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劉宏文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漁民詩人:黃鵬武的橋仔年代】 | |
作者: 劉宏文 < > | 發表時間: 2021-04-30 |
第一次知道黃鵬武先生,是在一部探討馬祖漁業興衰的紀錄片上。影片甫開始,鵬武先生駕著機動漁船,在金光閃動的橋仔海面,迎向晨曦,我立即被他沙啞的漁歌吟唱所吸引,那是我從未聽過的海上之歌。文化處友人告訴我,詞曲都是黃鵬武先生自行創作;不僅如此,他們還說,鵬武先生喜讀文史,能作詩填詞寫文章,曾經登載在馬祖日報的副刊。 後來我隨北藝大研究團隊,紀錄馬祖傳統漁法「打楸」,才真正認識鵬武先生在地知識的淵博、他對海神信仰的獨特理解、以及他與大海的深刻感情。受訪期間,他應團隊之邀,僅憑記憶,在沒有任何量尺與圖片的參照下,利用合板、竹片,以一個月時間,徒手製作一艘現已消失的傳統漁船模型,比例尺寸絲毫不差。 我大為驚異,除了敬佩他的手藝天賦;心想,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懷與體會,使得那艘前尖後寬、造型優美,從少年一直陪伴到老年的木殼帆船,每一組件、每一部位,都已溶入他的思考,都已成為五官四肢的身體知覺。 這艘模型木船曾在民俗文物館展出,也曾跨海,專程運到桃園馬祖同鄉會展示,睹物思情,喚起許多鄉親的回憶。台灣歷史博物館看到了,特地借到台南,作為今年「島嶼」特展馬祖專題的主視覺意象。 黃鵬武先生一生捕魚,他經歷過戒嚴時期嚴苛的海上管制,也曾遇上「以物易魚」的歷史荒謬,他有過一日收入幾十萬的漁獲,也曾發生六次沈船的驚險事件。50年來,他仍然固守傳統魚場,鄙視章魚籠,堅持傳統守株待兔的定置網漁法。 他說:「作為一個島嶼,如果海裡捕不到魚,那是很沒有面子的!」 閱讀全文,請點擊: https://reurl.cc/V3VMny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