟轟的機器聲音,鼻子聞到的是濃濃的塑膠味,我的心有些慌慌的,總覺得少了什麼。南邊一條混濁的河流滾滾向東而去,幾艘鐵殼船緩緩穿行,依德說那就是烏龍江。我想起幼時父親對我說過,老家就在很大很寬的江邊,可以通到琯頭、連江、琅岐;他還說,老家生產一種體型不大,皮薄汁多、非常甘甜的橘子。我回眼望著神色茫然的父親,突然發現整個天福村已經看不到橘子樹了,一株也不見。 |
|
作者: admin < > | 發表時間: 2011-10-17 |
站長按:上文榮獲連江縣政府文化局舉辦的「2011馬祖文學獎•故事書寫類」優選,也是首獎,獎金三萬元。 今年的馬祖文學獎計有「散文」、「現代詩」、「故事書寫」三類,共選出17位獲獎者,散文類首獎秦就〈莒光水字典〉、現代詩類首獎張英珉〈劍獅獨白〉及故事書寫類優選劉宏文〈流浪到珠螺-父親的馬祖歲月〉,都將獲最高獎金三萬元,預訂於11月12日在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三樓Forum藝文空間舉行頒獎典禮。 2011馬祖文學獎得獎名單: 散文 首獎�秦就〈莒光水字典〉 優選�葉衽榤 〈燈之馬祖〉 佳作�沈眠〈群島〉 陳嘉惠〈Deer(鹿),Dear(親愛的)〉 劉宏文〈石屋瑣記〉 陳長柏(千鶴)〈PASSWORD〉 胡遠智(風城騷客)〈雨中芹壁〉 各頒發獎座乙座,及獎金首獎三萬元、優選一萬五千元、佳作五千元。 現代詩 首獎�張英珉 (張龍龜)〈劍獅獨白〉 優選�李振豪〈這裡〉 佳作�劉金雄〈偷渡…在記憶的上游〉 胡遠智(風城騷客)〈北竿.阿婆魚麵〉 丁威仁〈列嶼的日常—兼致父親〉 林郁茗(月影)〈海浪.島嶼〉 劉志宏(伍季)〈在一段長日子與海沉默的交談後-東莒燈塔獨白〉 各頒發獎座乙座,及獎金首獎三萬元、優選一萬五千元、佳作五千元。 故事書寫 優選�劉宏文〈流浪到珠螺-父親的馬祖歲月〉 佳作�胡遠智(風城騷客)〈阿婆心•魚麵情〉 習賢德〈義士忠魂泣海鷗〉 各頒發獎座乙座,及獎金優選三萬元、佳作五千元。 |
|
作者: 煙雨江南 < > | 發表時間: 2011-10-17 |
兩岸分治遺留下的感人故事,多少的年老鄉親,甚至最終到老死不能得見大陸的親人,想起這些令人不勝唏噓,樓上劉兄有幸能讓父親重回大陸探親,孝心令人感佩,辛苦您了! | |
作者: 譚遠雄 < > | 發表時間: 2011-10-17 |
風雨飄搖的歲月,人有多少自由能力,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在危疑不確定的年代裡,許多人和劉兄父親一樣,踏上另一個從未預期的人生,許多人在那個年代,來不及到另一個島,就被畫下人生的終點。我們都是很幸運,父親帶着我們長大,活過艱苦的年代。我們的童年差不多相同,我小時豬油醬油拌飯,用稻草禦寒日子都渡過。令尊有生之年能回故鄉探親,心願達成,子女心安,逝者已去,我們珍惜現在安定生活是重要的,感恩惜福去迎接未來人生,祝福劉兄。 | |
作者: 劉家國 < > | 發表時間: 2011-10-18 |
這是一篇今年馬祖文學獎故事書寫類的優選作品,原本主辦單位規定可入選三篇優選作品,但評審一致決定,只錄取一篇,也就是劉宏文的〈流浪到珠螺—父親的馬祖歲月〉,這篇文章,等同今年馬祖文學獎書寫類的首獎。 高明鋪陳、流利文筆和細膩的情感表達,成功地描繪了馬祖小人物的真實生活面貌,並將馬祖的地域風俗與戰地生活經驗融為一體,是這篇故事能夠感動評審和讀者的主要原因。但個人認為,劉宏文除了是一位高明的寫手以外,他在文章中,試圖將活生生的「馬祖話」放入文章,讓全文更具「馬祖味」,成為另一個尚未引人注意的文學機智,例如:「等手腳有力一些」、「作網(音ㄇㄩㄥˊ)」、「企山」、「下江」、「扛舢舨」、「柴埕」、「擔水沃菜」、「沃水」、「慢飲慢啜」、「依爹」、「依嘎」、「依嫫」等等,試圖引導讀者用馬祖母語來閱讀,進入作者刻意營造的鄉土寫實文學領域。 黃春明可以說是台灣戰後一代中,最早將鄉土風俗以具體生活文化的內容,融入現代小說中的作家之一,所謂的「台灣鄉土文學」也成為了顯學。而今馬祖的戰後一代正大批從文教界退休,從早期的張亦農(張復國),到晚近的劉宏文,我們看到了「馬祖鄉土文學」的嫩芽正在滋長,更難能可貴的是,連江縣政府文化局在前局長劉潤南和吳曉雲專員,他們長期默默耕耘下,馬祖文學獎連辦數年,成績斐然,尤其,劉宏文這篇得獎作品的出線,展現「馬祖鄉土文學」的新機,令人對於劉宏文的後續創作,充滿了期待!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