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劉家國 http://matsu.idv.tw
主題: 新船彎不彎靠東引,說法不一,楊縣長已失去東引民眾的信任
作者: 劉家國 < > 發表時間: 2010-06-05
 昨天縣議會縣政考察,楊縣長隨行,首站抵達東引。民眾最關心的「新台馬輪彎不彎靠東引」,再度搬上檯面。今天馬祖日報報導:「楊綏生表示,衍生不彎靠東引的紛擾,肇因於必須正視新船的營運財務規劃,如果能夠如願購得三體快輪,未來新船還是會繼續彎靠中柱港,直到新打造的島際交通船能符合需求後,再繼續評估彎靠是否可以減為二天一次。」

 楊縣長以上的說法,似乎可以稍解東引民眾的疑慮,但卻未必能夠得到東引民眾充分的信任。

 我們從馬祖日報最近幾個月的報導來看,今年2月26日楊縣長在福州發表談話:「地方政府推動6000多噸的新臺馬輪是目前最先進的三體客快輪,長100米、寬27米,可以乘坐1000人,載運200輛汽車。該輪速度達到每小時35 節,從基隆到馬尾只需要四個小時,閩台之間一天就可以往返,‥‥‥在拜會、會面中,也提出改善馬祖交通的重大提案,除購建新臺馬輪計畫外,辦理馬祖北竿機場擴建及跑道延伸規劃,爭取購建航行東引—南竿及東引—北竿新島際交通船各一艘」。

 由於這次談話,造成東引民眾恐慌,東引的議員、鄉長、鄉代和村長聯手赴台,向中央陳情。接著,4月20日福建省主席薛承泰在楊縣長陪同下訪問東引,薛主席說:「希望東引民代、鄉親給楊縣長一點努力的時間,先推動計畫,接著再一步一步思考細節的事。」兩人對於新台馬輪彎不彎靠東引,沒有鬆口。

 東引民眾的抗議聲浪擴大。楊縣長在5月3日縣議會臨時會中表示:「(三體快輪)航線規劃由基隆-南竿-馬尾-南竿-基隆,總航程時間約12小時。隔趟彎靠東引,替代船隻未為東引鄉親接受前,可改為隔趟彎靠東引。」「購建新島際交通船計畫:新客船朝輕量化規劃,採用船用耐蝕鋁合金質,為考量營運成本,較合適噸位為約175。‥‥‥南竿-東引航線比照建造(或稍大)船隻,形成交通網架構。」這天,楊縣長做出妥協,決定新台馬輪隔趟彎靠東引,建構一艘比175噸稍大的交通船,航行南竿--東引。

 到了昨天,楊縣長再改口,承諾新台馬輪每天彎靠東引,「直到新打造的島際交通船能符合需求後,再繼續評估彎靠是否可以減為二天一次。」

 楊縣長一上台,沒有經過幕僚充足的討論,就急著推出「購買三體快輪」、「打造閩台一日生活圈」政策,完全不考慮東引民眾的感受。而對於新台馬輪是否彎靠東引,說法一改再改。東引民眾懷疑,楊縣長昨天的承諾,只不過是「緩兵之計」,為的是暫時安撫東引民眾,以免壞了大事,等到三體快輪買到後,找個藉口,強渡關山,不彎靠東引。反正楊縣長已經公開宣示只做一任五年的縣長,屆時東引民眾只能徒呼負負,無論如何都奈何不了這位不想連任的楊縣長。

 或許以上的推論,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誤會了楊縣長。但由於楊縣長自己的說法一改再改,破壞了跟東引民眾之間的信任感,一旦信任感消失,任何信誓旦旦的承諾,民眾都不會相信,可以預見的抗爭行動仍將繼續進行,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作者: ※ 樓 楊 嶺 ※ < > 發表時間: 2010-06-05
站長真是杞人憂天,對楊縣長的「三體快輪」始終充滿無數的疑慮!先前的不靠灣政策引發東引鄉親集體赴台抗議,如今楊縣長親赴東引承諾,「直到新打造的島際交通船能符合需求後,再繼續評估彎靠是否可以減為二天一次」卻又產生質疑!靠灣也不對、不靠灣也不對!試問;到底是要靠還是不靠?

或許誠如站長所言,楊縣長為急於實現「讓回家的路更順」政策、希望藉由「三體快輪」高速省時的優勢,來徹底改善地區對外的「海路交通」,未能與團隊幕僚充足的討論、因而忽略了東引鄉親的感受,但今日看來楊縣長為體恤東引鄉親的感受,將想法與作法調整修正,期望能獲得東引鄉親的認同支持,好讓「回家的路更順」,可是拜讀完站長的貼文,似乎對楊縣長改變後的「熱臉」不太領情!

同樣是新科政壇新手、站長對「新科雙嬌」期待有加,讚許日後必有一番表現,值得鄉親們期待寄予厚望。唯獨對楊縣長百般挑剔、充滿極度不信任感!如此懸殊的差異真令人不解?如果是因為「三體快輪」建購案、初期的不靠灣政策,而引發敵意?如是!那所有對楊縣長的嚴苛負評就有欠公勻了。

地區對外「交通的不便」長期困擾著鄉親,如何共度艱難、協力改善、走出瓶頸應是當務。貼文調侃楊縣長似乎有失厚道,或是站長期望藉此議題、再度印證過人「先見」之天賦!提前注射預防針預警、又自喻「小人之心」無非是希望楊縣長能信守承諾,站長如此用心良苦、苦口婆心!楊縣長要找個藉口,強渡關山,讓「三體快輪」不彎靠東引,看來應該是「難上加難」。
作者: < > 發表時間: 2010-06-05
 楊縣長昨日陪同縣議會赴東引縣政考察,今日馬祖日報刊登之新聞,與當天縣長說法有出入,昨日楊縣長的說法與之前無異,「新船隔趟彎靠,另趟由替代船隻航行,在替代船隻未為東引鄉親接受前,並無不彎靠的問題」。
作者: 劉家國 < > 發表時間: 2010-06-05
 感謝縣府企劃室的回應,楊縣長公開談話經常語意不明,不但馬報記者誤解了縣長的意思,就連鄉代主席林德建也認為縣長一再強調的「沒有不彎靠東引的問題」就是表示每天彎靠,而非兩天靠一次。但企劃室今天的更正啟事,短短幾句話就交待清楚,希望楊縣長未來對於公共政策的宣示,能夠簡短、清楚,不要再讓民眾誤解了。

 回應樓楊嶺網友:目前台馬輪每天彎靠東引,未來三體快輪每兩天彎靠一次,這樣算是符合楊縣長「讓回家的路更順」政見,還是讓東引民眾「回家的路更不順」?

 其次,據馬祖日報報導,澳洲三體快輪造船廠─Austal公司人員兩度前來馬祖,也兩度考察了福澳港和馬尾港的港埠設施,並提出改善的建議,請問楊縣長,如果您有誠意「兩天彎靠一次東引」,那都不用來東引看碼頭嗎?東引民眾會相信「兩天彎靠一次東引」真的能實現嗎?
作者: corry < > 發表時間: 2010-06-05
如果要改建碼頭來配合三體船
那可能又要一筆很大的經費

東要錢,西要錢,
我看等縣長下任了船都不知道在那裡
作者: ※ 樓 楊 嶺 ※ < > 發表時間: 2010-06-06
劉家國 wrote:
回應樓楊嶺網友:目前台馬輪每天彎靠東引,未來三體快輪每兩天彎靠一次,這樣算是符合楊縣長「讓回家的路更順」政見,還是讓東引民眾「回家的路更不順」

回應站長:如果只依每日「靠灣」的次數、來判定「回家的路」是否順暢,而刻意忽略「航程時間」上的大量縮短,筆者以為是「不客觀」的說法,且帶有絲絲「個人主觀」意識的作祟!日前「馬祖之星」民間「島際交通船」試航莒光、東引,該公司誠摯邀請各位貴賓及旅客,「體驗高速」舒適的海上行程。附註;《莒光四十分鐘到港、東引七十分鐘到港》試乘該高速快輪「便利、省時」的感受、應不陌生。

交通局;為應「東引鄉夏季觀光人潮」,並配合臺馬輪「先馬後東」 航班,由連江航業公司於「6月1日」起租用船舶,以每兩日航行南竿-東引航線一航次,單日下午3時15分從福澳開往東引,次日上午6時30分再從東引開回福澳。其目的應該相當之清楚,為促進「離島與本島」間交通網絡,改善的因應政策已逐步在推進之中。一艘快捷舒適的船是「莒光、東引」鄉親長久以來的期待,將來如能結合「三體快輪」的參與、三小時的「台灣─馬祖」航程加上七十分鐘島際航程、您覺得這樣的模式是否是讓「回家的路更不順」呢?還是「回家的路更順」?

如此「海路交通網絡模式」應比刻意要求「三體快輪靠灣北疆」來的恰當、便利及省時,只要將「配套措施」與「航班時間表」格式化,「打造閩台一日生活圈」政策何難之有?更無須再砸下重金改善「港埠設施」,只為配合「三體快輪」的靠灣要求!筆者還是老話一句;為地區整體經濟面的發展,如何共度艱難時期,協力改善對外交通順暢、走出目前瓶頸應是當務,「小我與大我」間該有所取捨。
作者: 不再受氣 < > 發表時間: 2010-06-06
劉家國 wrote:
回應樓楊嶺網友:目前台馬輪每天彎靠東引,未來三體快輪每兩天彎靠一次,這樣算是符合楊縣長「讓回家的路更順」政見,還是讓東引民眾「回家的路更不順」?

航程縮短及開航率增加(目前每年約航行200天,只有五成五,冬天常10天甚至半個月沒航班)也需納入考量吧,以家國兄才智,怎麼忽略了這兩點,不解?
作者: 小新 < > 發表時間: 2010-06-06
個人還是認同做二艘船
來個雙向夜航比較實際
作者: 阿閒 < > 發表時間: 2010-06-06
想必東引鄉親還認為採購以前一樣等級的船及逢9級風浪不開就可以改善東引交通?請東引鄉親三思啊!別被「政客」拉著走,吃苦還是我們鄉親自己,惟有鄉親一起團結,來一個巴掌給「政客」吧!因為打醒他們就會讓馬祖合諧的,馬祖不進步也難啊!
作者: 劉家國 < > 發表時間: 2010-06-06
回應樓楊嶺、不再受氣和阿閒三位網友:

一、東引民眾無法接受比台馬輪噸位小甚多的離島交通船,即使是350噸級的馬祖之星,都無法取代台馬輪的舒適性,更不用說台馬輪方便運貨及運車了。如果以千噸級以下的交通船取代台馬輪,東引島每逢冬季,必將成為一座孤島。

二、台馬輪原是一艘航行於日本內海的客貨輪,將來新造的客貨輪必然會考慮台灣海峽的海象,加強船身結構,提升開航率,不一定要期待三體快輪。況且三體快輪是否適用於台灣海峽,沒有試航經驗,尚無定論。

三、從合富輪可以比台馬輪更適合台灣海峽來看,將來以傳統船製造的新台馬輪並不會逢九級不開,因此新台馬輪以傳統船製造,仍然值得期待。

四、馬祖的交通改善不能以犧牲東引一鄉利益來達成,楊縣長更無權要求東引民眾「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況且,購買三體快輪到底是一項正確決定,還是馬祖的災難,仍在未定之天。在沒有完善的財務規劃、市場評估,以及三體快輪尚未在台灣海峽試航之下,28億的投資風險太大,馬祖沒有「賭一把」的本錢。

最後要說的是,東引民眾能否接受三位網友的建議才是關鍵所在,顯然東引民眾期待的是一艘能耐浪九級以上的傳統船,而不是三體快輪,更不是不能運車、容易暈船、千噸級以下的離島交通船。
作者: 阿閒 < > 發表時間: 2010-06-06
劉家國 wrote:
回應樓楊嶺、不再受氣和阿閒三位網友:

一、東引民眾無法接受比台馬輪噸位小甚多的離島交通船,即使是350噸級的馬祖之星,都無法取代台馬輪的舒適性,更不用說台馬輪方便運貨及運車了。如果以千噸級以下的交通船取代台馬輪,東引島每逢冬季,必將成為一座孤島。
一問劉家國先生,您覺得如何東引鄉親才會滿意?
二、台馬輪原是一艘航行於日本內海的客貨輪,將來新造的客貨輪必然會考慮台灣海峽的海象,加強船身結構,提升開航率,不一定要期待三體快輪。況且三體快輪是否適用於台灣海峽,沒有試航經驗,尚無定論。
二問劉家國先生,三體快輪沒試航就無定論,那新台馬輪就算考慮台灣海峽海象來建造,不經試航就可以有定論?這是哪一種妙論?既然這麼堅持,為何當時三體快輪試航時不去參加?順便好好去挖弊端好讓該公司死了這條心,鄉親也可以共同團結一心啊!
三、從合富輪可以比台馬輪更適合台灣海峽來看,將來以傳統船製造的新台馬輪並不會逢九級不開,因此新台馬輪以傳統船製造,仍然值得期待。
三問劉家國先生,請您提出讓我們相信的數據好嗎?當我唱高調時別人總說我「說的比唱的好聽」,因為我唱的不好聽啊!您了解嗎?
四、馬祖的交通改善不能以犧牲東引一鄉利益來達成,楊縣長更無權要求東引民眾「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況且,購買三體快輪到底是一項正確決定,還是馬祖的災難,仍在未定之天。在沒有完善的財務規劃、市場評估,以及三體快輪尚未在台灣海峽試航之下,28億的投資風險太大,馬祖沒有「賭一把」的本錢。
四問劉家國先生,沒人要樂見東引鄉親犧牲,我想您也不會樂見其他所有鄉親一起下海陪葬吧?馬祖沒有「賭一把」的本錢,馬祖更沒有「退一步」的空間。
最後要說的是,東引民眾能否接受三位網友的建議才是關鍵所在,顯然東引民眾期待的是一艘能耐浪九級以上的傳統船,而不是三體快輪,更不是不能運車、容易暈船、千噸級以下的離島交通船。
聽劉家國先生所言,三體快輪不是東引鄉親的選項!我們南竿、北竿、莒光的鄉親就只有看東引鄉親選擇囉!因為只要不答應或不順從民意就有可能玉石俱焚,是吧?民意為何物?是否被人為操控的意向就是民意?那其他鄉的民意又為何呢?難堪啊!
作者: 劉家國 < > 發表時間: 2010-06-06
 阿閒網友說:「我們南竿、北竿、莒光的鄉親就只有看東引鄉親選擇囉!因為只要不答應或不順從民意就有可能玉石俱焚,是吧?」這段話似乎有挑撥南北竿、莒光民眾與東引民眾對立之嫌。

 其實東引民眾所需要的很簡單,他們希望回家的路更順,期待楊縣長上任後,東引的交通更便利。如果楊縣長做不到,至少也不能讓台馬輪一天一航次變成兩天一航次,這樣子是「讓回家的路更不順」,東引民眾絕對無法接受。至於是要購建傳統單體船,還是採購三體快輪,基本上東引民眾並沒有意見。

 至於反對購買三體快輪,是本人基於媒體人的個人立場,個人認為,日前馬祖日報社論提出購買兩艘船實施「雙向夜航」,應該是解決馬祖海上交通的最佳方案,期待楊縣長採納這項建言,做為三體快輪破局之後的「替代方案」。
作者: 不再受氣 < > 發表時間: 2010-06-06
劉家國網友wrote:
四、馬祖的交通改善不能以犧牲東引一鄉利益來達成,楊縣長更無權要求東引民眾「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況且,購買三體快輪到底是一項正確決定,還是馬祖的災難,仍在未定之天。在沒有完善的財務規劃、市場評估,以及三體快輪尚未在台灣海峽試航之下,28億的投資風險太大,馬祖沒有「賭一把」的本錢。

最後要說的是,東引民眾能否接受三位網友的建議才是關鍵所在,顯然東引民眾期待的是一艘能耐浪九級以上的傳統船,而不是三體快輪,更不是不能運車、容易暈船、千噸級以下的離島交通船。

以上論述,很驚訝!

四鄉五島中,南竿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設施最完善,以南竿為中心連結其他三鄉乃理所當然,在台灣交通建設如果也是這樣你爭我奪,我想台灣南北、東西部可能會分裂成很多國家囉。

南竿有機場、北竿也有機場、東引起碼有台馬輪,我是莒光人,試問:離台灣最近的莒光有什麼,搭船回一趟莒光,有時要在東引停一停,再到南竿繞一繞,折騰大半天才能坐上小白船乘風破浪回莒光,你覺得我好玩嗎?幾十年來莒光鄉親不是都這樣過,我們有說被犧牲了嗎?莒光人也會綁白部條,我們可以要求執政者台馬輪先來東、西島停靠停靠,再去南、北竿晃一晃,之後再搖擺到東引嗎?改善交通是這樣的嗎?公平是長這樣的嗎?我們要的是這樣的公平嗎?莒光人可以這樣搞嗎?馬祖人可以這樣搞嗎?

東引鄉親爭取權益是可取的,也是可理解接受的,但不代表東引鄉親是短視的,在馬祖,手心手背都是肉,沒有犧牲不犧牲的問題,過去的執政者為改善交通不會犧牲東引,現在的執政者更不會犧牲東引。

馬祖交通改善需要整體、全方位及完善配套,28億的投資對小馬祖是有點大,但不是拿去「賭一把」,在下也覺得三體船有很多未知數,但傳統新台馬輪就不存在未知數嗎?若執政者看到的面向與擔當跟你我一樣,那縣長你我來做就好了。除三體船外,在下也希望縣府能有其他腹案。
作者: 劉家國 < > 發表時間: 2010-06-06
不再受氣:
南竿有機場、北竿也有機場、東引起碼有台馬輪,我是莒光人,試問:離台灣最近的莒光有什麼,搭船回一趟莒光,有時要在東引停一停,再到南竿繞一繞,折騰大半天才能坐上小白船乘風破浪回莒光,你覺得我好玩嗎?幾十年來莒光鄉親不是都這樣過,我們有說被犧牲了嗎?莒光人也會綁白部條,我們可以要求執政者台馬輪先來東、西島停靠停靠,再去南、北竿晃一晃,之後再搖擺到東引嗎?改善交通是這樣的嗎?公平是長這樣的嗎?我們要的是這樣的公平嗎?莒光人可以這樣搞嗎?馬祖人可以這樣搞嗎?

 再次聲明,本人贊成馬祖日報日前一篇社論所提「購買兩艘船雙向夜航」的建議,如果有兩艘台馬輪雙向夜航,這艘台馬輪在白天停留福澳碼頭期間,可以往返南竿--東莒一趟,可以載客,也可以運車。

 相信如果您真的是莒光人,一定會贊成馬祖日報社論的建議,而不會去支持楊縣長的三體快輪,因為三體快輪只打算開往馬尾,不會開往莒光。 
作者: ※ 樓 楊 嶺 ※ < > 發表時間: 2010-06-07
回應站長:

當然誰都沒有權力剝奪「北疆鄉親」對交通改善的渴望及權益。致力改善地區「離島間交通困境」、也是每位執政者最基本的負責態度,「過去如此、今日亦是如此」楊縣長更不可能例外。誠如;中央政府每一年度都需編列數十億補助款給地方政府,讓地方政府能順利施政、以利照顧千萬百姓,人民年終須申報「公司、個人」所得稅款、上繳國稅局至中央統籌、再行分配稅款用途。所以「權力與義務」是均等的,「取之於社會、還之於社會」是永恆不變的遊戲規則。

北疆鄉親為己身權益誓師捍衛到底合乎常理,但地區氣候的詭變及不穩定是無法抹去的無奈,冬季東北季節風的肆虐,「九級、十級」以上風浪見怪不怪!就算是擁有千噸級以上的交通工具、也應無法避免「停航命運」的事實,更遑論講求舒適及便利的附加要求!反之;夏季鋒面穩定海象平靜,百噸級的交通工具足以航行,又何苦硬要千噸級以上的交通工具來靠灣載運零星乘客,一來;「不敷成本比例原則」。二來;「不符合市場經濟效應」。

站長基於媒體人的個人立場、反對購買「三體快輪」,其主要原因就是為了「靠不靠灣北疆政策」之改變、讓北疆鄉親以為「回家的路更不順」,所以堅決反對到底!刻意的忽略「航程時間的大量縮減」及「有效開航率」的改善重點,如果當初楊縣長決定比照舊有台馬輪模式、讓「三體快輪」繼續用「東馬東台」航程來行駛,不知站長與北疆鄉親,是否會如現今一般堅決反對購製「三體快輪」?集體赴台拉布條抗議的戲碼會上演嗎?

再者;楊縣長期望藉由「三體快輪」時間上的優勢、打造一條「海上藍色公路」創造新的「海上快捷貨運通路」,每日七至八百噸的快捷貨運吞吐量,產生的貨運毛利足以因應「三體快輪」營運開支。而站長卻認為有「與民爭利之嫌」予以否定,今日又回頭要求東引鄉親需要的是,傳統「千噸級以上的交通工具」可以載客,也可以運車運貨?難道;傳統客貨兩用輪就無「與民爭利之嫌」!「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實讓筆者不解!「霧裡看花、越看越花」,我想反對最重要的重點處、是在於靠與不靠的癥結,與地方整體的發展應無太大關連。
作者: 劉家國 < > 發表時間: 2010-06-07
回應樓楊嶺網友:問題討論到這裡,其實也經非常清楚了。

一、如果當初楊縣長準備購買的三體快輪比照現在的台馬輪,每天都靠東引,東引鄉親自然不會群起反對,更不會赴台抗爭。

二、如果將來三體快輪每天都靠東引,就不必購買或租用離島交通船,當然也沒有「千噸級以上交通船」的問題了。因為台馬輪就是東引民眾最滿意的離島交通船。

三、楊縣長購買三體快輪即使每天都靠東引,個人仍然會持反對立場,也會在本站發表反對言論,因為這是媒體監督政府施政的責任,跟我是不是東引人無關。記得前兩年金門縣李炷烽縣長要以金門酒廠的盈餘買下遠東航空公司,但案子送到縣議會,被否決了。個人認為,金門縣議會的阻擋是對的。同樣的,三體快輪如果需要貸款,案子送到連江縣議會,通過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不論媒體或議會,這都是「權力�制衡」機制的運作,避免行政獨裁。

四、樓楊嶺網友說:『楊縣長期望藉由「三體快輪」時間上的優勢、打造一條「海上藍色公路」創造新的「海上快捷貨運通路」,每日七至八百噸的快捷貨運吞吐量,產生的貨運毛利足以因應「三體快輪」營運開支。』請問,以上「七至八百噸的快捷貨運吞吐量」這數據是那裡來的?
作者: 流轉人間忙碌 < > 發表時間: 2010-06-07
馬尾港沒有適合的尾降設備
潮差也不小....能每天都配合到滿潮水嗎?
貨船可以用吊的下貨
貨運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馬尾港提出適合位置說明嗎?
作者: ※ 樓 楊 嶺 ※ < > 發表時間: 2010-06-08
常言道:「人不自私、天誅地滅」。

「事不關己、平心而論;事諾關己、怒目相向」。站長及北疆鄉親堅決抗爭的原由、追根究底是關係到己身利益!並不是該「建購案」的適用、適法性,在乎的是「己身利益」是否受損、地區鄉親「整體的利益」干卿何事!楊縣長最大的錯誤不在於執意建購「三體快輪」,是錯在「不灣靠北疆中柱港」!偏執的只顧及地區整體的發展、未能顧及北疆鄉親己身的便利性!所以;北疆鄉親抗爭有理、偏執的楊縣長「顧此失彼、身陷兩難、罪有應得」。

「因為台馬輪就是東引民眾最滿意的離島交通船」,「東馬東台」航線政策是合乎北疆鄉親的便民德政?未來「三體快輪」賡續舊制辦理、更是北疆鄉親引頸盼望的模式,「讓回家的路更順」參選承諾之政見將指日可待,「恭喜、賀喜」楊縣長即將完成、過去八年所完成不了的艱鉅任務。因為「北疆鄉親」要的不多、只要維持「灣靠中柱港」德政,賡續舊制「東馬東台」航線,無論是「單體、雙體或三體船舶」,基本上「北疆鄉親」並沒有意見。

站長問「七至八百噸的快捷貨運吞吐量」這數據是那裡來的?筆者應該無須回答站長、因為這個問題不是北疆鄉親「關切的重點」,也不想要知道的問題,新台馬輪未來將如何規劃、建購,基本上「北疆鄉親」也沒有任何意見。交通改善只要不犧牲「北疆鄉親」利益來達成,楊縣長不能要求「北疆鄉親」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只要維持「灣靠中柱港」德政,賡續舊制「東馬東台」航線,其餘都好商量,問題不大。問題討論到這裡,其實也已經非常清楚了,筆者也不再作回應,站長也無須回覆筆者,因為「灣不灣靠」對筆者而言基本上並沒有意見,只要能「皆大歡喜」就是執政者最大的德政。
作者: 劉家國 < > 發表時間: 2010-06-09
回應樓楊嶺網友:

 當您寫文章提到「數據」時,請務必經過查證,「七至八百噸的快捷貨運吞吐量」這數據顯然是缺乏根據的。因為連江縣政府委託台大團隊前天(7日)向基隆港務局提出的快捷貨運吞吐量是220噸(這還只是「樂觀」的評估數據),這個數據在陳財能先生的文章已經提到過。

 如果寫文章可以不注重數據,信口開河,那麼本人只能說:Orz,您太強了。

 順便一提,楊縣長所爭取購買的三體快輪,在基隆港務局局長、交通部長毛治國和曹爾忠立委都不支持之下,今天將面見馬總統,這應該是楊縣長的「最後一搏」,如果馬總統沒有當面說yes,那麼請楊縣長就死了這條心,不要繼續讓新台馬輪案再「空轉」下去,回頭是岸吧!

2010-06-09 馬祖日報

期待總統說yes �文:連江縣長楊綏生

 觀光是馬祖惟一的活路,海空交通是發展觀光的任督二脈。現在我們連回家的路都不順,豈敢奢談發展觀光?

 為了突破困境,爭取建購新一世代的快輪,幾個月以來,我們幾乎拜訪並請託了所有與該案可能有關的機關跟首長,也在有決定性的機關首長鼓勵下,很努力地完成了「建購新臺馬輪修正計畫」報請交通部審核,交通部則轉由基隆港務局審核中。遺憾的是,負責審核的單位,我們看不到針對資料數據的專業解讀與分析,只看到反對的立場在做梗。

 大三通後,陸客湧至台灣、金門,台灣經濟因而好轉,離大陸最近的馬祖,擁有絕佳的地緣位置,卻被澈底地邊緣化。

 小三通開放之初,經由金門、馬祖的旅客人數比為5比2,現在是20比1,金門、馬祖的差距,將以更大、更快的速度拉開。究其主要原因,金門有一座第一類精確儀降機場,從空中帶來大量的客源。而馬祖受限於天候、地形及海象,加上過去關鍵的時間裡,無法將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地利用,致完全失去競爭力。

 吾人長期投注於分析、研究馬祖交通問題的癥結,也尋找問題的可能解答方案,遂有「以交通帶動觀光,以觀光扶持產業,以產業活絡經濟」的思維。

 有關空中交通的改善,雖然我們從不曾鬆懈努力,卻無法一蹴可及。就算馬總統答應送我們一座標準機場,完工啟用也是5-8年以後的事。

 海上交通;如果按照原規劃方向,對於狀況頻傳的臺馬輪汰換可謂「緩不濟急」,既便是兩、三年後能如期順利下水,以現有臺馬輪為主要參考設計規範,將欠缺有競爭力可言。

 現貨市場上出現的第二世代先進三體快輪,為馬祖的海上交通改善露出曙光,是一項可立竿見影的甚佳方案。為了親自體驗第一世代先進的三體快輪,兩年前在總統就職前,我們曾自費組成了五人考察體驗團,來回搭了四十多個小時的飛機,遠赴海況與我們相近似的加納利群島親自搭乘體驗。另外,上週台大船舶技術研究中心的郭教授及本府交通局的盧課長,也遠赴澳洲全世界最先進的高速快輪製造船廠參與試航,他們是台灣少數幾個對三體快輪有較深入研究的人。

 將原造船計畫變更為現成三體快輪購置計畫是否可行?應可歸納為兩個面向來討論;單從技術面來看,該輪是否適航於台灣海峽?無論從第一代大型三體快輪在加納利群島的航行實績及通過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勞斯驗船協會)所認證的資料數據來看,三體快輪在台灣海峽的適航能力優於傳統的客輪。其次要從營運面來看,這艘船能否成功持續營運?包括許多人擔心的國內能否維修及零件備品來源問題?我想有了「舒適、平穩、快捷」的利器,我們就擁有了競爭力,有利於市場開發,不怕不能維持營運。有關維修問題,我們做了市場調查而且也有因應做法。至於適航性等專業技術面的問題;我們請台大船舶技術研究中心的郭教授加以說明(已經完成修正計畫),營運面的問題,我們也請中興大學的陳雪如教授來做說明。

 台灣四面是海,我們也以海洋國家自居,可是我們的海洋實力在哪?在陸地上我們應有盡有,連高鐵也不缺席,但是,在海上我們落後很遠很遠,以至於從實務的海運界、學界到政府主管海運機構的想法都出現鎖國心態,有極大的待提升空間。

 購置現成合適的先進三體快輪,不但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突破馬祖對外交通困境,達到立竿見影之效,同時;更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提升我國的海洋運輸實力到先進國家的地步,而這個決定一開始我們就認定,必需要有總統的前瞻與睿智做最後政策決定。而我們尋求改變是為了提升競爭力、求生存。

 在別的縣市,砸同樣的錢,不一定能解決問題、看到成果。但是在馬祖,除了原先已編列的預算金額,總統不必煩惱另外去找錢,只要點頭,說一句yes,就可以讓馬祖突破困境、脫胎換骨,讓馬祖繁榮可期,我們可以大膽地對外招商、攬客,不怕客人來不了、回不去,否則馬祖將原地踏步甚至逐步下滑、倒退。

 我們要的不多,也不想替總統添麻煩,現在我們最迫切需要的,是一艘能將我們順利帶回家,將旅客順利帶來、方便離去的新世代船隻,馬祖的多數鄉親都在期待總統說yes。
作者: 西給 < > 發表時間: 2010-06-09
並不是幫楊護航,但要他改的是東引人,嫌他一改再改的還是東引人,楊綏生已經從不停靠轉變成考慮停靠,不正是東引人努力爭取來的結果嗎?現在卻反過來說他一改再改,失去東引人信任,這怎麼想都不合理吧?

說老實話,我覺得東引人還頗了不起,全島一起努力,還擁有馬資網這麼強大的資源,好不容易讓楊綏生態度軟化,甚至重啟考慮彎靠東引,這就是東引人的努力跟爭取。

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這篇文章給我的觀感卻是,東引人打算自己抹煞好不容易得來的成果,反過頭來指責「楊綏生違反當初自己說過的話,一再出爾反爾,所以東引人不該相信」,如果東引人希望楊以一貫之,「才能取得東引民心信任」,那何必搞這麼大動作?

那所以,東引人到底希望楊綏生怎樣?東引人說什麼他就要照做,不得有違,還要多來幾次,凡事都「尊重」東引人,這樣才算是取得東引人的信任嗎?

若這不是為反而反,那是什麼?


--
好吧,在截稿的水深火熱中還來攪和這個,我應該是瘋了...
--
第1頁 (共2頁) 前往頁面 1, 2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