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資訊網 » 精華區 » 人物采風 http://matsu.idv.tw
主題: 陳依茂,大陸歷劫卅一年
作者: admin < > 發表時間: 2004-07-20
 民國47年3月21日,月黑風高的夜晚,一艘機帆船從南竿福沃港悄悄起錨,駛向對岸連江縣白正鄉,船上載運一名代號107的便衣少尉,準備潛入大陸蒐集情報。三月的氣溫並不寒冷,船上人員的心情卻都十分凝重。機帆船在夜色掩護下順利抵達目的地,這名精壯漢子一躍而下,涉水前行,當他回頭輕輕道聲「再見」後,迅速遁入澳口,身影漸漸消失在黑暗中‥‥。

●潭頭鎮失風被捕

 南竿人士陳依茂,47年奉國民黨中央黨部派令,前往大陸從事情報工作,從此音訊全無,生死不明。五十年代,馬祖處於兵慌馬亂時期,因此,這一則大時代的小故事,必須從大陸淪陷前後說起。

 民國38年,中共大軍強渡長江天塹,席捲華南,國軍207師退守馬祖。為了營救失散的國軍官兵,馬祖軍方徵用民船,頻頻出入連江沿海一帶。原本走船、經商於上海與福州之間的陳依茂,由於海上貿易中斷,從此展開與軍隊合作的冒險生涯。

 陳依茂幼時家境富裕,抗戰前念過數年私塾,漢文根基甚佳。他在今年二月自撰的一份報告中寫說:「民國42年2月間,應馬祖指揮部徵召反共志士赴大陸敵後工作,當時主持人是師部政治部組長盧世漢。本人經任務訓練後,化名陳依東,代號107,少尉銜,於40年3月奉命由福沃港送往西洋島(反共救國軍駐守)乘坐當地漁民陳友德漁船,以販賣柴米為掩護,順利登陸福安縣賽歧鎮,托庇父友鄭二妹開展工作,蒐集福州(軍區司令葉飛)、福安、寧德、連江、長樂一帶軍事情報,往返數十次,所獲情報皆陳盧組長,並多次蒙層峰召見嘉勉。

 至42年底,因中共公安搜查甚緊,工作同志迭有失風被捕關押者,遂奉盧組長安排、安插台馬貨運帆船為船員(船主張依伙),名為自謀生計,實際仍負責情報任務。其後四、五年皆因大陸風聲太緊,未奉派遣。至47年3月21日,改由黨部主委鄭克立主持(原主持盧世漢於42年底隨部隊調台)派往連江白正鄉登陸,不幸在長樂被捕‥‥」

 事隔三十多年,47年3月21日那晚的情景,陳依茂記憶猶新。他說,漁船駛入的澳口剛好有一座海防哨所,還好,沒有養狗,在黑暗間向山坡爬行時,突然掉進壕溝中,心想這下不妙,後來伸手摸到一層層厚重的蜘蛛網,肯定近日內都沒人在裡面活動,於是順利穿過第一道海岸線,連夜向內陸挺進。

 通過海防第一關,卻過不了中共嚴密的鄉村聯防,第二天,陳依茂在長樂縣潭頭鎮被民兵團團包圍,他被逮捕的時候,身上帶有一千多元人民幣、手槍和十多發子彈。

●關進福州監獄

 在長樂潭頭鎮失風被捕後,陳依茂隨即被押送福州市某處監獄,關進獨居牢房,並遭連夜訊問、拷打。他心想,進了大牢就已經沒有活命的機會,審訊期間,還反問中共幹部:「日本進犯中國八年,中國人死傷一千多萬,損失一千五百億美元,日本264名戰犯關在東北,由紅十字會陸續帶走,最後三軍總司令都被放回,難道我犯的罪比日本戰犯還重嗎?」

 中共幹部罵他「美蔣特務」「現行反革命」「反動毒素根深蒂固」,他想反正早晚都要一死,經常追問:「什麼時候把我拿去槍斃?」

 其實,牢裡的生活真是生不如死,犯人靠吃粗糠、山菜和蕃薯葉過活,獄方要犯人勞動,生產火柴盒,為了避免犯人飢不擇食,漿糊裡還特別調入藥水。獄中陸續傳出有人自殺、病亡,有人被判決槍斃的消息,陳依茂回憶說,當時有一名地主的兒子已經被槍斃,地主也為自己準備了棺材,後來聽說「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陳嘉庚上電毛澤東,為黑五類份子請命,這名地主和獄裡的政治犯都因此免於一死,改判勞動改造。

●閩西山區勞改

 三年後,輾轉多處勞改場,陳依茂終於被送往福建省永安市山區一處「大州后磚瓦場」勞改。永安市位在福建西部,這處建在山區的勞改場,共容納一萬多名犯人,四周布有層層崗哨。那年,由於嚴重營養不良,陳依茂形容自己來到勞改場的時候,只剩下「皮包骨」,虛弱得連磚塊都舉不起來。

 勞改期間,犯人還是吃不飽,必需在勞動後自己想辦法找些野菜裹腹。陳依茂從福州監獄穿來的一件褲子,補了再補,一共穿了七年。後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犯人衣服前後還要用白漆寫上「勞改」「勞改犯」幾個大字。

 日子再苦,還是要活下去。終於,九年的勞改刑期屆滿,民國59年左右,他被分配到永安市附近的屏南縣新田村「插隊」生產。插隊期間,分配到一間半倒的瓦厝,就此落戶。在這間破落瓦厝的木門上,他曾經寫下一付對聯:

四面盡無鄰,寒居舊業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經過十多年牢獄、勞改的重重折磨,不滿五十歲的陳依茂已經一頭白髮,蒼然老矣。

山居的插隊期間,生活稍有改善,偶而在過年的時候,好心的農民會送來一些食物,平常大多買些蕃薯籤過活。為了自謀生活,他平日主要靠挑柴維生,挑柴的目的地大約南竿山隴往返四維村一倍的距離,從早上出發,傍晚才能回來,一擔柴只能賣約一塊二毛錢。

 另外,幫大隊「供應社」挑擔,可以賺九毛錢。他在一首詩作中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新田是高山,全出柴扁擔,
杉柴矛竹台灣同胞都沒分,
供應社擔擔,一擔九角經常擔,
甘棠挑上十里高山十里嶺,
挑到十里才到蓮地嶺,
山窮水盡河疑問,
希望台灣父女早日相會,
柳暗花明又一村,千年冰河開了凍,萬年古樹發了青。

 這時候,陳依茂經常可以看到農家小女孩,心裡想著,「在馬祖的兩個女兒也應該這樣大了吧」,只是,有生之年能夠見得到她們嗎?這樣的時局,如此的處境,只怕要等到「千年冰河開了涷,萬年古樹發了青」,太難了。

●神明說,人還在

 民國47年,陳依茂離開馬祖的時候,兩個女兒梅華和梅娥,分別是六歲及三歲。由於赴大陸出任務是極機密的行動,只好騙家人說「去外島」,第二天開始,二女兒梅娥每天下午都到通往福沃的山下小路口,等待父親從外島回來,因為父親是從這條小路走的。

 時間一天天一月月在焦急的等待中流逝,陳依茂的妻子心裡明白,丈夫又是去大陸「做情報」了。黨部每個月照樣發給薪水,只是,有關陳依茂的去處與生死下落,始終石沈大海。

 目前任教介壽國小的陳梅華老師回憶,父親不在的日子裡,不識字的母親一手把兩個女兒培養到高中畢業,含辛茹苦,備嚐艱辛。陳梅華不勝唏噓地說:「一個女人家,沒有別的本事,只好靠著幫人收洗衣服、洗馬桶、挑水等工作,來貼補家用。那時候一擔水只能賣幾毛錢,有時在井邊排隊等水,還要忍受別人冷嘲熱諷。在缺水時期,都要晚上守在井邊,為了一擔水,母親等著等著,經常就在井邊睡著了。」陳梅華認為,母親的身體就是這樣弄壞的,對於母親,心裡有說不出的感恩和愧咎。

 陳依茂音訊全無的日子,在馬祖的妻子一直沒有改嫁,她到處求神問卜,神明告訴她,人還在。她的心裡也始終堅信,有一天,她的丈夫一定會再回來。只是這一等就是三十一年,一萬多個相思成痴的日子啊。

●堂兄弟首次會面

 大陸開放探親的第二年,77年3月,縣議員陳書建的父親陳經好帶了妻子和女兒陳紅釵,前往大陸探親,順便查訪堂兄陳依茂的下落。好在陳依茂在插隊期間曾經請假回過長樂縣老家,終於在親人安排下,闊別三十載的堂兄弟兩人,在文石村親戚家見了面。

 陳紅釵回憶:「堂伯認出我父親以後,就開始嚎啕大哭,從會面開始到結束,就是嗚嗚地哭呀哭的,沒有說出一句話。」不是嗎,三十年了,還能活著見到馬祖親人,聽說妻子沒有改嫁,兩個女兒都已長大成人、結婚生子,積壓心中多年委曲的、悲切的、思念的情緒,夾帶著莫名的歡喜,一併決堤而下,激動的心情,使他久久不能止住哭泣。直到拍了合照,堂弟一家人離去後,他才發現,竟然沒有交待隻字片言讓堂弟帶回馬祖。

 77年間,他終於託一位前來探親的東引人帶回一封家書,信中附上一首詩,要女兒唸給妻子聽:

想念女兒數十載,日思暮想難睡眠
喜鵲傳書牛郎會,鐵樹開花難相逢
孟宗哭竹生冬筍,黃河澄清自團圓
山盟海誓結良緣,風雨同舟四十年
人間歷盡心酸事,生死與共妻最賢
人生有幸逢知已,台灣大陸兩想念

 如今,大陸開放了,無須「鐵樹開花」,也不必等到「黃河澄清」,這對亂世夫妻、苦命鴛鴦,終有重逢團圓的一日。

●由香港接抵台灣

 海峽兩岸同時進行的出入境手續,歷時一年多,由於陳依茂的兩位女婿張自立和邱吉鶴都是公務員,後來由二女婿的哥哥邱吉梅在78年5月間前往大陸,帶著陳依茂由福州搭車,歷經一千公里路程,輾轉到達廣東深圳。(因為反革命分子不准搭飛機)27日入境香港,28日返抵台灣。

 深圳與香港之間,只隔著一座關卡,通過大門,向前走一步就算離開大陸,到達香港。一位協助辦理出入境手續的香港朋友提醒他,「現在已經離開大陸,陳先生,你可以大聲罵共產黨了!」

 是嗎?已經脫離大陸了嗎?自由了嗎?一切都是真的嗎?這一刻,對於陳依茂來說,似幻似真,像是人生戲夢一場。不過他知道,三十年的劫難確實已經結束,此刻還要加緊腳步趕路,因為,有人還守在馬祖老家,等著他回來。

請另存圖片檢視原尺寸圖檔

《採訪印象》

 發現陳依茂的故事,本身也有一段曲折。

 前年11月間,馬祖通訊發行了14期,在郵政劃撥帳戶上收到一筆3000元,寄自南竿的捐款,署名「陳依茂」,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劃撥單上的字跡工整、挺拔,但有點顫抖,應該是老人的字。

 經向南竿朋友打聽,約略知道一些他的事蹟。幾個月後,編者拿了一份馬祖通訊到他家,當面致謝,才見到這位歷劫歸來的老先生。

原先聽說老先生回來後對外人頗有戒心,不過,兩個月前開始採訪的時候,發現他很健談,雖已73高齡,但記憶仍佳,卅多年苦難的故事娓娓道來,感慨萬千。

 他表示,國民黨在他落難期間沒有妥善照顧他的家人,最是不該;妻女領他月薪700元,起初還夠用,後來新台幣一年年貶值,竟20多年都不曾調整,妻女差點淪為乞丐,「為這樣無情無義的國民黨賣命,實在太不值得!」。(後來在曹常順擔任黨部書記任內才調了500元,最後再調一次500元。)

 他指出,返台後國民黨中央黨部只發給93萬元做為補償,他認為國民黨應該將31年的薪資,依物價指數計算,全額發還才算合理,並且他要求應比照公務人員發給退休金。只是,國民黨高官聽得到這樣微弱的聲音嗎?

 據陳依茂所知,當時馬祖人為國民黨從事情報工作而被捕的,還有莒光人陳顯前;為國防部工作的有南竿人曹銀弟(林善清之父)、陳高旺(馬中老師陳崇順之父)、吳金妹、葉依松,其中吳金妹餓死在獄中,葉依松聽說被槍斃,陳顯前、曹銀弟及陳高旺都已先後返台。

 走過國共內戰時期,金馬人血淚斑斑。為了不使青史成灰,所以寫下他們的故事。

(馬祖通訊第32期,1995年10月24日/文:劉家國)
第1頁 (共1頁)
服務條款      內容政策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刊登廣告       站長信箱      副站長信箱      副站長kingfisher信箱