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楊綏生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樁腳的聯想 | |
作者: 楊綏生 < > | 發表時間: 2007-12-06 |
樁腳是選舉時幫候選人抬轎的轎夫,不但重要,而且非常牢靠。 早年村莊裡多是打魚人家,蝦米是生產大宗。在沒有尼龍繩的年代,漁民們得花上大半年時間,利用竹皮束、稻草編製成粗繩索。舉凡固樁、固網、綁撐(注一)等都要用到這種繩索。 樁(圖一)是用大竹子綑成的,長度四至五米餘,是一種頭尖後寬倒三角加上後凸的竹結構,便於打入泥質的海底下。較寬處打入海底後形同倒勾,有利於防止海流拔樁。 一張蝦米網綁在撐上,撐(圖二)的四個角以繩索固定後連接到一種叫「板」(圖三、注二)的木器上。而固定在海床下的兩支樁,各以一根粗繩與「輪」(圖四)相套接(注三),「輪」穿過「板」的中心圓孔,再以其較粗的頭卡住,形成可轉動而不脫離的組合,讓漁網可以隨著潮流轉動而不打結,其隨流轉動的運動方向,被漁民形容成「八卦」,功能有如釣具中防止打結的八字環。 蝦米網是定置網的一種,形同一個固定在大海中的大型過濾器,潮流流經定置網,所有小於網目的漁獲皆被留住。漁民利用干潮或滿潮無流時出海鉤網收漁獲,漁獲中除了蝦米;墨魚、帶魚等都是常見的網中物。 掌舵的船長稱「老舵」,除了開船、尋找最佳的打樁位置更是他的絕活。高明的「老舵」,可以讓定置網的方向與潮流成垂直,以獲取最大的截流面積。我在想,除了物理性的過濾;定置網還有一種誘魚的化學作用,進入網中的漁獲死亡後的味道,足以誘引其他的漁獲前仆後繼,往網中誘集,形同有進無出的大誘餌籠。 打樁是漁村的大事,漁民們算準流緩的干潮及滿潮時間較長的日子打樁,通常是農曆的初十或二十五的前後。一艘漁船上的工作人員分成三組;兩旁各九名壯漢(不一定是漁民,許多是臨時僱用的),負責收放繩索,配合老舵的齊一口令(通常是用唱的) ,由中間的另一組人馬(大約也是九人) ,利用兩旁人馬放鬆的空檔,把一種叫「斗」(圖五)的工具(注四),向下使力,使其插入海底的泥床裡。這種一上一下類似活塞運動的打樁動作,需要七、八十下,才能把一支樁打入海床。固定一組渔網需要一對樁。樁的使用年限不到一年,因此;相同的動作次年需要重複。 在非泥底的海域,漁民則利用「綱簍」裏擺石塊來替代打樁(注五),其後「綱簍」沿變成水泥製的「瀨」,綁上尼龍索的「瀨」(圖六)不會腐蝕,故可長年使用(注六)。 用來打樁的「斗」,是一組上好木材工具的活動連結,長度視水深而定,因為造價不便宜,所以並不是每個船家都有,沒有「斗」的船家須租用。斗在有凹槽的一端綁著斗石(圖七),斗的凹槽與樁的凸出部套結在一起,在整個打樁的過程中都不能鬆脫,否則就白忙一場了。因此;成功的打樁,漁民稱「媾到了」。媾的發音是「灑」。 打蝦米的季節在冬季,最主要的理由是冬季水濁,大量的漁蝦隨著親潮(黑潮?),流經定置的漁網時,被檔了下來。東北季風帶來的強勁海流,足以把綁著網而平躺在水面的「撐」撐起來與海流成垂直,讓網頂著流,以有效發揮其「過濾」功能。 高明的老舵懂得如何把樁打到與流向成垂直的海域水底位置,以便獲取最大的截流面積,在相同的時間裏(一個潮水),截獲最多的漁蝦。 不知哪一位天才,把選舉時負有固票、拓展票源任務的死忠支持者稱作「樁腳」,意味著在巨大的選舉浪流裡,遷著能截渔貨(選票)的大網,還能挺得住巨大的海流而屹立不搖。偉哉「樁腳」! 撐、板、輪、斗、綱簍、瀨等這些漁具名稱,我從他們的用途及福州語的發音,試著以國語拼讀,有點像印度的梵文以國語拼音般不好唸,希望有心人士,能指正這些漁具的正確讀法。 注一:撐(圖二);撐開網口的方形大竹框結構,四面的長度等同於網口,如果單邊的長度超過一支竹子,需要連接一根以上的竹子。為便於頂流時單邊易於下沉以張開網口,常在一邊綁上石頭。竹子與竹子間的綑結,靠的是竹皮束包稻草的粗繩,綑結間的縫隙以三角形的「材尖」釘牢。 注二:板(圖三);是一種鑿了三或五個洞的木製漁具,中間的洞,用於穿過並固定另一種叫「輪」的木製魚具。旁邊的四個洞,穿過四根粗繩用於連接「撐」的四個角。「板」與「輪」組合功能,類似釣具中的八字環,讓網在水中隨流轉動時不打結。 注三:輪(圖四);形狀像香菇,像香菇梗的一端穿過板的中央,並以大於板孔的香菇卡住,避免滑脫。輪的尾端的孔,穿過固著樁的粗索讓網與樁連接。在牛角「依嬤老店」外的石臼旁乃看的到「輪」。 注四:斗(圖五);上好的木頭,一截一截套成的木製漁具,套成的長度須超過水深,目 的要把樁套插入海底,粗的一頭有凹槽,以對應樁的凸出部,外圈環以金 屬,以防止斗的頭圈撐裂。斗的頭部稍高處;綁上「斗石」,以增加斗的重量,除可增加向下「抖」的力量外,也可以減少斗的浮力,便於使力操控。斗的上端轉接上竹筒,一則減輕斗上方的力量,增加浮力,並儘量使「斗」垂立於水中,讓中間一組的打樁團隊,能夠借力使力,將旁邊兩組合力抬高的「斗」,利用其鬆手空檔,使力抖下,把樁頭更往海底打入,這種借著中央一組與旁邊兩組合力協調的「拉、鬆、敲」的一貫動作把樁打下,順利的話;一根樁需要七、八十下才打的下去。 注五:綱簍;在非泥底的海域,漁民利用竹編的「綱簍」裏擺石塊來替代打樁,像東西莒水域間,是岩質海床,多是利用「綱簍」。 注六:瀨(圖六);在尼龍索出現後,渔民們利用約1.5米見方,數十公分厚的大水泥塊,以尼龍索捆住,拋入固定水域的海中替代打樁,尼龍索的一頭以浮球 固定,依次綁上輪、板後,再與撐連接,最後綁上網,就可使用了。有關瀨的發明,我聽到兩種說法;曾任漁會理事長的陳雄飛先生及曾任漁會總幹事的曹金財先生分別在北竿跟莒光開始使用瀨。 隨著尼龍索的出現,傳統的漁法出現革命性的變化,對岸的漁民甚至出現專業的機械打樁船。 樁的模型 撐的模型,四角與板連接.透過輪,固定在樁索上 板的實體 輪與版的模型 斗的模型 斗的模型頭部構造 瀨的模型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