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人物采風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會說台語的蠣餅依婆】 | |
作者: 劉宏文 < > | 發表時間: 2021-03-24 |
塘岐復興老街龍和餐館簷下,有一位賣蠣餅的依婆,年近 80,身體還很硬朗,攤位邊忙前顧後,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依婆姓陳,老家在橋仔「下南境」聚落,20多戶人家祖先都是從泉州、惠安遷來,他們講閩南語,在多數是長樂、連江移民,講福州話的馬祖人中,非常特殊。他們被稱為「南人」,講的是「南話」,住在離海較遠的山腰上,多數務農(種番薯),也有人討小海(小船捕魚),或受雇梅花人的艋艚賺食,比起澳口的梅花漁戶,或世居大坪頂、牛欄裡、與南邊山的當地人,方方面面都更艱苦一些。 依婆說,她是長女,出生不到1歲父親就過世,所以她沒有兄弟姊妹,也沒有田地恆產,連番薯地都是租的,是個赤貧之家。那時的馬祖,地域觀念強烈,荒山野嶺幾乎都是有主之地,馬祖話叫「草埕」,供自家人割柴燒灶,或租給旁人;外人若在「草埕」動一根芒草,都會釀成大事。依婆說,她們只能在屋角、路邊的野地,割些枯草,或撿拾篙條,攜回生火煮飯。每到漁船歸航,她在山腰看的清楚,火速衝到澳口,跟村裡小孩搶漁家扔棄的「帶扭(小帶魚)」、鰃仔等雜魚,一尾一尾醃的極鹹,配地瓜飯。 由於經常與村裡同伴上山撿柴,下海討沰,依婆很自然便學會福州話。那時橋仔澳口,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三,都會出現「曲蹄婆(蜑民)」搖舢舨船從海上而來。她們頭戴破竹笠,衣褲滿是補釘,挨家逐戶說些「漁利大獲」、「神明有聖」、「今旦番薯米抓一把,明旦會做財主嬤!」之類的吉祥話。正月正頭,各家多少賞幾枚銅錢或幾把番薯米。母親見她能以福州話對答如流,便警告她,「曲蹄婆」名為拜年,實際上在打量中意的小孩,天黑後便會被帶上舢舨,划到大海深處不知名的地方,再也不會回來。她非常害怕,從此見到「曲蹄婆」就遠遠躲開,只敢以眼角偷覷。 依婆17歲那年,母親探得塘岐袁家老么,老實肯做,便招他入贅,她是沒有坐過花轎的新娘。依婆說,她們家「拳頭瘦、風水薄」,有男丁肯上門已是萬幸,母親並不要求女婿改姓。婚後不久,隨先生遷到塘岐,與袁家幾個兄弟同船捕魚。依婆挑著魚簍穿村走巷,鯧魚一斤2.8元,黃魚2.5元,經常賣不出去;有時還須借錢買米, 5分利,1千元每月要還50元利息。依婆說,打漁是重活,吃米飯才有力氣撐過風浪;可她先生疼小孩,往往自己乾扒番薯籤,米飯留給孩子。 民國60年,北竿駐軍約有萬餘人,幾乎是居民2倍。假日的塘岐,滿街都是軍人。就在那時起,依婆設攤「烰蠣餅」,剛開始擺在公車站旁(今蕭王府右側),銷假回營的軍人,都在此候車。那時塘岐僅有「嘉賓」和「依國」兩家餐館,吃膩了豆漿饅頭和三菜一湯的阿兵哥,喜歡點排骨麵、肉絲麵、水餃,豪華一些的另加糖醋排骨或炒三鮮;但也有特別中意戲稱「馬祖蚵嗲」的依婆蠣餅,ㄧ吃好幾塊。 依婆說,她早期都是以新鮮的野生牡蠣作內餡,輔以冬粉、高麗菜、韭菜,蝦皮、點綴些許胡蘿蔔配色。每天一早,她帶上「蠣啄」與「蚵民證」,在海防哨兵監控下,不消個把鐘頭,便能「啄」到 一大碗公的牡蠣,足夠一天用量。特別在退潮時分,「江頭墘(海灘)」礁巖裸露,佈滿帶著黑刺的牡蠣,粒粒體大汁飽,白裡透青,滋味非常鮮美。 那時村公所出售白米,有93也有85,價錢一樣只是斤兩不同。為了節省成本,她有時也跟部隊伙房,「分」得一些大米與黃豆。那時的爐子都燒煤油(馬祖稱臭油),一天賣下來,鼻孔一層薄薄的黑炭,鐵鼎、鍋瓢、攤位四周的牆壁,都被熏成烏黑一片。依婆說,當時南竿有間理髮店,也是跟部隊「分」煤油燒熱水,誰知錯拿成汽油,結果「嗡」的一聲爐子旺起來,火舌竄得比人還高,燒毀左右鄰舍好幾間店面。 依婆的蠣餅從每個2元、3元,隨著物價波動,到民國70年一個已賣到10元。內餡也隨著世代軍人的不同喜好,而有牡蠣、瘦肉、煎蛋等變化。就在依婆蹲坐公車站ㄧ角,日復一日「烰蠣餅」的同時,塘岐街容也起了巨大變化,中山路惠民市場成了人流中心,各種飲食店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台灣進口的生力麵、雞絲麵成為消費主力,阿兵哥有了蠣餅以外的更多選擇。 這時,有人來問依婆,鄉公所徵一名廚師,她是否有意願?他們說,廚師是正式編制,還有退休金可領。依婆想了一下,「烰蠣餅」高溫熱油,當廚師也是高溫熱油;一個掙錢較多,一個較有保障。民國75年,她懷著感恩之心收掉公車站旁的蠣餅攤,煤油爐換成瓦斯爐,到鄉公所上班。依婆說,先生罹病之後,出海次數日減,還好有兩支鐵杓「烰蠣餅」,養育五女一男長大成人。 民國91年,依婆60歲屆齡退休(次年改65歲退,她有些遺憾與不平)。但她沒有閒著,少年時期銘刻的「討沰」記憶,此時全面復活。她手腳依然矯健,自製刮筅,腳踏雨鞋,到后澳、塘岐、橋仔一帶,自幼熟悉的海灘礁巖,採紫菜。依婆說,紫菜入冬後生長,清晨若遇退潮,時機最佳,此時紫菜未經曝曬,鮮嫩細緻,最好以手掌的肉盾搓揉。等到太陽出來,紫菜受熱黏趴在岩壁表面,就要用到刮筅,難免會混入沙子雜質,清洗不易,就影響到口感了。 這幾年,北竿芹壁聚落與大坵梅花鹿聲名遠播,遊客大增,似乎又回到軍管時期,滿街盡是軍人的盛況。幼時曾沿街叫賣蠣餅的幾個子女,也許因為蠣餅調味的薰陶與啟發,他們都在塘岐街上經營不同類別的食店,譬如「龍和」餐館的閩菜、「饌食」小吃的麵點、「發師傅」的糕餅與冰品,不但贏得觀光客口碑,也是本地人喜歡光顧的名店。 五年前,本應在家含飴弄孫的依婆,又拿出封塵多年的兩支鐵杓,在兒子經營的「龍和」餐館前重起爐灶。孩子們拗不過她的堅持,幫她打造一個遮陽擋雨的棚子,以及精巧的不鏽鋼鍋爐,甚至為她新買一台電動磨漿機。「烰蠣餅」讓她挺過先生亡故後的人生磨難,也讓她擺脫「拳頭瘦、風水薄」的家族宿命。依婆說,只要腳手有力,她會一直守著這個曾經維持一家命脈的老朋友,老伙伴。 下次您到北竿,在品嘗美味的蠣餅之餘,也許依婆會跟您聊起她的蠣餅人生。不要擔心福州話聽不懂,因為依婆:「國語台語,攏嘛也通!」 會說台語的蠣餅依婆 蠣餅攤擺在兒子經營的龍和餐館前 依婆會一直守著這個曾經維持一家命脈的蠣餅攤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